通假字產生的原因[轉貼]
<P>下便係幾年前喺「語文教育國際論壇」錄下嘅文章。原文用簡化字﹐作者應該係魏達純教授。</P><P><BR>通假字產生的原因</P>
<P><BR>那麼,為什麼明明有本字,為什麼作者卻不寫本字而要寫通假字呢?這個問題要從四個角度來認識。</P>
<P><BR>第一、正如前面所說,這是古人的一種習慣、一種時尚。比如「早」字,司馬遷也曾用過,但因古人經常習慣以「蚤」代「早」,所以司馬遷也未能免俗。筆者曾利用電腦統計,在《史記》中___共出現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韓非子》中___共出現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才4次;到《論衡》時代就倒過來了:通「早」的「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總的說來,時代越後,通假字越少,時代越早,通假字越多。</P>
<P><BR>第二,唐代顏師古曾指出,古人在記錄語言時因「倉猝無其字」而用了個同音字代替。清代學者趙翼在其《陔餘叢考》一書中說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如此寫的人固然可以說的寫別字,但後人效尤,積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P>
<P><BR>第三,古書經秦火而幾乎被燒光,直到漢惠帝才取消「挾書令」,並從民間徵集藏書。但所得甚少。漢代大多數的書籍是靠老年人將腦子裏所記憶的背誦出來,寫出來,重新「著之竹帛」。由於背誦時只記住一個字的讀音,未必能記住它的字形,因而記錄時必然會由於方言、口音的差異、記錄者的文化程度等影響,而將同一字記成不同的形体。正因為如此,才產生出了後來的古文經學 今文經學之爭。</P>
<P><BR>第四,其實,古人好用通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認識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者父子在《經義述聞》中常說的「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他們認為「凡字之相通,皆由於聲之相近,不求諸聲而求諸字,則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聲音。」他們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音即能表義。讀者讀出此音,聞者聽音則知義。因此,將一個音寫成哪一個字形,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因而古人並不十分在意(更何況當時也沒有政府出面來規範語言文字,甚至連一部字典都還沒有。所以只好讓人隨意按照聲音來記錄)。文盲不識字,請人代讀家信,聽音即知義。道理就在這裏。這種認識是有一定正確性的。因為,說到底,聲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言憑借聲音而存在。因而記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能記錄下這個字音,就算是完成記錄者的任務了。<BR></P> 搞咗白話文之後,普通人就連"通假"都未聽過. <P>原帖由 <I>dada</I> 於 2007-12-12 07:38 發表 <A href="http://bbs.cantonese.asia/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7213&ptid=9011" target=_blank><IMG onclick=zoom(this)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A> 凡字之相通,皆由於聲之相近,不求諸聲而求諸字,則窒矣 </P>
<P> </P>
<P>讲得好!</P> <P>正字运动在通假字面前土崩瓦解</P>
<P> </P>
<P>呵呵</P> <P>現時網絡「通假」之風不比古人少。</P>
<P>由輸入法等原因引起嘅不在少數,諸如「噶」「黎」「吾」等字嘅出現,不過大部分人都睇得明,拼音輸入法又以呢幾隻字排列優先,而大部分人打字以「懶」字記之,所以以上幾隻字山現頻率非常高。而「e+」(依家)呢類嘅「次世代」通假現家愈來愈多。</P>
<P>果真「凡字之相通,皆由於聲之相近」。。。。。。</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