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5号《广州日报》A15:同住羊城
<P><STRONG>大声公</STRONG> <SPAN>作者:兰 叶</SPAN></P><P><SPAN></SPAN> </P>
<P><SPAN><!-- media resources endding--><FOUNDER-CONTENT> </P>
<P> 阴功啰</P>
<P> 甲:“点吖,你嘅小朋友有冇喊啊? ”(怎么样,你家小孩有没有哭啊?)</P>
<P> 乙:“寻日第一日入幼儿园就冇喊,今日就喊住话唔去幼儿园要去公园喔!”(昨天第一天进幼儿园就没有哭,今天就哭着说不去幼儿园要去公园喔!)</P>
<P> 甲:“我嗰个寻日就喊啦,今日一行入门口又开始喊啦。”(我那个昨天就哭了,今天一进门口又开始哭了。)</P>
<P> 乙:“今日喺课室度几乎个个都喊,啲细细粒嘅小朋友见到我喺门口,都抱住自己嘅书包仔跑过来,喊住嗌‘阿姨,阿姨,帮我开门啦’。”(今天在课室里的都哭了,小朋友看我在门口,都抱着小书包跑过来,哭着叫“阿姨,帮我开门吧”。)</P>
<P> 甲:“阴功啰,先至两岁多啲,就学人哋去返学。”(可怜,才两岁多就要去上学。)</P>
<P> 乙:“细路仔有个适应过程嘅,喊几日就冇事啦!”(小孩都有个适应过程的,哭几天就没事了。)</P>
<P> 昨日早上,在先烈中路某幼儿园门前,两名刚送完幼儿园新生入学的妈妈相遇交谈。</P>
<P> 扯鼻鼾</P>
<P> 母:“边度有咁大个女仲要跟住爸爸妈妈瞓嘎,今晚好乖乖地返自己间房瞓啦!”(哪有长这么大的女孩子还要跟爸爸妈妈睡的,今晚要乖乖地回自己的房间睡啦!)</P>
<P> 女:“我今晚先至唔同你哋瞓啊!老窦瞓觉扯鼻鼾好大声,嘈到我寻晚都瞓唔着!”(我今晚才不跟你们睡呢,爸爸睡觉打呼噜好大声,吵到我昨晚都睡不着!)</P>
<P> 父:“乱讲,老窦点会扯鼻鼾嘎?你寻晚瞓到成只猪仔噉,点会听到老窦扯鼻鼾吖?”(乱说,爸爸怎么会打呼噜呢?你昨晚睡得像猪一样,怎么会听到爸爸打呼噜?)</P>
<P> 女:“真嘎,我发梦都听到你扯鼻鼾,好似行雷噉吖!”(真的,我做梦都听到你打呼噜,好像打雷一样!)</P>
<P> 前日傍晚,在正佳广场一间日本寿司店内,一家三口边吃边谈,六七岁的小女孩声音清亮而娇嗲,场面温馨。 </P>
<P> </P>
<P><A href="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9/05/content_40164.htm">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9/05/content_40164.htm</A></P></SPAN> <!-- media resources endding--><FOUNDER-CONTENT>
<P> 阴功啰</P>
<P> 甲:“点<STRONG><FONT color=red>啊</FONT></STRONG>,你嘅小朋友有冇喊啊? ”(怎么样,你家小孩有没有哭啊?)<U><STRONG><FONT color=blue>[“吖”系第一声,如果照原文,唔符合日常语言习惯。]</FONT></STRONG></U></P>
<P> 乙:“寻日第一日入幼儿园就冇喊,今日就喊住话唔去幼儿园要去公园喔!”(昨天第一天进幼儿园就没有哭,今天就哭着说不去幼儿园要去公园喔!)</P>
<P> 甲:“我嗰个寻日就喊<FONT color=red><STRONG>喇</STRONG></FONT>,今日一行入门口又开始喊<FONT color=magenta>嘞</FONT>。”(我那个昨天就哭了,今天一进门口又开始哭了。)<U><FONT color=blue><STRONG>[“啦”系第一声,又系日常语言习惯问题。]</STRONG></FONT></U></P>
<P> 乙:“今日喺课室度几乎个个都喊,啲细细粒嘅小朋友见到我喺门口,都抱住自己嘅书包仔跑过<STRONG><FONT color=red>嚟</FONT></STRONG>,喊住嗌‘阿姨,阿姨,帮我开门啦’。”(今天在课室里的都哭了,小朋友看我在门口,都抱着小书包跑过来,哭着叫“阿姨,帮我开门吧”。)</P>
<P> 甲:“阴功啰,先至两岁多啲,就学人哋去返学。”(可怜,才两岁多就要去上学。)</P>
<P> 乙:“细路仔有个适应过程嘅,喊几日就冇事啦!”(小孩都有个适应过程的,哭几天就没事了。)</P>
<P> 昨日早上,在先烈中路某幼儿园门前,两名刚送完幼儿园新生入学的妈妈相遇交谈。</P>
<P> </P>
<P> 扯鼻鼾</P>
<P> 母:“边度有咁大个女<STRONG><FONT color=red>重</FONT></STRONG>要跟住爸爸妈妈瞓嘎,今晚好乖乖地返自己间房瞓啦!”(哪有长这么大的女孩子还要跟爸爸妈妈睡的,今晚要乖乖地回自己的房间睡啦!)</P>
<P> 女:“我今晚先至唔同你哋瞓啊!老窦瞓觉扯鼻鼾好大声,嘈到我寻晚都瞓唔着!”(我今晚才不跟你们睡呢,爸爸睡觉打呼噜好大声,吵到我昨晚都睡不着!)</P>
<P> 父:“乱讲,老窦点会扯鼻鼾嘎?你寻晚瞓到成只猪仔噉,点会听到老窦扯鼻鼾吖?”(乱说,爸爸怎么会打呼噜呢?你昨晚睡得像猪一样,怎么会听到爸爸打呼噜?)</P>
<P> 女:“真嘎,我发梦都听到你扯鼻鼾,好似行雷噉吖!”(真的,我做梦都听到你打呼噜,好像打雷一样!)</P>
<P> 前日傍晚,在正佳广场一间日本寿司店内,一家三口边吃边谈,六七岁的小女孩声音清亮而娇嗲,场面温馨。 </P>
只手伸几长?
作者:罗爱萍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9/05/content_40165.htm
中大北门广场出咗名热闹好玩,尤其周末晚黑(晚上),有人飙舞,有人放纸鸢(风筝),有人踩露拉(Roller,溜冰),有人踩单车,仲有人卖汽水卖蔗,成个广场墟墟冚(人多拥挤)。
之不过(不过),人多地方细(小),灵舍(特别)容易起嗌霎(争执)。先两日,一个后生仔(年轻人)喺中大北门广场踩露拉,同人撞亲下就嗌起嚟(吵架)。谂唔到(想不到)噉样霎气(吵架)真係摞命(要命),后生仔畀人刺死咗,凶手仲大摇大摆松人(逃跑)。可怜嗰个后生仔好人好姐(好端端的人)阵间就无咗。
出咗事谂下有无乜嘢疏漏,做翻啲嘢係应该嘅。宜家(现在),管理部门制定紧管理规定,建议唔畀踩露拉同卖汽水,晚黑12点之后关景观灯……广场可能会变到齐辑辑(整齐)。
谂深层(仔细想想),做嘢係应该但真係要栋高床板(慎重认真)谂下做啲乜。只手係要伸出去,不过唔一定要伸咁长。唔同花样嘅活动有唔同人玩,后生细路多数钟意踩露拉,年纪大啲多数钟意跳舞,放纸鸢就老少咸宜。大家玩得开心无交嗌(不吵架)就得。唔畀踩露拉放风筝,係咪对钟意玩呢啲嘅人唔公平咧。唔畀走鬼卖汽水,特登(特地)设正规售卖点,不如落力(花大力气)维持嗰度啲秩序,督住(监督)啲小贩收摊嗰阵执翻啲垃圾仲好过。话又讲翻转头(说回来),除咗管理部门要做嘢,喺广场玩嘅人都要讲礼貌,唔好净係挂住自己开心阻住其他人。 <P>我一般用“啦”同“喇” </P>
<P> </P>
<P>食飯啦 食飯喇</P> <!-- media resources endding--><FOUNDER-CONTENT> 中大北门广场出咗名热闹好玩,尤其周末晚黑(晚上),有人<STRONG><U><FONT color=magenta>飙(?</FONT><FONT color=blue>个音就啱嘞,但意思唔啱,用字唔系好恰当</FONT><FONT color=magenta>)</FONT></U>舞</STRONG>,有人放纸鸢(风筝),有人踩露拉(Roller,溜冰),有人踩单车,<STRONG><FONT color=red>重</FONT></STRONG>有人卖汽水卖蔗,成个广场墟墟冚(人多拥挤)。<FONT color=blue><STRONG><U>[“飙”系暴风,唔好攞台湾嗰套思维套落广州话!]</U></STRONG></FONT>
<P> </P>
<P> 之不过(不过),人多地方细(小),<STRONG><FONT color=blue>零舍</FONT></STRONG>(特别)容易起嗌霎(争执)。先两日,一个后生仔(年轻人)喺中大北门广场踩露拉,同人撞亲下就嗌起嚟(吵架)。谂唔到(想不到)噉样霎气(吵架)真係<STRONG><FONT color=red>攞</FONT></STRONG>命(要命),后生仔畀人刺死咗,凶手<FONT color=red><STRONG>重</STRONG></FONT>大摇大摆松人(逃跑)。可怜嗰个后生仔好人好姐(好端端的人)阵间就<STRONG><FONT color=red>冇</FONT></STRONG>咗。<FONT color=blue><STRONG><U>[“摞”嘅音虽然都系“螺”,但意思唔系“拿”或者“取”。]</U></STRONG></FONT></P>
<P> </P>
<P> 出咗事谂下有<STRONG><FONT color=red>冇</FONT></STRONG>乜嘢疏漏,做<FONT color=magenta>返</FONT>啲嘢係应该嘅。<FONT color=red><STRONG>而家</STRONG></FONT>(现在),管理部门制定紧管理规定,建议唔畀踩露拉同卖汽水,晚黑12点之后关景观灯……广场可能会变到齐辑辑(整齐)。<FONT color=blue><STRONG><U>[“而家”系“而今”同“家下”。]</U></STRONG></FONT></P>
<P> </P>
<P> <FONT color=blue><STRONG>谂深一层</STRONG></FONT>(仔细想想),做嘢係应该<STRONG><FONT color=red>,</FONT></STRONG>但真係要<STRONG><FONT color=red>戙</FONT></STRONG>高床板(慎重认真)谂下做啲乜。只手係要伸出去,不过唔一定要伸咁长。唔同花样嘅活动有唔同人玩,后生细路多数钟意踩露拉,年纪大啲多数钟意跳舞,放纸鸢就老少咸宜。大家玩得开心<FONT color=red><STRONG>冇</STRONG></FONT>交嗌(不吵架)就得。唔畀踩露拉放风筝,係咪对钟意玩呢啲嘅人唔公平<STRONG><FONT color=red>呢?</FONT></STRONG>唔畀走鬼卖汽水,特登(特地)设正规售卖点,不如落力(花大力气)维持嗰度啲秩序,督住(监督)啲小贩收摊嗰阵执<FONT color=red><STRONG>返</STRONG></FONT>啲垃圾<FONT color=red><STRONG>重</STRONG></FONT>好过。话又讲<FONT color=#ff0000><STRONG>返</STRONG></FONT>转头(说回来),除咗管理部门要做嘢,喺广场玩嘅人都要讲礼貌,唔好净係挂住自己开心阻住其他人。<STRONG><FONT color=blue><U>[“栋”系量词,本义系房屋嘅正梁(“梁”系打横放嘅);“戙”先有“竖”、“立”嘅意思。]</U></FONT></STRONG></P> <P>原帖由 <I>Lucciora</I> 於 2007-9-15 02:48 PM 發表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bs.cantonese.asia/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8462&ptid=8012"><IMG onclick=zoom(this)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A> 我一般用“啦”同“喇” 食飯啦 食飯喇 </P>
<P>“啦”同“喇”唔同声,使用嘅场合同所表达嘅意思都唔同!</P>
<P> </P>
<P>例如:</P>
<P>唔好讲咁多,食饭啦。</P>
<P>[呢个系一个祈使句。]</P>
<P> </P>
<P>你阿妈煮好晒饭,开埋台,你只衰仔重掛住玩游戏,噉佢就会好大声噉嗌:“食饭喇!你重搞乜鬼?”</P>
<P>“金像米”嘅广告里面嗌得最多嘅亦系:“食饭喇!”</P>
坐薄撑吃芹菜 开蒙学童讲究多
作者:黄蓉芳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9/05/content_40162.htm
每年9月的开学日,对家有开蒙学童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都会视开蒙为孩子生命旅程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过,广州新移民可能还不知道,很多老广州人都会在孩子开蒙那一天,举行一个别具一格的“开蒙仪式”。在这个“开蒙仪式”里,坐薄撑、吃芹菜、包花卷、送电筒……所有“道具”都拥有寄予厚望的寓意。
薄撑粘裤寓意专心读书
9月3日,家住云景花园的锐锐终于在全家人热切的目光中,背着小书包进了小学学堂。为了这一天,锐锐的爷爷刘阿伯早在几天前就着手做准备了。据锐锐的妈妈李女士介绍,刘阿伯很小就开始在“卜卜斋”跟着先生念书,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在他眼里,真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早在几个月前孙子报名读小学时,他就嚷着要给孙子搞“开学礼”。
李女士说,当天一大早,刘阿伯就把锐锐从睡梦中叫醒了。在让穿着一新的锐锐拜了祖先后,刘阿伯郑重其事地拉出一把椅子,把一块糯米做的薄撑放在椅子上,命孙子用力坐下去。锐锐站起来时,只见裤子上粘了一大块糯米。刘阿伯见状,抚掌叫好:“粘得越多越好啊,这代表他以后会勤奋读书,坐得住,不会开小差!”刘阿伯说,坐薄撑是他小时候读私塾时必行的一个仪式。
接下来,刘阿伯拿出一块红布,将《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三本书绑在锐锐的肚子上。家人大为不解,刘阿伯解释:“这三本书是最基本的启蒙书,绑在肚子上,寓意‘腹有诗书’。而且,到了学校,老师肯定会问:‘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到时锐锐就答:‘是书!’意头多好!”
开学仪式的最后一步骤是在锐锐的新书包里装“意头”,首先是表示祝福的两个利市封,然后是两个鸡蛋,表示考试得满分,还有一根葱,寓意聪明好学,一棵芹菜,寓意勤奋用功。
就这样,锐锐屁股上粘着薄撑,书包里装着葱和芹菜,肚子里藏着诗书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开学酒有花卷空心油角
据家住华景新城的张女士介绍,她刚满3岁的女儿菲菲前天开始正式上幼儿园。她的婆婆也“小题大做”地在开学的前一天摆了一桌“开学酒”。张女士说,在婆婆看来,上幼儿园就是开蒙,所以上学第一天,千万马虎不得。
摆“开学酒”那天,菲菲的奶奶请来了家里的亲朋好友。亲友们的礼物都是书和纸笔等文具。而“开学酒”上的菜式让菲菲的奶奶颇费心思。首先,所有菜里,都要放葱、芹菜和大蒜作佐料。因为奶奶希望孙女除了聪明伶俐、学习勤奋,还要会算计。其次,每一道点心都必须寓有深意,奶皇卷寓意开卷有益,她希望孩子第一天就有所收获;空心油角寓意心眼通明,她相信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聪明过人;薄撑寓意专心向学,心无旁骛;而黄金煎堆则表示希望孩子“学富五车”。
在菲菲的书包里,奶奶也做了不少“文章”。一个玩具算盘,代表能数会算;一支手电筒,代表前途光明……不一而足。
民俗专家
坐薄撑→吃薄撑
据民俗专家曾应枫在《俗话广州》里介绍,清末民初,广州的孩子多是进私塾,即俗称“卜卜斋”念书。入学仪式挺有意思而且仪式繁多,其中一仪式是父亲带着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块用糯米粉制成的薄饼(俗称“薄撑”)放在椅子上,命儿子坐下。“薄撑”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奋读书的寓意,意为“坐定定、唔走得、专心读书”。
曾应枫说,如今广州已经很少有这套仪式了,一般传统点的家长会在开学天给孩子煎好“薄撑”,吃了才上学,这就算作家长对孩子的开学礼了。
各式开学礼
摆开学饭酒
外婆送算盘
烧香拜祖先
David妈:我小时候(上学第一天),家里人会用葱、芹菜来做菜,说是日后读书会更聪明,更勤力。
柳翠儿:(孩子开蒙那天)会在家里的椅子上放一块“薄撑”,让孩子坐上去,表示孩子日后会有耐性读书,坐得住。
谢宝宝妈咪:我们家的风俗是一定要请所有的亲戚吃开学饭,包利市,听说是因为以前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才能读书,所以开学要请吃饭。
Bobo_peng:我以前读小学一年级时,妈妈会摆上两桌请亲戚朋友来,亲戚朋友们会送一些新衣服或新书包之类的礼物,上学当天会封红包和葱给我放入书包。那时很多小朋友上小学,父母都会摆酒请亲戚吃饭,无钱的就两三围,有钱的就摆几十围。
微雨点点:我们家的习俗是,外婆得送算盘,寓意会精算;电筒,寓意光明前途,外婆还要亲手做一块用面粉做的“薄撑”,寓意把孩子粘住屁股,专心读书。哈哈!
WXYZ_L:我(念书时)我妈会在书包里放葱(聪明)、大蒜(精打细算)、芹菜(勤勤力力)、薄撑(坐得住),鸡蛋。
Gogfee:儿子第一天上学时,婆婆给了一个利市,一大早就帮他烧了香,拜了祖先。
小鸡囡囡:今天是我们家米米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什么仪式都没搞,从来没听说要搞!
开蒙:旧时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泛指开始教儿童识字学习,现一般指小孩子上一年级。
“薄罉”先啱
<P> 每年9月的开学日,对家有开蒙学童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都会视开蒙为孩子生命旅程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过,广州新移民可能还不知道,很多老广州人都会在孩子开蒙那一天,举行一个别具一格的“开蒙仪式”。在这个“开蒙仪式”里,坐<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吃芹菜、包花卷、送电筒……所有“道具”都拥有寄予厚望的寓意。</P><P> </P>
<P> <FONT color=red><STRONG>薄罉</STRONG></FONT>粘裤寓意专心读书</P>
<P> </P>
<P> 9月3日,家住云景花园的锐锐终于在全家人热切的目光中,背着小书包进了小学学堂。为了这一天,锐锐的爷爷刘阿伯早在几天前就着手做准备了。据锐锐的妈妈李女士介绍,刘阿伯很小就开始在“卜卜斋”跟着先生念书,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在他眼里,真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早在几个月前孙子报名读小学时,他就嚷着要给孙子搞“开学礼”。</P>
<P> </P>
<P> 李女士说,当天一大早,刘阿伯就把锐锐从睡梦中叫醒了。在让穿着一新的锐锐拜了祖先后,刘阿伯郑重其事地拉出一把椅子,把一块糯米做的<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放在椅子上,命孙子用力坐下去。锐锐站起来时,只见裤子上粘了一大块糯米。刘阿伯见状,抚掌叫好:“粘得越多越好啊,这代表他以后会勤奋读书,坐得住,不会开小差!”刘阿伯说,坐<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是他小时候读私塾时必行的一个仪式。</P>
<P> </P>
<P> 接下来,刘阿伯拿出一块红布,将《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三本书绑在锐锐的肚子上。家人大为不解,刘阿伯解释:“这三本书是最基本的启蒙书,绑在肚子上,寓意‘腹有诗书’。而且,到了学校,老师肯定会问:‘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到时锐锐就答:‘是书!’意头多好!”</P>
<P> </P>
<P> 开学仪式的最后一步骤是在锐锐的新书包里装“意头”,首先是表示祝福的两个<FONT color=magenta><STRONG>利事封</STRONG></FONT>,然后是两个鸡蛋,表示考试得满分,还有一根葱,寓意聪明好学,一棵芹菜,寓意勤奋用功。</P>
<P> </P>
<P> 就这样,锐锐屁股上粘着<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书包里装着葱和芹菜,肚子里藏着诗书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P>
<P> </P>
<P> 开学酒有花卷空心油角</P>
<P> </P>
<P> 据家住华景新城的张女士介绍,她刚满3岁的女儿菲菲前天开始正式上幼儿园。她的婆婆也“<FONT color=red><STRONG>小题大作</STRONG></FONT>”地在开学的前一天摆了一桌“开学酒”。张女士说,在婆婆看来,上幼儿园就是开蒙,所以上学第一天,千万马虎不得。</P>
<P> </P>
<P> 摆“开学酒”那天,菲菲的奶奶请来了家里的亲朋好友。亲友们的礼物都是书和纸笔等文具。而“开学酒”上的菜式让菲菲的奶奶颇费心思。首先,所有菜里,都要放葱、芹菜和大蒜作佐料。因为奶奶希望孙女除了聪明伶俐、学习勤奋,还要会算计。其次,每一道点心都必须寓有深意,奶皇卷寓意开卷有益,她希望孩子第一天就有所收获;空心油角寓意心眼通明,她相信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聪明过人;<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寓意专心向学,心无旁骛;而黄金煎堆则表示希望孩子“学富五车”。</P>
<P> </P>
<P> 在菲菲的书包里,奶奶也做了不少“文章”。一个玩具算盘,代表能数会算;一支手电筒,代表前途光明……不一而足。</P>
<P></P>
<P> </P>
<P> 民俗专家</P>
<P> </P>
<P> 坐<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吃<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P>
<P> </P>
<P> 据民俗专家曾应枫在《俗话广州》里介绍,清末民初,广州的孩子多是进私塾,即俗称“卜卜斋”念书。入学仪式挺有意思而且仪式繁多,其中一仪式是父亲带着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块用糯米粉制成的薄饼(俗称“<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放在椅子上,命儿子坐下。“<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奋读书的寓意,意为“坐定定、唔走得、专心读书”。</P>
<P> </P>
<P> 曾应枫说,如今广州已经很少有这套仪式了,一般传统点的家长会在开学天给孩子煎好“<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吃了才上学,这就算作家长对孩子的开学礼了。</P>
<P> </P>
<P> 各式开学礼</P>
<P> </P>
<P> 摆开学饭酒</P>
<P> </P>
<P> 外婆送算盘</P>
<P> </P>
<P> 烧香拜祖先</P>
<P> </P>
<P> David妈:我小时候(上学第一天),家里人会用葱、芹菜来做菜,说是日后读书会更聪明,更勤力。</P>
<P> </P>
<P> 柳翠儿:(孩子开蒙那天)会在家里的椅子上放一块“<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让孩子坐上去,表示孩子日后会有耐性读书,坐得住。</P>
<P> </P>
<P> 谢宝宝妈咪:我们家的风俗是一定要请所有的亲戚吃开学饭,包<FONT color=magenta><STRONG>利事</STRONG></FONT>,听说是因为以前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才能读书,所以开学要请吃饭。</P>
<P> </P>
<P> Bobo_peng:我以前读小学一年级时,妈妈会摆上两桌请亲戚朋友来,亲戚朋友们会送一些新衣服或新书包之类的礼物,上学当天会封红包和葱给我放入书包。那时很多小朋友上小学,父母都会摆酒请亲戚吃饭,无钱的就两三围,有钱的就摆几十围。</P>
<P> </P>
<P> 微雨点点:我们家的习俗是,外婆得送算盘,寓意会精算;电筒,寓意光明前途,外婆还要亲手做一块用面粉做的“<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寓意把孩子粘住屁股,专心读书。哈哈!</P>
<P> </P>
<P> WXYZ_L:我(念书时)我妈会在书包里放葱(聪明)、大蒜(精打细算)、芹菜(勤勤力力)、<FONT color=#ff0000><STRONG>薄罉</STRONG></FONT>(坐得住),鸡蛋。</P>
<P> </P>
<P> Gogfee:儿子第一天上学时,婆婆给了一个<FONT color=magenta><STRONG>利事</STRONG></FONT>,一大早就帮他烧了香,拜了祖先。</P>
<P> </P>
<P> 小鸡囡囡:今天是我们家米米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什么仪式都没搞,从来没听说要搞!</P>
<P> </P>
<P> 开蒙:旧时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泛指开始教儿童识字学习,现一般指小孩子上一年级。</FOUNDER-CONTENT></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