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詹伯慧:上海拟设小学方言课 广东也可借鉴
<div class="text">2007-03-11 09:27:54 来源: <a href="http://www.nanfangdaily.com.cn/" target="_blank"><font color="#83006f">南方日报</font></a>(广州) <a class="cDRed" href="javascript:try{reply_allReply();}catch(e){}" target="_self"><font color="#bc2931">网友评论 <span class="cDRed" id="replycounttop">0</span> 条</font></a><a href="http://bbs.163.com/"><font color="#000000">进入论坛</font></a></div><div id="endText"><p> 省语言学会会长、我国著名方言学专家詹伯慧:</p><p> 上海拟设小学方言课广东也可借鉴</p><p> 连线广州</p><p> “留住方言就是留住根。方言不可能消亡,也不应该消亡。”广东省语言学会会长、我国著名方言学专家詹伯慧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方言是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联系乡土乡情的纽带,早已融入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广东的三大方言粤语、潮汕话、客家话,潮汕话可说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如“新妇”(媳妇)、“箸”(筷子)就是古汉语的词汇,对研究汉语有宝贵价值。而对于海内外的数千万潮人来说,潮汕话更是牵系乡情的文化脐带。“我们到法国、美国、新加坡等地讲学,跟乡亲一讲潮汕话,大家都感觉特别亲切。”</p><p> “国家语委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不是要取消方言,而是提倡一种,保留多种。现在全球化时代特别注重多元文化并存,也是这个道理。”他表示,去年国家广电总局曾喊停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后来也不了了之。</p><p> 其实像“强势方言”的生存发展,不必过度担心。比如改革开放以来,“粤语北伐”现象成为语言学界热点,北方人至今还会唱上几句《上海滩》的“浪奔浪流”,“买单”“打的”等粤语词汇也早已收入国家词典。</p><p> 而对于一些边远地区的濒危方言,他建议注重抢救,保留资料。例如,海南的“军话”是一种类似于明代通话的方言,由于居住地分散、社会变迁,目前已濒危。目前中国社科院已经启动这个抢救项目,各地可以仿效。其次,可以多办像《外来媳妇本地郎》这样的本地化方言节目,让青少年在开怀大笑中自然学会一些地道的方言词汇,接受地方文化熏陶。</p><p> 另外,上海目前正考虑制订小学的乡土方言教材,开设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广东也可以借鉴。</p><p> 陈枫 荔子 胡键</p></div> <p>我覺得有必要開設!!</p> 上海又嚟搞新意思~咁大谂头嘅佢哋~安置走鬼问题又系~ <p><font face="新細明體">有錢咪有諗頭囉。</font></p><p><font face="新細明體">等幾時廣東有錢過上海,開成條街方言班都得喇。</font></p> 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目前上海的方言比广东弱。假如上海话开课,我们粤语协会就立即行动,向教育厅申请粤方言课。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南汉</i>在2007-3-15 13:55:20的發言:</b><br/>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目前上海的方言比广东弱。假如上海话开课,我们粤语协会就立即行动,向教育厅申请粤方言课。</div><p></p>你食得大头冲菜多嘞,哈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