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kong 發表於 2007-1-22 07:22:10

[轉貼]黑胶盛世到镭射普及-由唱片工业浅叙香港乐坛

<p>??????????????????????????? 《黑胶盛世到镭射普及-由唱片工业浅叙香港乐坛》(转自流金岁月论坛)</p><p>?????????????????????????????????????????????????????????????? 作者:古仔</p><p>??????????????????????????????????????????????????????????????? 《序》</p><p></p><p>其实并非刻意地去研究香港流行乐坛历史。而只不过做为曾经的华人流行音乐指标的香港乐坛,产生过许多超级偶像,出品过许许多多令人记忆犹新的经典作品,其效应对华人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香港流行乐坛,由其兴盛到逐步走向衰落,唱片工业的一路发展,是对整个乐坛最有力的见证。<br/></p>

samkong 發表於 2007-1-22 07:23:22

<p>一、黑胶盛世---巨星横飞的年代</p><p><br/>  唱片,黑胶唱片,又称LP,因其形状是圆型,所以,广东地区俗语曰:“碟”或“大碟”。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名词,因为在香港流行乐坛最鼎盛时期,每一个巨星所推出的大碟,都是令人翘首以待的事。<br/>  在卡式录音带尚未形成潮流之前,LP黑胶有着显赫的身份,因为当时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有LP机,清楚HI-FI历史的朋友就知道,直到90年代初,一些家庭装的音响组合,出产商仍会保留LP机这一必定设备,可见当时LP,是相对主要的音乐传播介质。<br/>  <br/>  随着丽的电视时代的结束,随着武侠电视连续剧的热播,那段时间,也是LP卖得最贵的时间,,直到LP和卡式带正式成为主流之后,价钱大约控制在50元(港币)左右,相比时下一些所谓正版的CD,以当时的消费指数,贵与不贵,就自己判断。最最便宜的年代也得30大元一张LP。所以,IFPI计算销量时,也把正式出版的卡式录音带也算在内,因为以当时的消费指数,频频数十元买一张LP会负担比较重,而且还有空白卡式带自己DUB歌(另类盗版?),就算以前最流行的几种空白卡式带:TDK,SONY,平均都要10元一盒左右的价钱,旧式盗版VS时下盗版(MD,烧录),还是当时来得贵得多,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唱片工业受冲击的程度。<br/>  <br/>  巨星横飞的年代---李克勤当时新签约宝丽金时,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的唱片卖双白金,在公司里面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云云。<br/>  双白金,什么概念,也就是十万张,这个成绩,放到现在来说,已可打入最低程度年度销量前五的位置。但在当时呢?<br/>  <br/>  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经济高速飞跃,进入一个“鱼翅捞饭”的经济时期。消费能力是提高了,但科技尚未同步提升,换句话说,群众娱乐选择还是不多,电视电影,收音机/卡式录音带/录影带/LP已成为最主要消遣手段。而且所谓的追星族,也相对时下的追星族心态来得单纯得多,这一切因素,更为音乐偶像添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也造就了一个巨星横飞值得纪念的年代。<br/>  <br/>  有点不可思议,自IFPI唱片工业协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后,订下的白金规定是每卖5万张为一白金,5万张?日本一个白金是500万张,以当时香港的人口密度,这个标准也算地方特色。而且当时出版的唱片根本甚少出口国内。所计算的销量,全是本地销量,所以,当那个时代的唱片卖出7~8白金,现在回味一下,确实惊讶!<br/>  <br/>  音乐偶像的巨大魅力,是造就唱片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香港本土出产的巨星,在质量与密度上来理论,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年代,每个歌星,几乎都有相当的实力。前辈级的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关正杰,叶振棠,叶丽仪,甄妮等等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当打的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林子祥,还有不计其数但实力非凡的二线歌手,包括张学友陈慧娴杜德伟等等,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在此,不愿用更多文字去描述,因为同类型文字已不少,只想借用一个人来说明,那就是周润发。<br/>  <br/>  当年的发哥,无论是唱片公司想利用他的名人效应,还是他本人想一试歌星瘾,总之发哥一出,谁与争锋?《英雄本色》的经典形象,令到满大街的人不管身材高矮合不合适,出街都穿件MARK哥搂(当然不是每个都是,夸张了点),还整天模范发哥咬着牙签瞪着眼睛青筋尽现:我最恨人家用枪指着我的头”“我只想拿回我失去的东西”哈哈~~~这是什么,这就是明星的影响力!所以尽管周润发唱歌实属一般,但推出LP大碟《十二分十寸》,一样大卖特卖,当时是4白金,问你服了吗?<br/>  <br/>  那个巨星横飞令人激动的时代,别说是新大碟面世,就算是歌星推出REMIX混音LP,一样有不错的销量,这种现象,一来是娱乐消费选择过于单一,另一点,也是那个年代巨星独有的魅力造就。在当时,二线前端的歌星,新大碟卖10万张属于不过不失,但一线歌手最起码程度就要3白金或4白金以上,高峰期谭咏麟的10白金,张国荣的7白金,梅艳芳的8白金,可谓令人叹服,连王杰第一次猛龙过江,《故事的角色》初次推出也有4白金了。而且这种现象还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维持在一个周期的平均成绩。所以在当时,顶级歌星一开演唱会动不动就20场以上,也就不足为怪了。<br/>  <br/>  当这个黄金时代,随着高科技和经济的飞跃,已一去不返,所以,有时我看看珍藏的一些精美的LP大碟封面时,很是感叹时日如飞,或者解释为一种记忆都可以,毕竟,人一世,可以在脑海里留下美好而又恒久的,并不多。</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1-21 23:29:33編輯過]

samkong 發表於 2007-1-22 07:24:56

二、CD镭射唱片的普及-----乱世巨星<br/>  <br/>  <br/>  其实CD这一概念的影音产品,年代并不算短,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欧美市场这项目技术与生产线已逐步完善。但在华人地区,受传统观念和硬件支配影响,这一类新生产品,却迟迟才投入市场。<br/>  <br/>  在卡式录音带和LP时代,人们尚未意识到高保真这个概念(仅指华人地区),更加没意识到做为影音产品,能令节目源体保持延和长寿命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当时的人,还处在“可以听就行了”的阶段。<br/>  <br/>  86年龙头唱片业公司宝丽金曾计划以CD的形式推出旗下当红歌手的唱片,但因旗下歌手几乎每个都那么当打,市场销量相当庞大,所以这一计划迟迟未能实现,无他,就是怕市场消费者的硬件支持率不高。<br/>  <br/>  直到87年头,新艺宝为张国荣推出CD镭射唱片,也获得当年度的CD镭射大奖,其实这张CD的销量不大,如果我资料没有差错,应该连白金的数量还达不到,但在当时来说,这一步已具备划时代意义和勇气。<br/>  <br/>  真正由LP转型为CD的年代,应该是在90~91年这个阶段。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LP这种体积大,容量小的音乐重播介质,已满足不了居家旅行的方便,更满足不了音乐爱好者追求高保真的愿望。随着SONY/CEC相继推出平价家庭装CD机,人们终于意识到CD这一数码科技的好处,也被CD高传真的音色所征服。记得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泡沫经济时期,也是涌现音响HI-FI发烧友最多的时期,当然距离HI-VI或HI-END还差得远。<br/>  <br/>  CD时代的诞生,也正式宣布香港流行音乐和国际正式接轨,为日后香港音乐进军国内包括台湾等等华人地区打下基础,毕竟,就如国际通用货币一样,格式等同了,所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br/>  <br/>  尽管在初期还是处于混乱阶段,CD/LP/卡式录音带同时并存,但新兴的高保真音乐源体产品,又再一次刺激了市场消费,可以说,90年代初期是延续了80年代黄金时期的又一高峰。<br/>  <br/>  实属遗憾的是,这时两个领军人物谭咏麟张国荣已相继淡出一线,而另一标志性人物梅艳芳也在前浪后浪的夹击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这是一个没有绝对压到性人物的时代,乐坛百花齐放,混战中音乐质量虽比以前有所下降,但也屡有惊喜。中生时代二线歌手的开始抬头露脸,新秀的不断涌现,令到整个乐坛出现一种繁荣的现象。<br/>  <br/>  顺便谈一谈达明一派,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达明一派,绝对是处于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地位。何以有此一说?当时有一种说法,一个谭咏麟已可养起一个宝丽金(也算搞笑)。所以,尽管对于达明的音乐,唱片公司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当时始终不是主流。因为旗下歌手已足可为公司带来赢利,也就放手给达明去自我发挥,但宣传和重视程度就绝对差很多。所以包括在港台的很多音乐DJ,其实是对达明的音乐赞不绝口的,但他们也得顺应潮流,这应该也是对初期阶段的达明一派为何曲高和寡的另一种解释。如果这种解释成立的话,也算是香港乐坛早期一种奇形现象的侧面写真。<br/>  <br/>  混战中的CD时代,超级偶像已没有具备资格去当担,但媒体和制造商,包括歌迷,却实际上是非常渴望能再度拥有谭张一样的巨星,所以,无可避免地,滑稽的四大天王适时出现。<br/>  <br/>  这四个人,其实根本就是两个时代出道的人,刘德华早在1985年就一尝歌星滋味。应该和张学友的时间差不多。但黎明和郭富城就慢得多。但无论如何,从以前当局者迷的心态,或是从现在稍为清醒的眼光去回望过去,四大天王对当时乐坛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因为90年代初期的乐坛,属于群龙无首,多年来累积的危机其实暗示着乐坛如果不再做得改善,必定会面临崩盘的危机。四大天王的产生,虽然搞笑,但始终维护了香港乐坛仅存的尊严,加上当时乐队潮流的上扬,BEYOND,草蜢,太极,包括由台湾杀回香港的诸多过江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香港乐坛的地位。<br/>  <br/>  而这当中,成绩最为彪炳的当属张学友,惊人的销量,在某种阶段得益于CD这一产品的诞生和流行,《吻别》的500万销量,如果参照LP时代,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CD犹如通用货币,流向全世界各地华人地区,为什么CD加价一向不是那么明显?还有下滑的现象?就是跟CD的普及和接受程度过于迅速有关,以一张当年谭咏麟《情人》CD,140元计,直到现在,一张港版CD也维持在110元左右的价位。CD的诞生和普及,加上开放观念的改革,在90年代中期终于到达鼎盛时代,这个时间IFPI计算销量已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计算全亚洲销量乃至海外版本。四大天王的唱片销量动輒近百万张,这是在LP时代不能想象的。<br/>  <br/>  CD时代,也是乐坛最混乱的时代,虽然值得留恋地并不多,但无论如何,是一个量的飞跃的时代,但香港乐坛安于现状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终为今日的香港乐坛危机埋下伏笔。

samkong 發表於 2007-1-22 07:28:31

<p>三、多媒体传播路径-----魔与盗并存的世界<br/>  <br/>  随着经济气候整体缩水,KTV这种消遣模式的逐渐式微,因为就是经济的不景,开发商开发出来的科技产品,都基本符合节约和省钱的市场原则,甚至可以说是有目的性地开发个人消费项目。<br/>  <br/>  当然,盗版商的猖獗行为,亦对唱片业造成一定的打击。<br/>  只不过,随着Internet的普及,众多手段也随即出现。<br/>  网络Download/MP3,甚至十年前开始出现的空白MD,都逐渐侵蚀唱片业的空间。而且娱乐越来越多元化选择,唱片业的衰落,是必然的。<br/>  <br/>  但将一切都归咎于多媒体时代,却又有失公允。<br/>  假如一切盗版/MP3/Download/是-------盗,<br/>  那么急功近利的唱片制作公司就是-----魔。<br/>  <br/>  虽然说全世界经济气候的缩水,对各地的唱片行业都普遍带来影响,网络下载及盗版并非香港一家独有,但香港唱片公司一向急功近利指导思想做法,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刹时面临甭盘的现象。<br/>  <br/>  以前的LP巨星时代,虽然尽管还是停留于模仿他人阶段,改编歌曲较多,但无论唱片的整体素质,制作诚意,却是很有保证的。以前无论谭咏麟或张国荣,一张新大碟,起码有2~3首大热,其他的歌曲可听性也很高,虽然放在现在的角度看,可能歌曲线路来得老土,但偏偏,就是这些老土的歌曲,才是永恒的经典。退而求次,在80年代尚算二线头一线尾的学友,新大碟中耐人寻味的作品也很多。可以这么说,当时他们碟中,除非特别差的,一些比较一般的作品,拿到现在重新编曲过仍能大热。<br/>  <br/>  而早在95年后,众多歌星出的大碟(学友可能例外),已出现一张新唱片靠一两只比较好的歌曲“食糊”的现象,其他的就简直不知所谓。无论是创作力的衰竭,还是其他原因都可以,一张新唱片卖一百几十元,有听头的却只有一两首,消费者望而却步选择网络Download或买更便宜的盗版,那就不足为奇怪了。<br/>  <br/>  但事实上唱片公司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只这些,今日的新星,多到令你记不清,造星工程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唱片公司已没什么多余本钱去慢慢打造新星,用最短的时间包装,不管时机成不成熟,随便一张EP小碟就推向市场,试问,这种素质,又有谁能记得住这些流星的名字?在这其中,英皇就是我一个很讨厌的唱片公司,可能他们公司规模比较细,亦曾经在打造容祖儿身上取得经验和收获,所以他们以后的路线,都是试图造出新时代年前一族的偶像,频率快得惊人,但三分钟热度很快就过去了,这种作法,又算不算扼杀乐坛的未来?是的,他们是在制造新秀,但这种制作,诚意又有多少呢?<br/>  <br/>  包括另一龙头大哥环球,有些所为亦为人所不解,可能在商而商,商家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但放着精力不去开发新资源,却频频利用自己的版权优势,一而再再而三四五六七八地推出精选集,一个谭咏麟的精选集,单一个环球复黑王,就令人感到铜臭味十足。而反观旗下歌手新唱片的素质呢?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br/>  <br/>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一年出版的美国乐队eagles唱片,市场价近420元,一样大热,但如果一张香港本土制造的唱片就只有一两首歌曲尚可接受,一样卖100元左右,谁会去买?可见,唱片的素质,才是决定市场销量的真正元素,而唱片的制作诚意,又跟唱片公司的指导思想有关。并非他们不想制造好的唱片,但问题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赚钱,想赚快钱,所以,他们这么做,似乎又无可厚非。<br/>  </p><p>  一张新唱片全部制作出来需要开发资金平均要70~80万成本费用,换句话说,最起码也得卖出一万多张才能收支平衡,现在这个年代,想卖10000多张?做梦!而10000多张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相对于黑胶时代的动不动几十万张,又算不算讽刺?毕竟人类是在进步的,人类的思想无论从对知识版权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却出现唱片业的大甭盘,可悲。<br/>  <br/>  所以在这个传播质介多元化的年代,人类知识和思想高度大副提高的年代,唱片业却出现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可笑。想起当年CD初起步时代,就算一张歌星演唱会的LD,价值不菲接近千元,买的人也不乏其数。太极七子最后散BAND时的纪念大碟,连一万张都卖不过,想想对比一下,也算可悲,如果说网络Download和盗版老翻,严重冲击了唱片工业,称之为盗的话,那么,唱片公司的急功近利思想,制作出来的唱片简直就是垃圾的做法,亦可算是魔。<br/>  <br/>  SO~魔与盗充斥的年代,又岂能鱼与熊掌共享?为了利益,必定牺牲原则,这是由来已久的必然规律,但问题是,想想黑胶时代的激动,想想CD初起步的繁华,内心不禁非常怀念,愈怀念就愈鄙视现在这种现象,如何解决网络下载和控制盗版,关键的,还是从唱片公司本身做起。(完)<br/></p>

toneliang 發表於 2007-1-22 07:47:10

我喜欢七八十年代粤语歌手的黑胶多一点。复黑,质量差多了!

samkong 發表於 2007-1-22 08:33:58

<p>香港嘅各大唱片公司近年来不断推出嘅“复X王系列”呢类型嘅再版1970-1980年代嘅CD,个人感觉,搞到好鬼不伦不类(个造型就模仿黑胶唱片LP,但实质就係一张不折不扣嘅CD),呢种大量“复刻”嘅做法,正如上文所讲,本身就充斥住好重嘅铜臭味。</p><p>小弟亦曾跟一啲怀旧粤语歌曲爱好者就碟论碟,探讨过呢个问题。有人就认为,现在唱片公司大量“复刻”嘅做法虽然为赚钱,但都算係一件“好事”,因为某啲经典嘅绝版唱片如今能“有幸”被复刻,亦算得上係一种使乐迷得到满足嘅做法云云。但小弟对此立论则不以为然。原因有二:1、从收藏唱片嘅角度嚟睇,稍具有收藏知识嘅人,都应该知道呢种复刻CD嘅收藏价值去到边度(严格嚟讲,呢种CD除咗被打上“正版”嘅烙印之外,根本就冇任何收藏价值),与首版嘅LP、CD甚至係一啲较早前再版嘅非复刻系列CD都无法相比。2、如果从纯为听歌嘅角度嚟睇,复刻系列CD嘅音质效果又如何呢?至于孰优孰劣,相信群众眼睛係雪亮嘅,大众嘅耳朵係有基本嘅辨别能力嘅,答案不言自明。纯为听歌嘅话,对比起要花50元左右去购买一张复刻系列CD嘅话,除了搵首版原版唱片以外,我会宁愿选择搵一啲有此首版唱片嘅朋友来帮忙自己来“复刻”一张更好(相信一般情况下朋友都会乐意于友情赠送予同好之人,最多亦不过係比番十元八块嘅工料费就OK);退而求其次,上文亦提到,既然现在网络民间多的是相互<u>私下</u>传播嘅MP3,基本上绝大多数嘅经典旧歌都可以.......先此声明,本人并不支持以商业理由提供Download及帮衬老翻,仅就“听歌”论“听歌”而已。</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1-22 0:38:44編輯過]

斯巴滔 發表於 2007-1-22 08:52:13

现在唱片公司普遍都急功近利啦,嗰啲新嘅[呕像]歌手嘅唱片,根本就卖唔出几多,唱片公司明知道重系老歌多人钟意听,就依赖拥有老歌版权嚟玩[复刻],今时今日,睇见啲唱片公司靠食呢啲老本嚟过日子,真係~~可怜~~~~无语。

toneliang 發表於 2007-1-22 18:42:40

但对于没有大碟唱机及声效设备的朋友而言,听复黑缅怀那个时代的好音乐,我觉得就足够了.能够听到已经很满足了.况且,好碟有时需要好的设备才听听出好的效果.

香城浪子 發表於 2007-1-22 20:12:16

既然0吾追求原版收藏,又無靚播放設備,而僅為"能夠聽到已經很滿足"呢個目的0既話,0甘都毋須一定要買呢D復刻系列聽啦,而且D復刻系列都0吾見得真係有好既音質.不如好似樓主講果D方法,就一樣可以聽靚歌,一樣可以緬懷到以前果個難忘0既經典年代0者.

samkong 發表於 2007-1-23 02:29: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香城浪子</i>在2007-1-22 12:12:16的發言:</b><br/>既然0吾追求原版收藏,又無靚播放設備,而僅為"能夠聽到已經很滿足"呢個目的0既話,0甘都毋須一定要買呢D復刻系列聽啦,而且D復刻系列都0吾見得真係有好既音質.不如好似樓主講果D方法,就一樣可以聽靚歌,一樣可以緬懷到以前果個難忘0既經典年代0者.</div><p>世事亦无绝对,假如实在搵唔到某张绝版嘅首版唱片,而自己又真係好钟意嗰张唱片上啲歌嘅时候,买张相应嘅复刻系列嚟听听,亦不失为一个选择。</p>

highyun 發表於 2007-1-24 07:15:01

<p>  鐳射係人類一個必然嘅進步,隨住鐳射嘅出現,發展,泛濫,以及網絡嘅出現,我哋更容易(甚至唔需要付出任何代價)聽到更多歌。<br/>  但係,我更懷念只能聽收音機、錄音帶、黑膠唱片嘅80年代,我更懷念嗰份純而醇嘅感覺。</p>

霍春恒 發表於 2007-4-9 01:23:32

喜欢黑胶唱片那浓厚的怀旧气息.

momoe 發表於 2007-8-14 05:36:05

&nbsp;&nbsp; 講實話,70/80 年代的歌曲,雖然以改編外國歌曲為多,但詞能達意,而且歌手多數真的是敬業樂業,絕無欺場的情況,當然好聽 ( 我是指歌曲 ),2000年後的歌手,雖然有 HIT 歌,但一年後,你還能夠記得他們有多少 HIT 歌嗎?就拿 90 年代末期的 ( 愈吻愈傷心 )來講,當年是大熱,而且令蘇永康在樂壇浮沉了多年 ( 他是華星新秀第四界銅獎得主 )終於大吐揚眉,但得出來的結果是,十年了,還有人記得他這個歌手嗎,腦海中還有這首歌嗎?<br>&nbsp;&nbsp;&nbsp; 再講近年由電台/電視台所發的金曲得主,他的金曲大碟中,有多首是好聽的,難怪現在沒有了最佳大碟了 ( 在 80 年代,我印像中,愛情陷阱 / Summer Romance 87 / 霧之戀 / 愛的根源&nbsp; 90 年代,黎明的是愛是緣,張學友的倫閒加油站,就曾經拿過 )<br>&nbsp;&nbsp;&nbsp;&nbsp; 現在就如樓主 SAM狂講,花百多元去買兩首歌,值得嗎?<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br><b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黑胶盛世到镭射普及-由唱片工业浅叙香港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