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_jeng 發表於 2006-11-2 19:57:17

香山民俗历久弥香 香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观点精要

南朗崖口飘色折射乡村社会风俗 <br/><br/>  崖口村的历史是从元代开始的。关于族谱在多大程度及如何反映?“历史真实”,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此有许多甚具启发性的研究,有关情况可参考景军:《神堂记忆》第七章(哈佛大学博士论文,本文所据是未刊中文译本)。以及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收入《中国族谱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版)等研究珠江三角洲的相关论文。这社区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元大德年间(1301—1308年间)谭姓祖先最早到达今崖口东堡村落脚居住,三世以后一支分支到平山,随着人口繁衍形成平山村;一支留居崖口,后裔分成六房,人口繁衍分成东堡、西堡、中堡三条村落;崖口六房的人口继续繁衍,部分子孙又搬到隔田居住形成向西村。杨姓于元代(1321—1329年间)迁入隔田,形成杨家村。陆姓于明代初叶(1408—1477年间)迁入隔田,后形成陆家村。萧姓明嘉靖年间(1538—1566年间)最后迁来,形成化美村。这些村落后又分成崖口(包括东堡、西堡、中堡)、隔田(包括陆家、杨家、向西)、平山(包括平山、化美)三个乡,后来才逐渐整合成今天的崖口村。 <br/>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我们相信族谱的记载,崖口村四大姓的迁入顺序应该是谭、杨、陆、萧。但是几乎所有笔者采访过的村民都认为四大姓迁入的顺序应该是谭、陆、杨、萧。从村民的叙述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划分迁入先后的标准是和宗族实力有关的,综合实力越强的村落(或宗族),就越早迁入崖口开村的。反过来,所谓“先入为主”,定居和形成村落的先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各村(或者说各姓)在当地所控制的资源和享有的利益。例如我们询问某种权益为什么谭姓有而其他姓没有,常常得到的回答是“其他姓很迟才搬来的,所以没有。”这种“史实”与“记忆”的矛盾在村民的口述中非常常见,其中透露着村民的观念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信息。 <br/>  黄健敏 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 <br/>   <br/><br/>富有海洋特性的澳门文化 <br/><br/>  澳门文化的特点是它的海洋属性。海洋是澳门文化的摇篮,它滋润着澳门文化生长和发展。澳门地处岭南地区,本是香山县的一部分,而“香山,水国也。”它本是百粤海屿之地,岛屿星罗棋布,沟通外洋。澳门则是香山县南面一小岛,原本孤悬海中,未与大陆相连。其后,因西江堆积之泥沙,于澳门与大陆之间,冲积成一沙堤,遂将澳门与大陆相连,而成一半岛。远在5000年之前,澳门岛上海岸沙堤内侧,背山面海,有古泻湖和淡水河。这种环境十分适宜于古代先民的生活。广阔滩涂带来丰富的海洋生物,而且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咸水和淡水相交,适合多种鱼虾生长。这里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岛上草木丛生,四季长青,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澳门先民“靠海洋搵食”,以渔猎为生。1985年路环岛黑沙发现5000年前新石器遗址,出土石器有石英、石芯,有沟砺石和打制砾石工具,此外还有36片石英或火成岩石片。陶片有5000片之多,上有刻划纹、席纹、条纹、编织纹多种。主要为红陶,亦有若干白陶。陶片上有红彩刻划及镂孔,还有绳纹。所有陶片纹路风格均为波浪纹、水滴纹。这是海港渔猎文化的基本特色。澳门古代新石器遗址出土文物与香山南部海岛古文化完全相同。都是古沙丘遗址,同是渔猎文化。因此,澳门是典型的岭南海洋文化。黄鸿钊 <br/>   <br/><br/>朱卓文父女介绍 <br/><br/>  朱卓文(1875-1935),名仕超,后改名式武,字卓文,以字行世,广东香山(中山)县张家边区西桠村人。他未及弱冠即涉洋赴美,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是中国最早的飞行员中的一员。他一生经历复杂,先后担任临时大总统府庶务司司长、中华革命军广东全权筹备委员、大元帅府航空局长、广东兵工厂厂长、中央直辖讨贼军司令、香山县县长、广东省审计局局长等职务。朱卓文之次女朱慕菲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女飞行员。朱氏父女在中国近代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拟对父女二人的事迹略作钩沉。 <br/>  尽管朱慕菲不是第一个上天的中国女性(第一个上天的具有中国国籍的女性应为秋瑾之女秋灿芝,但她不是飞行员,而是航空技术人员),但她确是具有中国国籍的第一个女飞行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永远记忆的,她是广东香山(中山)的骄傲,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程世刚 史学硕士 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讲师 <br/>   <br/><br/>中山方言之分布及特点 <br/><br/>  由于缺乏材料,以往学界把中山的粤方言笼统地归于粤语香山片,其实中山市内的方言情况相当复杂,有粤语、闽语、客语三大方言,这在全省是独一无二的,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77%。粤语内部又兼有分别属于粤海片、香山片、四邑片、莞宝片的方言。“三语四片”的接触和相互影响,已在中山的方言中留下痕迹并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br/>  大致说来,中山客语居民基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在南部五桂山区中;中山闽语方言岛分布在市中心周围的沙溪镇、大涌镇、三乡镇及张家边镇等地;而中山粤语则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的南头镇、黄圃镇、三角镇、东凤镇、小榄镇、古镇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镇、沙朗镇,中部的石岐镇、环城镇和南朗镇以及南部的板芙镇、坦洲镇。中山粤语内部又可分为沙田话(近顺德话)、石岐话、古镇话(近台山话)和三角话(近莞城话)四种。其中沙田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小榄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镇、沙朗镇、板芙镇、坦洲镇;石岐话主要分布在中部的石岐镇、环城镇、南朗镇;古镇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三角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 <br/>  中山市上述各种方言的形成,与历史上的移民有很大关系,据林柏松先生的调查,中山闽语区的居民,其祖先是宋代陆续从福建各地迁来中山定居的;而客语话移民,则是稍后从广东东部客语区迁来的。至于中山粤语区的居民,则有着不同的来源。中山沙田话的居民,主要来自顺德、番禺、南海等县,其中有部分是被称为?“疍家”的水上人弃船上岸,改捕鱼为农耕而定居于陆地,其语言“水话”与其他沙田话并无大区别;中山石岐话的居民,主要是宋代时由江西、浙江、福建经本省南雄移居中山;古镇地区的居民,来自台山、开平等地区;而三角话区的居民则是由东莞来中山的。蔡燕华 文学硕士 <br/>   <br/><br/>咸水歌唱出当地人文韵味 <br/><br/>  对于咸水歌的起源,学术界尚未有定论。据中山的民歌歌手说咸水歌的起源地是沿海,海水是咸的(咸潮还常入侵沙田地区),所以人们便把这种歌谣称作“咸水歌”;不过以上说法尚未有论证,仅供参考。 <br/>  咸水歌,多以四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等为一句,每段多为两句、四句、六句。从结构上看,中山人一般把七言为一句,四句为一段的咸水歌称作“高堂歌”(一作“高棠歌”);把6句为一段,每句字数比较自由的多称作“古调高堂歌”(一作“钓鱼仔”);此外,咸水歌的种类还包括姑妹歌(句式自由,拉腔时常用“姑妹”二字)、大缯歌、龙舟、咸水歌(暂且也可以称它为“狭义上的咸水歌”;以上三种咸水歌,句式十分自由,每段长短不限,而且在曲调和拉腔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等。 <br/>  坦洲镇咸水歌历史比较悠久,演唱的群众多而广,广为坦洲人们的喜爱,在过去,在田间、农舍,处处都可听到咸水歌的声音;咸水歌的歌唱范围主要在水边的农村,尤其在新合、裕洲、群联等村。咸水歌的作品也尤其多,种类也多,包括狭义上的咸水歌、高堂歌、龙舟、大缯歌、姑妹歌等;其中著名的是狭义上的咸水歌和高堂歌。坦洲镇的咸水歌歌手的成就突出,当地歌手把它曾唱到北京,受周总理和郭沫若的亲自接见,毛主席还亲自点唱。现在,坦洲咸水歌的名声远传四方,受到各方媒体和学者的关注。 <br/>  中山坦洲咸水歌,充满人情美和艺术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透过研究咸水歌,探讨当地居民的人文风情,也可为后代保存珍贵的传统文化;加上近年来坦洲咸水歌正步向衰落,研究咸水歌就更具重要的意义。梁建其 中山市坦洲镇群联小学教师 <br/>   <br/>史海钩沉 <br/><br/>香山买办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br/><br/>  香山人何时开始成为洋行的买办,似乎无从查考,但鸦片战争前就有香山人在外国商馆当买办却是不争的事实。(据梁嘉彬先生考证,在广东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的时代,就有一些略知夷语的香山人出任夷馆买办,负责洋商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采购任务。而且后来做了上海道台的吴健彰和他的胞兄吴天显,这时正是洋行的买办。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前,已有大批香山人在商行做事或当买办。 <br/>  鸦片战争后,曾在“十三行”做事和当买办的香山人更加专注于发挥他们与洋商打交道的专长,充当纷纷洋行的仆人、职员、厨师、通事和买办。一位研究上海城市史的外国专家就特别指出,新开通商口岸的商行买办中,“许多买办是香山人,香山是珠江口的一个半岛,邻近广州和香港,在早期国际贸易的中心澳门的南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香山人擅长于沿海贸易和对外贸易。前一任香山买办一般会推荐他的亲戚和同乡接替他的位置。在19世纪60—70年代,在上海有财有势的广东买办有徐宝亭和徐荣村兄弟,徐宝亭的儿子徐润和侄子徐芸轩、林清、郑观应、唐景星和唐茂枝兄弟,都是香山人。” <br/>  香山买办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还可以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中的细节中体现出来。他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华洋一体,以及语言上的中英并用,子女教育上的中西结合,人际交往中的中外沟通与合作,都具有“另类”和“时尚”的双重意味,处处都予人以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在普通人的眼中,他们是能人、成功人士;在正统的保守人士看来,他们又是离经叛道、寡廉鲜耻之徒;在洋务派看来,他们是难得的洋务人才和企业家;在外国人的心目中,他们又是最好的合作者和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他们是十九世纪那些渴望脱贫致富的偶像和榜样,也是希望由商入仕、进入上流社会人心中的楷模和前进的方向。他们是旧传统旧习惯旧势力的最勇敢的挑战者,又是社会秩序、宗族文化的守护人和社会改革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们唤起了多数人的崇高和伟大,如其时的孙中山,也滋生了某些人的卑劣,如后来的汪精卫等。胡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 <br/>   <br/><br/>什么是买办 <br/><br/>  在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经济、政治舞台上,香山买办活跃于其中并且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br/>  买办,指的是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前,在广州经理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设置买办为外商服务。当时的买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停泊在黄埔﹑澳门水域的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代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买办一职,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受到封建政府的严格控制。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以及十三行贸易体系的崩溃,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由广州移至上海,大批的行商随之移往上海等通商口岸,中国近代最早的买办由此产生。 <br/>  赵艳珍 珠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研究员 <br/>   <br/><br/>六千年前珠海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br/><br/>  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珠海繁衍生息。在汉代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珠海的许多岛屿就得到初步开发,传统农业、渔业较过去有了新的发展。唐代,珠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明清时期,葡萄牙人租占澳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珠海因毗邻澳门而渐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和海防要塞。晚清至民国时期,珠海成为西学东渐先河之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涌现了不少在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杰出人物。 <br/>  珠海早在先秦时期就迎来了海洋文明时代的晨曦。近年来,在珠海考古发掘的众多的沙丘遗址、遗物点和大量文物表明,先秦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在珠海一些海湾沙丘或山坡避风之处,以鱼、植物果实为主要的生活资料,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作业方式,以自然物崇拜和装饰物的制作为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在珠海的海岛沙湾处发现的许多汉代陶器残片,尤其是在外伶仃岛石涌湾发现的一件肩部竖刻隶书“朱师所治”四个字的陶罐等文物,足以表明此时珠海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大的进步。唐代,珠海成为中国南部广州到阿拉伯国家的海上商道的重要“驿站”。1977年和1984年珠海渔民在外伶仃岛海域和荷包岛海域作业时,曾捞获两批唐代陶瓷。这既证明中国较早地形成了一条海上陶瓷之路,也表明中国与东南亚及西方国家有着紧密的贸易关系。1969年在南水镇蚊洲岛北面沙滩,曾出土?212件元代青瓷碗碟。所有这些被发现的文物,都无疑是珠海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何沁兰 珠海市社科联 <br/>   <br/><br/>珠海挖掘出的碑刻 <br/><br/>  香山场吉大地界碑 <br/>  2001年4月,因为香洲道路建设施工,在老香洲风波山下狮山直街与园山路交接处发现一块石刻,经市博物馆清理发掘,该石刻乃是“香山场吉大地界”碑,两面刻字,一面为“香山场地界”,另一面为“吉大地界”;字体为楷体,13×10厘米大小,阴刻,界碑高87厘米,方柱状,长与宽均为44厘米;上部平整,露出地表,下部粗糙部分填埋于地下;重约300千克,石质为花岗岩,局部尚可见开石痕迹。 <br/><br/>  前山福善堂碑 <br/>  2005年5月17日市博物馆在前山星桥街发现《福善堂》横匾和《建福善堂签题碑记》。《福善堂》横匾为花岗岩质,残长、宽、厚分别为205厘米、92?厘米、和27厘米,阴刻楷书、行书,残断“堂”字,横书左读,落款为直读,全文为“福善堂”“光绪丙申葭月”(1896);《建福善堂签题碑记》为大理石质,白色,长177.5厘米、宽91厘米、厚3厘米,阴刻楷书,据说文革前有7086部队驻扎,文革卖给商业系统的食品站,80年代“福善堂”被拆掉,较完整的有4块,此外另有残块若干。 <br/><br/>  翠微告示碑 <br/>  翠微告示碑为花岗岩质,长220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阴刻楷书。原立在翠微中和里门的内侧,后因环境改造搬迁放置在翠微股分合作公司的停车场内,2004年6月9日被征集回市博物馆。 <br/><br/>  湾仔告示碑 <br/>  2005年4月20日,湾仔群众拆墙时发现古碑,市博物馆清理后发现是五块清代和民国的碑刻,这五块青石碑刻一字排开,竖直排放在湾仔口岸对面一家闲置房屋的青砖老墙基部,五块石碑均厚15厘米左右,宽60厘米左右,最长的一块有92厘米,最短则有48厘米。除部分碑角破损外,石碑基本保存完好,每块碑刻上大部分字迹被白灰覆盖,五块石碑上都刻有年份,分别是“光绪十九年”、“光绪二十一年”、“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九年”。 张建军 珠海市博物馆 <br/>   <br/>人文风情 <br/><br/>广东人的方言特点 <br/><br/>  广东人被划分为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时至今日,若以使用粤方言为广府民系主要标志,则其人数约4000万,广东占70%,为2800万,广西占?30%,为1200万。在广东,纯粤语或以粤语为主地区在粤中和粤西南,包括47个县市,约占全省面积1/3。在广西,粤方言主要流行于桂东、桂南及个别城市,包括25县市。在海南岛西北部、西部和南部流行的“儋州话”,与粤方言接近,使用人数有几十万,他们也可属广府民系范围。此外,使用粤方言的华侨华裔约1500-2000万,全世界使用粤方言人数约7000万,岭南占了57%,是广府民系大本营。 <br/>  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最主要文化特质,广布于我国南方,使用人数约3700万。其中在广东(合海南)约有1150万,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20多个县市,另有79个县市为客家人散居地。在广西,客家人约有350万,分布在全自治区64个县市,以桂东南、桂中、桂东北至为集中。 <br/>  闽方言同样是区别福佬与其他民系主要标志。闽方言一支闽南语在广东(合海南)使用人数约1800万,占全省人口32%,为广东第二大方言,主要集中分布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沿海,包括全省38个县市。我国使用闽方言人数约6573万,岭南约占28%,故也是福佬民系一个重要分布区。 <br/>  李德黎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 <br/>   <br/>历史档案 <br/><br/>香山地区的开放性 <br/><br/>  明中叶澳门开埠以后,香山地区就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向欧洲打开的窗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地、交汇点。天主教士将欧洲的科学技术通过澳门带入中国内地,而中国的文化又通过澳门传入欧洲。这个文化领域的交流十分广泛,包括自然科学、工艺制造、美术、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它催生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最终也促使中国的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对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难以估量。 <br/>  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香山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自身也受益匪浅。正由于有了这样一个窗口,香山人才有幸成为近代中国人中最早走向世界的人群,涌现出孙中山、容闳、唐廷枢、郑观应、钟荣光等等学贯中西、引领时代的杰出人物,在全国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中国走出了中世纪,以达于今日的辉煌。赵立人 <br/>   <br/><br/>容闳推广美国经验 <br/><br/>  容闳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是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先驱者,也是珠海人民的骄傲。国人知道容闳,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钟叔河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系统地推出一套《走向世界》丛书,他对容闳曾有精辟的概括。 <br/>  长期以来人们所强调只是容闳的爱国主义,而忽视了容闳对美国的无比热爱与巨大贡献,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资料的缺乏。尤其是容闳在戊戌变法过程中为康有为等维新派出谋划策,大张旗鼓地推广美国经验,按照美国的蓝图来改变旧中国的面貌。此中情形在容氏自传《西学东渐记》中记述太少,只有寥寥数句,而笔者近年在研究戊戌变法史过程中,颇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新史料。尤其是在美国NewHampshire的莱溪居主人那里,发现了大量容闳呈递给翁同龢的档案文献资料,更能清晰地看出容闳在甲午战后,宣扬与推广美国经验,真可谓千方百计,不遗余力。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山民俗历久弥香 香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观点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