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革联 發表於 2009-11-15 16:53:17

香山土著古越人

<P><FONT face=宋体>史书上把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居住在南粤大地上的先民们称为「古越人」。香山岛上的先民是古越人的一个小分支。 </FONT></P>
<P><FONT face=宋体>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现代中山人到底是不是古越人的后裔?如果不是的话,古越人后来又转徙到什么地方去了? </FONT></P>
<P><FONT face=宋体>事实上,从中山各大姓氏的族谱上,都找不到关于古越人的任何信息,除了幸存于地下的石器和彩陶等遗物外,文字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FONT></P>
<P><FONT face=宋体>《香山县乡土志》(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修成于清末民初。手抄孤本)提供了一种说法:</FONT></P>
<P><FONT face=宋体>自从汉代的陈临来到香山定居并立志把当地的「蛮俗」改变,这里就逐渐「开化」了。唐代的郑愚的诗中有:「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的句子,说明到了唐末,石岐一带,已经是交通发达、人烟稠密的地方了。 </FONT></P>
<P><FONT face=宋体>这段话给我们透露了两条信息:第一、从汉代起陆续迁入中山的各大姓氏的先祖都来自中原,他们到这里后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改变「蛮俗」;由此衍生的第二点是,他们并不是这里的原居民!</FONT></P>
<P><FONT face=宋体>中山的原居民后来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一点遗迹也没有留下来? </FONT></P>
<P><FONT face=宋体>《乡土志》把居住在中山的居民分为三类:陆居、山居和水居。陆居是从中原转徙而至者;山居为苗、瑶;水居则为蛋民(即蛋家)。后两者其实就是中山的原住民。 </FONT></P>
<P><FONT face=宋体>这又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香山岛并不大,不可能同时是几个民族的发祥地。据书中所说的苗、瑶与蛋家,差别实在太大了。 </FONT></P>
<P><FONT face=宋体>说来一点也不奇怪,苗、瑶与蛋家的共同的祖先就是生活在南粤大地上的古代的百越人。大约从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派兵进驻南粤的那个时候开始,随着中原望族的不断迁入,原先以打猎为生的山民逐渐被迫离开家乡,退入现今广西、云南、贵州一带的深山,成了苗、瑶等兄弟民族的祖先;以打渔为生的却留了下来(因为望族们不屑以此为生),为了与后来者沟通,他们的语言也逐渐向广府人靠近,最后演变为现今的水上方言。顺便说一句,多种版本的《香山县志》都指出,蛋民从来就认为自己属于汉族。 </FONT></P>
<P><FONT face=宋体>《乡土志》解释这一现象时说「或云:彼本地主。后秦始皇徙中国万家于岭南,中国人(按:指中原人氏)生息渐繁,彼遂衰弱,故反主为客。」&nbsp; </FONT></P>
<P><FONT face=宋体>至于现居五桂山区的客家人,是直到明王朝覆灭时因避战乱和迫害才于清初迁入的。在当时,他们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士! </FONT></P>
<P><FONT face=宋体>笔者想再指出一点,广府人在本质上也是「客家」,他们同样是从中原出发,沿着与后来的客家人大抵相同的路线,即通过五岭的唯一缺口大庾岭梅关从江西进入广东,再经南雄珠玑巷转徙广东各地。只不过年代比后来的客家人早得多。所以,目前的粤语保存了最多的汉、唐以前的中原古音和词汇。而在他们迁徙广东后,他们的原居地中原,却一再遭受少数民族的入侵(如金、元等),语言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客家人带来的是宋、元以后的中原古音,与广府话就大不相同了。 </FONT></P>
<P><FONT face=宋体>这里还想谈谈中山的另一大语系——闽南语(流行的地区有沙溪、大涌、三乡、张家边等地)。《乡土志》把这些说闽语的人称作「畲蛮」,从隆都话的只有口语,不能用文字书写,以及凡是宋代以后出现的名词,一律只能老老实实地用广州音照读等特点看来,它应该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而且说这种语言的人不属于原始的炎黄族系。但是,现在居住在沙溪等地的并非畲民。1998年出版的《沙溪镇志》指出:「考之沙溪甚至整个隆都各村现在所居姓氏的始居祖,其始迁地反而极少涉及闽南,大多数都是宋、元、明代时期先后从粤北南雄珠玑巷或附近的东莞、新会、南海等地迁来,个别则是从中原其它省份,因从征或任官职而定居下来的」。那么,他们的后裔为什么说闽语呢?这是因为当地原来居住的就是从海路迁来的畲人的后裔,新来者所操的语言在当地只能是弱势语言,不出三代,只能完全改用当地口语。看来,畲人抵达中山,不会晚于宋代,但也不会早于唐代,否则,就不会被先来者称之为「蛮」了。</FONT></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山土著古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