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廣東人
<P><FONT size=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百沐」的習俗。全國各地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FONT></P><P><FONT size=2></FONT> </P>
<P><FONT size=2> 龍舟競渡,食粽子是最為普遍的過節形式。廣東的龍舟賽,分鬥龍船和劃龍船(又稱爬龍船)兩種。鬥龍船即競渡,比的是體力和團隊合作;爬龍船則是表演,以展示技巧為主。比賽時奏樂打鼓,鞭炮震天,場面熱烈。廣州黃埔一帶的龍船可長達33米,船上可坐橈手80人。龍船要先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龍船上置放有一對紙製小公雞,可保佑船平安。順德龍船則以裝飾繁複聞名,多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還有繡滿龍鳳、八仙等圖案的羅傘。</FONT></P>
<P><FONT size=2></FONT> </P>
<P><FONT size=2> 客家人包粽子分碱粽及鹹粽。碱粽是特地用來祭祀的。客家人過端午須準備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萬聖爺,一付拜附近的大廟。而碱粽便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鹹粽則純粹用來解饞。</FONT></P>
<P><FONT size=2></FONT> </P>
<P><FONT size=2> 除了爬龍船和吃粽子,嶺南各地還有祭拜媽祖廟、飲雄黃酒,、以蒲艾貼門或佩帶艾葉、給兒童纏七色線、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等習俗,其意義大多與驅毒辟邪有關。過去私塾裏的學生,照例要在端午節送紅包給先生作謝禮,或者宴請師長。</FONT></P>
<P><FONT size=2></FONT> </P>
<P><FONT size=2> 從化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端午,人們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FONT></P> <FONT size=2>很久以前的剪報,已不記得報章名了。 <IMG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smilies/default/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1"> </FONT> <FONT size=2>祝各位朋友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IMG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smilies/default/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1"></FONT> 端午 點解叫端午·· <P> </P>
<P><A href="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8985.html?si=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8985.html?si=1</A></P>
<P> </P>
<P>「端」的意思与「初」相同,「午」又与「五」相通,故名。在江南水乡,端午节是当地的一个重要节日。</P>
<P>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BR>端午节的风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 家家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 <BR><BR>唐明皇开元, 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 梦见二曳,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 赤脚, 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只吞下,明皇喝问, 大鬼奏日, 臣姓钟馗, 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 皇醒后, 疟疾愈, 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 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BR><BR>挂艾叶菖蒲: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阳节,家家都以菖蒲、 艾叶、 榴花、 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长生, 汉武帝欲求长主之术,曾吃菖蒲两年。 <BR><BR>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 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BR><BR>台湾开始有尤舟竞渡是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 由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均举行尤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之举,近英国人亦仿效我国人作法, 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BR><BR>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 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BR><BR>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 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 并把船建造成龙形、 画上龙纹, 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BR><BR>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BR><BR>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BR><BR>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BR><BR>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P> <P>原帖由 <I>粤语卫士</I> 於 2008-6-8 10:56 發表 <A href="http://bbs.cantonese.asia/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5216&ptid=10557" target=_blank><IMG onclick=zoom(this)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A> 祝各位朋友過一個愉快的<FONT color=blue>端午節</FONT>! </P>
<P> </P>
<P>有<A href="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10581&extra=page%3D1"><FONT color=blue><FONT color=blue><STRONG>相</STRONG></FONT></FONT></A>为证</P>
<P> </P>
[ 本帖最後由 外外星人 於 2008-7-16 14:03 編輯 ]
好多地方都系过初一嘅,初五先放假,无得玩!<IMG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 border=0 smilieid="10">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