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999|回復: 2

[民風民俗] [轉貼]阳江风俗民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3-4 00:26: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阳江风俗民情


  ◇风筝节? 阳江风筝己有13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古代传递军情,后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活动,延续至今。1990年,在第七届国际风筝会上,阳江市代表队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扎制而成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在国内,阳江凤筝与山东潍坊风筝形成“南江北坊”两大流派,被誉为中国南派风筝杰出代表。
1991年,广东省体委授予阳江“凤筝之乡”的光荣称号。现阳江己建成14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名观众的“南国凤筝竞赛场”(由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题)。每年农历九月九口重阳节,这里都举行盛大的放飞表演(比赛)。

  ◇龙舟节 ? 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五,阳江都举行龙舟竞赛,内地在江河(漠阳江、鸳鸯湖)划龙船,沿海地区在海上扒艇仔,不近江河的地区则舞旱龙庆祝。

  阳江龙舟一般长30多米,坐挠手50人,船上另有锣鼓手各一人,以壮船威。龙舟扒完后,被埋在河(湖)边,至第二年四月才又挖出来,初一至初四为小扒(分赛),初五为大扒(决赛)。获奖者可得金猪一只和龙包(肉包子)无数。

  特别的是,阳江每年龙舟节举行的都是逆水赛龙舟。

  ◇山歌节? 自1987年起,阳江每年举行山歌节。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一种民间节目“跳禾楼”。“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山歌演唱形式,流行于阳江农村各地,意
在祈求农家丰收。类似“跳禾楼”这种斗歌形式的还有后来妇人祈子的“跳花枝”,新婚闹洞房时的“打堂梅”以及海边沧家的咸水歌“对叹”等等。以上所列的尽管在演唱方式方面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活动都是驳歌仔(斗歌),山歌擂台除有组织地进行外,许多都是群众自发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斗歌地点多在阳江市区北山公园内、市人民礼堂和市体育场。

名 称地 址电话
阳江市北山公园阳江市北绣路6号3213114
阳江市人民大礼堂阳江市东风一路12号3216124
阳江市体育场阳江市东风一路1号3222838

  ◇高留圩? 阳春的“高留圩”历史悠久。“高留圩”每年一度,农历五月初一这天,各式各样的木器、竹器、藤编织品云集高留河滩,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抢购各种编织品、工艺品,据说这些经过高留水浸使过的工艺品,永不蚀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高留圩”吸引了无数游人。

  ◇瑶族风情 ? 阳春县有瑶族同胞约一万人,居住在云雾山区之中,语言、服饰、节日、生活习俗与汉族不同。瑶胞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载歌载舞,别有一番风情。

  ◇渔民风情 ? 阳光市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六个全国重点渔港,渔民的生活习惯,穿戴打扮,风俗习惯、烹调技巧,渔歌曲调,独特有趣。

(编辑 易迩)

  ◇龙舟节 ? 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五,阳江都举行龙舟竞赛,内地在江河(漠阳江、鸳鸯湖)划龙船,沿海地区在海上扒艇仔,不近江河的地区则舞旱龙庆祝。

  阳江龙舟一般长30多米,坐挠手50人,船上另有锣鼓手各一人,以壮船威。龙舟扒完后,被埋在河(湖)边,至第二年四月才又挖出来,初一至初四为小扒(分赛),初五为大扒(决赛)。获奖者可得金猪一只和龙包(肉包子)无数。

  特别的是,阳江每年龙舟节举行的都是逆水赛龙舟。

  ◇山歌节? 自1987年起,阳江每年举行山歌节。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一种民间节目“跳禾楼”。“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山歌演唱形式,流行于阳江农村各地,意
在祈求农家丰收。类似“跳禾楼”这种斗歌形式的还有后来妇人祈子的“跳花枝”,新婚闹洞房时的“打堂梅”以及海边沧家的咸水歌“对叹”等等。以上所列的尽管在演唱方式方面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活动都是驳歌仔(斗歌),山歌擂台除有组织地进行外,许多都是群众自发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斗歌地点多在阳江市区北山公园内、市人民礼堂和市体育场。

名 称地 址电话
阳江市北山公园阳江市北绣路6号3213114
阳江市人民大礼堂阳江市东风一路12号3216124
阳江市体育场阳江市东风一路1号3222838

  ◇高留圩? 阳春的“高留圩”历史悠久。“高留圩”每年一度,农历五月初一这天,各式各样的木器、竹器、藤编织品云集高留河滩,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抢购各种编织品、工艺品,据说这些经过高留水浸使过的工艺品,永不蚀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高留圩”吸引了无数游人。

  ◇瑶族风情 ? 阳春县有瑶族同胞约一万人,居住在云雾山区之中,语言、服饰、节日、生活习俗与汉族不同。瑶胞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载歌载舞,别有一番风情。

  ◇渔民风情 ? 阳光市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六个全国重点渔港,渔民的生活习惯,穿戴打扮,风俗习惯、烹调技巧,渔歌曲调,独特有趣。

(编辑 易迩)

岭南写真:百年风俗传承 广东阳江夏至爱食狗

中新网阳江六月二十二日电 题:百年风俗传承阳江夏至爱食狗

  记者 陈明

  “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今天是农历夏至日,记者一早来到广东阳江市大八、塘坪两镇,亲身领略了当地沿袭数百年的夏至食狗祛邪补身这一民间风俗。

记者当天上午在大八镇农贸市场看到,往日的猪肉摊档,大部分挂起了狗肉,只有小部分摊档猪肉狗肉一起卖。当地市场管理人员称,平日里这个农贸市场能销售四十头以上的猪肉,而今天是夏至日,作为主要肉食的猪肉上摊只有十多头,上午还没看到牛肉上摊,原因是当地群众每年夏至吃狗肉已成相传成习。“挂猪头,卖狗肉”,成为夏至广东阳江地区肉菜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阳江人对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当地群众说,平日里生意再不好的狗肉店,今天也能赚个满堂红,狗肉的价格也跟着大幅上涨。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的官员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每年的夏至日过后,市、县、镇各级防检部门的工作压力将大大减轻,主要原因是用于肉食的成年狗,在夏至日前被大批量收购,统一在夏至日一早宰杀,各地成年狗的存栏量大幅度下降。完

 樓主| 發表於 2007-3-4 00:27:08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tw.netsh.com/bbs/705377/html/tree_10975222.html

?

洪永争

?

山歌

对于一个听流行音乐长大的人,像我,很难主动喜欢故乡那种土里土气、没有固定旋律、一人一个调的七言和五言山歌,而我的父辈们却津津乐道。这并不是说我鄙视故乡山歌,我只是不太喜欢,就像我的父辈们不太喜欢我唱流行歌曲一样。俗话说:日久生情,对人如此,对物也一样。由于长期浸淫在那种环境下,山歌就像一位我原先不喜欢的姑娘,在频繁接触我的过程中渐渐地获得了我的接受,接受归接受,但这已经不是那种一见钟情的接受了。

故乡阳江属粤方言区,阳江话是一种接近广州话的方言。我的北方朋友曾开玩笑说广东人人勤舌头懒,没有舌尖前音和翘舌音,说话时舌头总是一马平川;北方人人勤舌不懒,说话时舌头老爱金鸡独立;事事一马平川,所以说话轻柔淡定,每每金鸡独立,所以说话铿锵有力。我很欣赏朋友这个形象的说法,平心而论,广州话虽然没有舌尖前音和翘舌音,但仍然保留了北方方言的圆唇音,相比之下,故乡人的舌头更“懒惰”,没有舌尖前音、鲜有翘舌音不说,就连圆唇音也没有,嘴巴吐出来的字清一色为扁唇音,故同音字特别多。我的父辈们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言吟唱着古老的方块字的。故乡山歌歌词结构比较简单,多为七言,也有五言的,内容多是一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王侯将相建功立业的传奇,也有反映农村生活面貌和文革现状的。篇幅短的百来字,长的可达数万字,多为叙事诗,读起来平仄相对,工整有韵。故乡山歌没有歌谱曲调,完全是自由吟唱,节奏可以随意拉长, 歌者一个人一个调,乐感好的人唱得悠扬婉转,五音不全者跟读书没有两样。

我小时候,在大人中流行的山歌是蜡黄纸和日历纸写成的手抄本。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拥有一副好嗓音,特别喜欢山歌。每逢农闲或者洗脚上田的日子,犁耙横挂上墙,他就会光着膀子,找来旧日历订成厚厚的一个本子,握着毛笔,边写下一行行蝇头小楷边高声吟唱。每到渐入佳境之际必摇头晃脑,那怡然自得的样子,让我想起那句“常羡做官千日好,不敌农夫半日闲”的山歌来。时至今日,我家仍然保存着父亲手抄山歌本《薛仁贵征东》和《第八才子花笺》,高兴的时候,他会拿出来给我们兄弟看,这是他炫耀的资本之一。当我手捧着日历纸做成的山歌书,凝视纸上秩序井然的蝇头小楷,我忽然觉得父亲是一位将军:日历纸是他的战场,毛笔是他的指挥刀,吟唱是他的命令,每行蝇头小楷就是一队士兵,所有的字是他的千军万马,每次吟唱、每次翻阅就是一次大型的阅兵仪式,父亲就是那位久经沙场、叱诧风云的三军统帅……难怪父亲那么自豪,那么满足——要知道那时我家两周才吃得上一顿猪肉,但在父亲的眼里,这些东西跟那悠扬的歌声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唱山歌不是我父亲的专美,那个年代,走进故乡的每个角落,你会发现唱山歌是全景式的。每年农忙,在田野上,那些左手执牛鞭、右手扶犁耙的汉子,脚踏着新翻的泥土,迎着朝阳,敞开胸膛,便高歌一曲《薛仁贵征东》:“提起唐朝事一棕,薛礼仁贵去征东,山西有个龙门县……” 牛拉着犁耙,泥土一路向右边翻倒,势如破竹,仿佛那是薛仁贵的征东大军所向披靡、捷报频传,仿佛歌唱者成了歌中的英雄;刚分到土地的光棍,自吟自唱“扶犁扶到大江边,稻谷丰收天接天。明年抱着新娘子,高床暖被好共眠……” 的山歌,他们现实中孤苦伶仃、奔波劳碌,在憧憬和希望里却长存着温柔富贵乡;弯腰插秧或收割的农村妇女,在喝水之际、在小憩之时也会哼上一两句:“出门忽见人相好,忆起我君双泪流。我君上月入城去,至今迷恋在青楼……” 的歌词,唱者有心,听者亦有意,女人好独辟蹊径,绕弯子把各家各户小日子里柴米油盐带来的烦恼付诸于一曲;把牛赶到山坡的耄耋老翁,抽完嘴里叼着的喇叭烟卷,也对牛吟唱:“三牛成犇向山坡,犊儿欢腾唱山歌,山歌飞进山窝窝,郎打柴来妹摘果……”……

那土得不能再土的歌声,与新翻泥土的气息,与秧禾蚱蜢的气味,与水牛呼哧呼哧的鼻息水乳交融。你不得不羡慕,他们人人都是时代的歌手、生活的歌唱家,他们不用追星,自己为自己开演唱会,自己欣赏自己的精彩演出,甚至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偶像——那种境界,似乎使人忘掉了年年吃番薯填肚的索然无味,天天穿补丁裤的礼义廉耻,时时为门前几棵野果树争吵的世俗纷扰……

渐渐的,人们身上的衣服变得五彩缤纷,变得富有个性,不再是清一色的“北京蓝”布料做成的革命式服装,这时,山歌的“外衣”也发生了变化,蜡黄纸、日历纸订成的山歌书换成了有两个轮子转动的录音磁带,满大街都可以买到。这个有趣的家伙一塞进录音机就咿咿呀呀的唱起来,声音清清的,没有音乐伴奏,多了一点嘈杂音。据说这些磁带是文化部门挑选一些山歌好手录制的,也有的是山歌好手自己录制拿到市场出售的。这些磁带没有包装,裸露着两卷黑褐色的薄带子,却堂而皇之地跟国家顶级歌唱家、港台明星歌手的磁带摆放在同一个货架里。购买山歌磁带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对之嗤之以鼻。繁华背后往往隐藏着衰落,正当故乡山歌鸟枪换炮登堂入室之际,它的大批拥趸已经逐渐老去,像春花落下匆匆的流水,虽有杳杳的芳踪,但花容月貌已成追忆。后继的年轻人是老去的人们生命的延续,但年轻人不会延续他们的嗜好。年轻人有自己新的嗜好,他们嗜好听别人唱歌,嗜好观看别人的演唱会,嗜好把会唱歌、会扭屁股的人当作一尊神来顶膜礼拜。年轻人的嗜好往往跟高额的消费联系在一起,他们被别人娱乐;老去的人们的嗜好自然平淡,常常是自娱自乐。

很多人说,现在年轻人的嗜好是一种时尚。我不禁哑然失笑。谁曾经不是年轻人?谁没有年轻过?在老去的人们的年轻的岁月里,山歌不也是一种时尚吗?时尚只是岁月的宠儿!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岁月的尘埃常常会在湮灭一代人精神家园的同时,留下一些酸楚的遗迹,一如古城楼兰消失后留下荒芜的土垛一样,令后来凭吊者长久驻足!

?

????????????????????????? 竹器

故乡是竹的海洋。作为一个外人,你很难理解,村前村后、家家户户为什么都种那么多的竹子,而且种的竹子没有规律,东一块,西一块,密得透不过气来。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走近它们,你会失望,它们不是你期望中的观赏竹子,比如佛肚竹、观音竹、紫竹、龟甲竹等,而是一些外表不太好看的黄竹、石竹、单竹、泥竹和麻竹(故里的土名,不知别的地方怎么叫)。村民大量种竹,不外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编织大量的竹器到集市出售换些粮油钱;二是种竹标记自家未曾使用过的土地,防止他人占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粮食充足,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竹器存放,那时几乎没有塑料制品,竹器就大行其道。例如:储存晒干的稻谷需要一个很大的竹筐,我们称为“竹围”;挑运谷子用的,我们称为“竹箩”;用来筛糠的,我们称为“竹筛”;用来盖饭菜防苍蝇的,我们叫“竹盖”;还有农夫戴的“竹帽”和“斗笠”、渔夫用的“竹篓”、挑夫用的“扁担”、妇女送饭用的“竹篮”,背孩子用“竹襁褓”……日常生活用到的,应有尽有。

爷爷擅长编织竹帽和斗笠,农闲时节,奶奶总是像农忙一样催促爷爷早起编织竹帽,好让她在赶集日拿到集市卖几个钱,然后多买几斤猪肉。但我爷爷的表现往往令奶奶失望,这不是因为爷爷的编织技术不行,而是因为爷爷并不完全把编织竹帽作为副业来创收,他还把编织竹帽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说得文雅一点就是把编织作为一种艺术。为了把竹帽编得漂亮一点,他非常重视选材:单竹节疏修长,质地虽柔韧但无力,石竹翠绿粗短,可质地湿脆易断,泥竹柔韧有余,惜坚挺不足,这些竹严格来说编织竹帽都不太适合,只有黄竹才是上上之选。黄竹的竹篾黄中带绿,柔韧坚挺,编织出来的竹帽圆韧光滑,不啻是一件艺术品。爷爷对削篾也十分讲究,每条编织竹帽的竹篾都力求削得平滑修长、厚薄适中。编织的过程中他要求竹篾宁长勿短,尽量不留下接口,即便要留下接口的,也尽量把接口隐藏起来。帽头是整顶帽最难编织的地方,因为它既像圆锥形又像圆球形,编织出来已经不易,要达到美观则更难。许多邻居为了追求快,一般不用帽模,徒手就编,编出来的帽头大多走形。我爷爷则不然,他每编织一个帽头都放在帽模里,用手拍了又拍,搓了又搓,直至帽头美观为止。在竹帽上嵌入粽子叶也是一道棘手工序,爷爷常常因为一张叶子嵌得不够紧贴而多次返工,这样反反复复的“雕琢”,编出来的竹帽就不会渗水,既耐用又美观,深受买家的喜欢。但这样一来,爷爷往往每轮赶集日(我们那里的赶集日五天为一轮)才编织两到三顶竹帽,邻居却编织了十来顶了。奶奶气不过,常常在爷爷的面前叨叨唠唠:人家编织竹帽换来的钱比咱家多买一斤猪肉不说,还能剩些闲钱,你编织的好是好,可太少了,换不了几个钱顶啥用,再好的帽还不是要戴在头上日晒雨淋的。爷爷是鞭炮性格,近不得星火,二老常常因此争吵,一吵架就有十天八天不瞅不睬的,作为晚辈我们好说歹说,二老的气才逐渐消了。

与我爷爷有同样爱好的是六姨丈,他家在地朗村,跟我村仅有一江之隔,是名副其实“竹器村”,村里男女老少都会编织竹器。我六姨丈是编织“竹箩”的能手,那个年代,收割稻子需要大量的竹箩,会编织竹箩的人特别吃香。我六姨丈相貌平平,一手“织箩”技术博得我六姨的芳心,六姨与他连理成枝后,很快成为家庭编织阵营最得力的成员。平日,男的编织女的削篾,每逢赶集日,夫妻俩就挑着几担竹箩到集市卖,生意还不错,常常满意而归,小日子过得挺舒坦的。六姨丈是个有心人,不管多忙,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抽空到我家,跟我爷爷交流编织心得。他俩的交流方式很自然,很随意,不用打招呼就来,有时站着说几句话就走,有时相互端详各自编织的竹器老半天,有时一同走向竹林,对着竹子指指点点……

 樓主| 發表於 2007-3-4 00:2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高留墟是故乡的一个小镇,那里每年农历五月四日赶一次竹器集市。一年才一次的集市,爷爷和六姨丈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每年都挑着自己最满意的竹器结伴同行。有一年,我也跟着他俩赶高留墟,一到那里,令我眼花缭乱的是那里的竹器和藤器,什么样的都有!竹椅、竹板凳、竹床、竹箩、竹梯、竹插箕、竹篓、竹烟筒、竹帽、鱼罩、竹饭盒、竹襁褓、藤篮、藤盖……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大的擎天,小的可以放进裤兜,总之,应有尽有。令人奇怪的是,这个集市没有水泥、石头、木材建好的摊位,小贩们都傍着一条潺潺的清溪叫卖。爷爷、六姨丈带着我,好不容易挤出两个摊位,摆好竹器,任顾客挑选,任顾客把玩。所有挑选好竹器的顾客都把竹器拿到清溪里洗浸,一些俏皮的年轻小伙还不时的把双脚泡在溪水洗涤。我的眼睛充满了疑问。不等我开口问,爷爷就告诉我,在溪水里泡浸过竹器永远也不会被虫蛀的。我眼睛一亮,也把双脚伸进清溪里,那溪水清凉得直透心脾。下午,爷爷和六姨丈的竹器卖完了,他俩坐在地上,各自细心地数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钞票,嘴笑得似乎合拢不了。

我十五岁那年,爷爷中了风,好不容易治好了,手和脚却瘸了,干起活不利索,可他对编织念念不忘。竹帽、斗笠他是编织不了了,就编织一些围小鸡、小鹅的篱笆之类的简单竹器,这肯定不过瘾,但解解馋总可以的。只是那个用木头做的、被爷爷磨得光滑的帽模永远地摆放在爷爷的床后。此后的几年,六姨丈的孩子也长大了,子承父业是六姨丈的希望,可惜没有一个儿子肯继承他织箩的手艺,三个孩子散落在他不曾去过的繁华都市,一年到头才回一两趟,大部分的日子,只有夫妻俩在家里削削刨刨、敲敲打打,编织那越来越少人问津的竹箩。

?

?????????????????????????? 风筝

风筝是一个我儿时到现在一直还没有醒的梦。

小时侯,我们一直管风筝为纸鹞,直到读小学四年级我们才知道纸鹞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风筝。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一般春天放风筝,而故乡放风筝的季节却在秋天,因为故乡的春天是梅雨季节,春雨连绵是放风筝的大忌,而秋天秋高气爽,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九九重阳日是人们忙着在原野奔跑、趁着西风放纸鹞的良辰吉日,那一天万人空巷,不管是留着胡子的老人,忙着收获番薯和花生的大人,害怕阳光晒黑的大姑娘,拄着拐杖的老太婆,还是欢蹦乱跳的孩童,都会赶趟儿似的聚在原野,放风筝的紧张张罗,凑热闹的仰头望天指指点点,真是人山人海,场面好不热闹。放风筝的人们来回奔跑,匆匆忙忙的,难免会践踏地里的番薯和花生,但这一天是践踏庄稼的“特赦日”,农民是不会计较的。当然大人一般不会践踏庄稼,倒是小孩,开心得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忘记,踩踏地上的庄稼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好在番薯和花生的果实都在地下,加上那时正是这两种杂粮成熟的季节,受到践踏的也只是一些枯枝残梗,伤不了果实,没有什么大碍。基于这样的原因,放风筝的人们才得以放开手脚,把一颗颗心都放上了天空。

我们放上天空的风筝都是自己做的,放起来特别有意思。那时,我们那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做风筝。大人大多用布或韧纸做风筝,他们做的风筝很大,种类丰富,做完后还用画笔在上面画画,这样的风筝不光漂亮,还十分气派。与大人的风筝相比,我们小孩做的风筝显得特别简陋。你甚至很难想象我们做风筝的材料:没有布和韧纸,就找来旧报纸;没有糨糊,就用米饭或者甜薯糊;大人不许小孩砍竹,我们就到一堆枯竹里找竹篾做骨架子;没有颜料,我们就刮锅底的黑碳用水搅匀,涂在报纸上。我们小孩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风筝,比如:鲤鱼、双桃、老鹰、八角、燕子、银环蛇等。大人会做能在天空鸣叫的灵芝、张牙舞爪的百米长龙、栩栩如生的唐僧师徒、婀娜多姿的仙女群、生动活泼的百米蜈蚣……我们忙乎了一整天,终于把风筝做好,拿出去放飞,常常受到一些大人善意的嘲笑。我们不服气,总认为放风筝不是比谁的风筝漂亮、谁的风筝气派,而是比谁的风筝飞得高,于是,一脑子想着要把大人比下去。我们的风筝小,风小的时候我们占尽便宜,风大的时候,我们的风筝在天空不太稳定,常常断线或者栽筋斗。相反,大人的风筝风越大越稳定,很多时候,我们都处劣势。

我们骨子里一直很不服气,有一年,几个小家伙合计,打算花整个暑假的时间做一条百米长的长龙。我们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段,二十多天后,一条用竹篾和报纸做成的素龙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几个小家伙兴奋得几夜没睡。风筝做好后,我们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没钱买放长龙的绳子。几个小家伙商议,每人每天早上偷自家两只鲜鸡蛋去卖。两个星期后,我们终于凑够了买绳子的钱。放飞的那一天,我们几个七手八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风筝放上了天空。在我们沉醉在欢乐之际,风逐渐大起来,素龙似乎越飞越起劲,迎着大风扶摇直上,我和另一位小伙伴手中的线越来越紧,突然,素龙发疯似的摇摆起来,拉着我俩一直向前走,我和小伙伴有点害怕,一屁股坐在地上,死死的扯着绳子,但素龙足有百米长,威力巨大,我俩还是被它拖得一点点地移动,惊慌失措之际,赶紧招呼其他伙伴。五个小伙伴五只小手一齐扯着风筝绳子,终于,素龙被我们降伏了。远处的大人目睹了这惊人的一幕,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不知不觉的,人在糊里糊涂中长大了,风筝却明明白白地远去,上学——读书——考试——到外地求学——四处奔波工作,成为人生永恒的公式。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将近而立之年的我把家乡当成了旅店,需要就回去,不需要就搁置起来。而作为童年的玩偶,风筝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记忆里,就像我某年某月某夜里一个未醒的梦,遥远又贴近,仿佛只要稍有动静,这个梦就会燃烧起来。事实确实是这样:今年暑假我到山东旅游,领导要加点到潍坊看风筝,我一阵狂喜。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潍坊风筝,它跟故乡风筝共享“北潍坊,南阳江” 的美誉。我兴奋得一夜没睡。谁知道第二天,因为价钱的问题领导跟导游争执不下,看风筝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失望和无奈给我的山东之旅蒙上了一层灰色。如今,我又回到了混凝土森林,每天忙这忙那的为三顿饭奔波,风筝怕只能永远成为一个熟睡的梦了。

?

???????????????? ???????????舞狮

子在我们乡下是吉祥的化身?,每逢年节都要舞狮。两人合扮的称太狮,一人扮一狮的称少狮。引狮人扮成武士,手持彩球,在大锣大鼓及唢呐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引狮起舞,场面热闹壮观。狮子舞有文、武之分。文狮重表演,有抢球、戏球、打滚、舐毛、搔痒等风趣动作。武狮重技艺,有登高、踩球、过跷板、走梅花桩、“采青”等高难动作。

我们大队有三支舞狮队,两支在姓李的白泥村,一支在姓陈的杨树村,都由村里长得最健壮的年轻男子组成的,每到春节或喜庆日前夕,他们就会捶鼓演练,那架势就像两军对垒击鼓呐喊,令人精神倍爽。我们村没有舞狮队,每当鼓响,我们几个小家伙就会穿州过省赶好几里的路到白泥村看舞狮操练。我们不仅对“采青”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对舞狮后的武术表演大感兴趣。有时,我们看得入迷,也跟着练起来,忘了回家,害得父母打着手电筒到处寻找。从旁观中学会一招半式拳术,就用来对付同伴,常常把同伴打得鼻青脸肿,同伴的父母找上门来,自己只得从后门逃走。长辈们怕我们出事,不许我们到白泥村去,让我们放起了牛。每天听到鼓声,我们的心痒痒的,就像猫看见竹盖里的鱼,想吃但吃不着一样。

盼望春节是孩子的天性,春节可以放鞭炮,春节可以拿到压岁钱,春节还可以看到一场场精彩而又完整的舞狮会。那时,舞狮队到各村表演,其目的固然是为了赚几个红包,但没有现在那么赤裸,他们赚得很自然,就像江湖卖艺的人,卖力地表演,结束后再讨赏,赏钱多少,他们不是十分在乎。这样的红包,家庭稍为富裕一点的人们自然给得心甘情愿。事实上,那时侯除了几个个体户外,没有几个人给得起这样的红包,所以,舞狮队得到的红包其实就是狮子“采青” 时,攀上高耸的竿顶摘到的彩球内所藏的几张“大团结”。在我们看来,他们得到更多的是村民的掌声和尊敬。“采青”是南方舞狮特有的技巧,就是狮子必须攀上高高竿顶摘到彩球或者生菜才算完成表演。狮子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难度相当大,这非常讲究配合,同时对两名舞狮者的体力和技巧也有很高的要求。那时候,农村没有专门为“采青” 设置的铁桩,舞狮的人只能跳动在村民用长凳搭起的架子上,长凳架子搭得并不十分牢固,一个人走在上面随时有摔倒的危险,更何况是两个组合成的狮子。而这恰恰是“采青”的看点所在。为了鼓舞士气,就在狮子跃上长凳架子的那一刻,鼓手往往换成最健壮的,他会使尽全身的力气捶鼓,咚咚的鼓声跟狮子优美的跳跃动作一唱一和,令观众赏心悦目。“采青”的高潮是狮子一跃而上摘得彩球或者生菜的那一刻,惊险万分,稍纵即逝,摘得彩球或生菜后,狮子轻轻地走下长凳架子,拜谢观众,观众报以掌声一片。

不要以为舞狮表演就此结束,还有一个精彩的看点就是武术表演。那些壮汉子光着上身吆喝着,耍起十八般武艺。耍洪拳是令人感兴趣的,洪拳刚劲有力,耍起来虎虎生威,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深受武术爱好者的青睐。舞棍也是受人们欢迎的武术,那条棍子舞起来铺天盖地、水泄不通,有些顽皮的小孩曾试着把香蕉皮扔过去,结果香蕉皮被棍子反挡了出来,射在人群中,人群中霎时欢呼雀跃起来……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快乐的活动自从我六年级毕业的那一年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舞狮拜年,就是舞狮的人抬着狮子穿村过寨,临近村民家门口才摆出舞狮姿态,然后到村民家拜几拜就可以赚到五到十块钱的红包,一天下来可赚四五百块,既轻松又省事。那种吃力不讨好的“采青”和武术式的舞狮表演被彻底的抛弃了。没有“采青”和武术表演的舞狮活动没有什么看点,时间一长,村民对这种拜几拜就伸手要钱的舞狮越来越反感,很多村民一听到鼓声就关起家门,只有一些相信狮子会给他们好运的人才会敞开家门,让狮子从里到外拜上几拜。

?

(本文发表在<十月(新作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6 21:00 , Processed in 0.0736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