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5|回復: 0

[城鄉印記] 顺德“周庄”保存广东水乡美景绝唱(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6-15 01:14: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岭南境内有着特色各异的古镇,她们有江南古镇所不具有的广东人和潮汕人互不相同的汉族两大民系民俗风情。她们应该成为正在进行的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中一段优美的旋律。   本报推出的“岭南四大古镇”系列报道,将揭开古镇神秘面纱,呈现岭南文化清晰脉络,探寻古镇在工业化浪潮冲击下的生存之路。我们从心底里祈盼:但愿这丰厚的历史遗产千秋万代、风采依然!   大洋网讯 广州日报报道,位居中国百强县之首的顺德,其工业化程度在珠三角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杏坛,记者发现了另一个顺德,杏坛虽历经400多年沧桑,在经历工业化浪潮后,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水乡古镇的风情,被冠以顺德“周庄”的美名。这个原汁原味的水乡处女地近期将在古镇原貌上加以修葺恢复,岭南水乡将更令人怦然心动。   水世界一桥一洞皆是景   杏坛是水的世界,古镇犹如睡莲四面环水。有河必有桥,因桥成街,桥桥相望,为这岭南水乡增添无穷魅力。杏坛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宋明、清代的石桥14座,最值得一观的有三座。记者坐在当地老人的船上游览,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穿桥过洞,欣赏“碧梧”汉代古街、古老的锅耳屋、石板路,颇有情趣。   在逢简村,到处古树婆娑,村口一座红色的单孔石拱古桥,桥身用红色石料建成,上面用篆书刻出“鑫鳌”二字。这就是传说中康熙皇帝赐建的“鑫鳌桥”。四周的古榕、芭蕉、农舍与古桥相映成趣。   沿鑫鳌桥边古榕树下的小路继续前行,便是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桥———明远桥。这座桥始建于宋代,桥的护栏石狮子形态各异,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过的风雨历程。而在古粉村,有一精美的单孔桥上,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说,冬至这天清早,太阳初升时分,从桥脚仰望,一轮红日从桥顶中央升起,煞是壮观,“爱日桥”因此得名。   “大宅门”见证百年风雨   杏坛的古祠堂原先有70多间,现存17间,大多数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第一祠堂”是300余年历史的“黄氏大宗祠”。大宗祠的整座祠堂极具珠江三角洲明清时期祠堂建筑的典型艺术特点。它占地近二千平方米,历经重修,保留有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杏坛的昌教有个被当地人称大宅门的古建筑珍品,这座占地两万平方米,有着三条巷弄的大院,房门多达99道。大宅主人便是清朝良吏黎兆堂。黎兆堂因其同治八年入台主政时严厉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从而名垂青史。“大宅门”便是他在杏坛调养的故居。   将规划岭南“周庄”   虽然杏坛镇近年来重视保护,但水乡还是出现了不协调之音。记者见到,河涌已受到生活污水严重污染,周边现代建筑不合时宜,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更缺乏配套设施。   杏坛镇政府已清醒地认识到了保护古镇的重要性。镇长莫子方提出“打造水乡杏坛品牌”的口号,镇政府保护古镇的方案分三步:古镇外围建万亩工业园,古镇内无大型工业;2005年前建起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处理厂,全面整治河涌;投入200万元整合逢简古民居,营造古桥之乡的氛围,以“诱”来投资商,进一步全面修缮开发珍贵古迹。   莫镇长透露,目前黄氏大宗祠已投入修复,300万元资金已落实,尤列故居则已恢复。   杏坛镇政府已请来曾为周庄规划的专家及岭南美学专家为杏坛做规划。根据方案,欲重新恢复缫丝、桑蚕业、水上人家等,艇仔食街及民俗节庆。(程雪超)   专家评价   发掘岭南水乡潜力   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华南理工大学谭元亨教授认为杏坛是岭南水乡民俗博物馆,也是广东民俗研究的宝地,无论文化底蕴还是自然风光,都不比江南几大名镇差,无论是历史遗址,还是民俗,可发掘的还很多。其作为文化产业开发的潜力是无穷的,开发得好,可增强广东民系的凝聚力。谭教授希望这块水乡处女地不会被工业化浪潮湮没。(程雪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9-9 07:41 , Processed in 0.0572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