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572|回復: 2

[族群溯源] 「后珠玑巷」与珠江三角洲的宋元开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5-22 21:53: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珠玑巷的繁荣

  自唐末藩镇之乱,五代十国烽烟四起,宋代辽金侵扰频仍,中原每有战乱,必有北人南迁。由于靖康之后的历史背景,北宋250年间,虽有和平间歇,但中原总是烽火连天,哀鸿遍野,战乱频仍。女真、蒙古二下江南,逐宋室于东南滨海;红巾起义群雄逐鹿,混战于河汉江淮。战乱震荡着社会生活环境,相对安定的珠江流域成了避乱者的桃花源,形成第三次客家移民高潮。

  北宋末和南宋末,金人和元人相继南侵,大量灾民流散到相对安定的岭南。这两次移民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素质高,分布广,对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据王存《元丰九域志》统计,北宋后期在今广东境内户口数中,主户占61%,客户占39%,略高于唐代广东境内总户数,而北宋初广东客户仅占总户数13%。元代广东主客户虽无具体数字,人户絶对数较宋代增加无几。从这个意义上说,元代客户比重也应是较高的。这些客民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东江和韩江谷地、雷州半岛等处,其中以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

  宋元移民多来自江南,较容易适应岭南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且是有意识,集体迁移,聚集而居,形成一股股强大地方势力。据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载,宋室南渡时,取道大庾岭珠玑巷集体逃亡,首批「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乃结筏顺水漂流南徙。第二批集体南迁就是罗贵等之三十三姓九十七家人口。第三批集体南迁为元兵扰攘,逼近南雄,众避兵祸,仓惶登程」。这次以罗贵为首的大移民潮,至冈州良溪,散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聚居于南海、番禺、新会、香山等地。形成相对独立的广府民系。在宋元时期,广府、福建和客家三大民系已经定型,成为汉文化载体在广东的三大主要人群。

  宋代,南雄经济文化勃然升起,曾有「岭南第一州」之称。原因正是中原及江南大批仕贾氏族为避战乱,在南雄择地卜居驻足,得中原风气之先。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直接促进了南雄经济文化的发展。大批仕贾氏族携家挟资,带来了中原文化,带来了劳力、技术和资金,开拓南雄繁荣经济。南迁氏族中,在南雄最有影响的是大塘平林孔族、乌径山下叶族和珠玑巷罗族。他们迁来较早,氏族素质较高,对宋代南雄经济文化勃兴起了重要作用。

  大塘平林孔族为山东曲阜孔子后裔。宋建隆三年(962年),孔闰秉承老祖宗孔夫子的儒家传统,办学兴教,在平林村创办孔林书院。雄州负笈求学者众,耕读之风兴起。《直隶南雄州志》载,元符元年(1098年)南雄应乡试者有2000人。两宋举进士39人,另特科64人。人文蔚起,为南雄历代之最,粤北之冠(见《南雄文史》第11辑载罗美萍《宋代南雄经济文化勃兴初探》一文)。

  南雄州创办州学是在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在此之前,只有一所孔林书院。那时,南雄教育文化中心在大塘平林,邻近之上朔、古城、孔村、延村等地,莘莘学子,人才辈出,为县城之所不及。孔氏门人陈淑秀,南宋绍兴乙卯特科进士,曾为孔林书院作记,其后裔陈进之,元至正甲辰进士,累官岭南学校提举;陈履道、陈谦甫都是至元举人,履道曾出任惠州路教授,谦甫任梅州学正。他们对岭南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当说,迁雄孔族是南雄教育事业的创始者,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者。

   乌径叶族之祖为唐末崖州都督叶浚,任满北归,至南雄,闻黄巢乱起,遂率家避居乌径七星树下。叶浚本浙江处州人,他带来了江浙文化,在乌径开基创业。他有3个儿子,长子雨物务农,在山下垌垦荒造田,勤耕苦作。次子雨济经商,利用乌径邻近赣南、闽南的地理优势,贩运营销,生意兴隆。三子雨时出仕南汉,为千夫长,保境安民。于是,叶氏一族,农兴商旺,世代相传,子孙蕃衍,富甲一方。

  建隆二年(公元96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宴请禁军宿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椅、张令锋、赵彦徽等请入宫中,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众将领武装,巩固自己皇位。此时,有开国功臣、节度使罗彦瓌为避猜忌之祸,即徙居南雄珠玑巷。历七代。其第七代裔孙罗贵,字以达,别字天爵,号琴轩。生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南雄州学廪贡,赠吏部尚书。

  宋代南雄已有两处大面积连片农业区,一为凌陂、连陂等水利灌溉之凌江下游两岸,即今之五岭垌、花岗垌。一为南迁珠玑巷人开发的沙水河两岸。这两片农业区,农田水利条件较好,收成也较为稳定,是南雄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珠玑巷罗族,因功世袭锦衣卫之职,以耕读传家,尤重农业开发。他们沿沙水河兴建陂头,大兴灌溉之利。在沙水河中游兴建的罗陂,灌溉洋坋、拱桥、哈乐等地农田2000余亩。 

  二、罗贵带领的大迁徙

   南雄珠玑巷是唐宋时期中原及江南人民南迁聚居发祥之地,几百年间,先民们一批批度岭而来,又一批批南迁而去。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4)广州(含珠江三角洲全境)有143261户,占同期广东全境21州军总户数575937户的25%弱。自北宋至元初这200多年间,由于天灾兵燹等原因,南雄珠玑巷人陆续南迁到广州、南海、中山、顺德、番禺、东莞、新会等地,先后达130余次,其中宋绍兴元年(1131)以罗贵为首的98家37姓大规模南迁为最着。(1998年出版《罗氏源流》序)而《东莞英村罗氏族谱》(手钞本)载这是一次集体南迁:以罗贵为首的珠玑里居民33姓97家,团集商议,以为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于是即「签名团词赴县陈告,准立文案、文引,仍赴府告准案结引,立号编甲」,浮浈水而南下,时在绍兴元年仲冬。

  此次迁徙是大规模举家迁徙。罗贵一家男女共19口。共迁徙1000余人。各家都带有一定的劳力和资金,实为一次生产力的大转移。这次迁徙是经官府批准的大迁徙。虽属逃难性质,但非难民,是官府支持下有组织的生产力大转移。诸姓族谱均载有《赴始兴(保昌)县告案迁徒词》、《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知府钟文达批词》、《本府文引》以及到冈州后《赴冈州告案立籍引词》,《冈州知县李丛芳批词》等,从迁出到落籍都经官府批准,手续完备,文书具全。

  千里跋涉,时经两月,备受艰险。走水路者斩竹结筏,从正月十六日沙水解缆,出浈水,下北江,漂流二个月,三月十六日到达冈州。何大佐《榄屑》引《南雄水木记》记述其先祖此次迁徙历险情形云:「……十年甲戌正月,人民畏惧,举族南逃,时无舟楫,我祖兄弟砍竹为插,乘流漂泊,夜半突至连州江口,潦水冲散,时偕伯祖九郎公及男仲远、仲达、侄七三、七四,奔南海县西林都华桂坊住歇,既而之小榄凤山下,卜室三角社居焉。」又《南海鹤园陈氏族谱》记述:「……民虑及难,各挈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排,顺水漂流,及狂风大作,排散,溺水死者甚多。旋至一处,见岸上童子,问之,得悉里中有忠勇将军,甚显灵,从即赴祠祈祷,后扺连州水口,始各奠居。」 南迁氏族咸颂罗贵功德,如戴天日。罗贵率众迁新会蓢底,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艰苦创业,播迁南海、顺德、番禺等地及海外诸国。人文蔚起,富甲一方。

  罗贵是这次大迁徙中的领导者,组织者。他在事关珠玑巷先民生命财产和家族前途命运的危难关头,表现了倡义扶危、中流砥柱的大无畏精神和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高尚风格,因而得到了先民们的真诚拥戴。南迁诸姓族谱都有有关当时商议如何南迁的记述:「……惟珠玑里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团集商议,以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处江山融结,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众议而相语曰:今日之行非贵公之力无以逃生,吾等何修而至此哉!今日之德,如戴天日,后见公子孙,如瞻日月。九十七人相誓曰:吾等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而予等独借公之恩,得赖逃生,何以相报异日倘获公之福,得遇沃壤之土地,分居安插之后,各姓子孙富贫不一,富者建祠拳祀,贫者同堂共飨,各沾贵公之泽,万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无相害也。」罗贵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富商豪绅,但他仁义为怀,心胸坦坦,在珠玑巷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仗义而起,率众南迁,使人民得以安居,重创家业。故珠玑巷南迁氏族无不感罗贵之恩德。

  两宋时期,有两次由南雄南下迁入珠江流域的移民大迁徙,一次为北宋末,咸淳六年(1246),因潮州王兴领导的义军转战于广州,广州属下各县人口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人口剧减,故「诏徙保昌(即南雄县)民实广州」。另一次为南宋末元初,德佑二年(1276),元军挥戈南下,元将吕师夔攻陷南雄、韶州、宋守将曾逢龙、熊飞先后战死。为避兵燹,那些于北宋末年及以后移居南雄地区的北方士民,又继续顺北江南迁珠江三角洲。这两次移民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分布广。在珠江三角洲、西江和漠阳江流域成为广府族群的主体。

  广府兼有河谷平原。三角洲平原、山地、丘陵、台地。广府系移民是在一个自然条件丰富,但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广府地区各姓氏族谱大多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珠玑巷是北方汉族人到广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广东不少人,只要谈起祖先,就说从南雄珠玑巷来的。

  三、珠玑巷迁民开拓珠江三角洲

  罗贵率众南迁的原珠玑巷居民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南迁先民聚居了160多年,在动荡的年代,同甘苦,共患难,形成了「异姓一家无贫富,同舟共济皆弟兄」的风尚。罗贵率众移入珠江三角洲之前,首先瞭解当地是否有「势恶把持」,作好如何与土人处置的思想准备。将所谓「路引」和官府公牍载入族谱,正是为了争得入住权的合法化。入住权的确立,标志着珠玑巷迁民对珠江三角洲开发权合法化。

  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农业开发关键在于筑堤护田。珠玑巷迁民到了珠江三角洲安居之后,即发扬他们团结互助精神,组织起来,筑堤护田,成效显着。公元996-1279年间,珠玑巷迁民14姓联合兴建小榄围。其中咸淳二年(1266年)倡建罗岸围3100丈,捍田250顷。宋真宗年间,珠玑巷迁民冼氏倡建罗格围6050多丈,捍田400顷。由于开发农业的发展,南迁后裔生活比较稳定,子孙瓜瓞绵绵。

  珠玑巷迁民本来已有丰富的水田种植经验,他们南迁珠江三角洲广阔地域后,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改革农业耕作技术。除重视选种,浸种、培育良种;注重合理施用以家栏肥为主体的基肥外,还因土壤的不同,就地取材,适量施用河泥、塘泥、蚬灰、牛骨灰等各类肥料;重视中耕和及时合理灌溉;推行犂冬晒白,以加速土壤里有机物的分解和增加田土的肥力;重视不违农时,按季节的冷暖安排农事的进行。由于重视了农业技术的改革,亩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提高。据宋代人郑熊《番禺杂记》载:「春插夏熟者,早稻也;夏种秋熟者,晚稻也。」由之可知在宋代时,珠江三角洲区已较多地种上双季稻,但水源不足的「山田」与大排大灌的堤外「潮田」,则仍是单造制。

  经过宋代历朝奬励开垦荒田的措施,耕地不断扩大,由北宋初开宝九年(976)的295万多顷,发展到元丰六年(1083)的461万多顷,最高的是天禧五年(1021)524万多顷,最低的则是皇佑三年(1051)的228万余顷。由于「川峡、广南之田,顷亩不备,第以田赋约之」,而且实际上全国顷亩数也多非实际统计数,如「叙《治平(会计)録》者谓此特计其赋租以知顷亩之数,而赋租所不加者十居其七」,所以前列诸朝垦田数字并不确切,但这仍能大体反映出北宋垦田数在不断增加的总趋势。耕地面积的扩大,为北宋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平原,位于广东中部沿岸地区,濒临南海,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成河口冲积平原,可以开垦的沙田、滩地很多,有利于南迁汉人的生存和发展。北方汉人来到珠江三角洲,以珠江三角洲为聚居中心,与这里的百越族等民族融合。两宋时期,大量的汉族人南迁对于广府地区的影响,这里的越族人基本被汉族同化。元明时期,越来越多的汉人口迁入,使零散的瑶人和越人等同化于汉族。主要力量集中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粤中一带,视为广府民系。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区包括广州、珠江三角洲以及整个粤西、湛江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面积明显扩大,为移民提供了大量的良田。

  由于珠江三角洲的低洼沼泽地,极易被洪水淹没,故堤围的兴筑实为当务之急。开发、利用自然条件与资源乃为文明及文化之基础。到了宋元时代,迁民们对珠江三角洲地理环境有了更多认识,掌握了沿海低地和冲积与三角洲平原的特点与规律,围垦利用土地。南迁移民联合原当地居民,共同努力,建成围堤二十八条,共长66024丈,护田2432200亩。主要集中在西北江下游和东莞石龙以上。其中南海县有罗格围(南庄)、西樵山桑园围、东西基、桂华(佛山)存院围,东莞有东江围、咸潮围(莞城南)。

  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低洼地面积很广,人们因势利导,挖塘养鱼,将泥填高为基,基种桑、果、蔗等作物,按不同的作物可分为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和杂基鱼塘等。与此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出现了随其「地土所宜,争以为业」的盛况。主要经济作物产品有甘蔗、水果、花卉、香料、蒲葵、席草、桑蚕、塘鱼、蔬菜、茶叶、苎麻、棉。以进步的农业技术明显地改变了农业土地利用面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使珠江三角洲迅速摆脱蛮荒、落后,走向文明与进步。

  广泛而大规模地发展包括修筑堤围、破塘、沟渠,以及排灌、防洪、去卤等水利工程,保障了农业生产。作为一种新文化景观,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胜利的标志。有了堤围,土地得以充分开发利用,于是出现围田、沙田、基塘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种植水稻、桑、蕉等水果以及养鱼,生产大量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供应市场。广东稻作文化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北人南迁,保持面食习惯,加上政府推广和气候等原因,北方旱作文化在岭南扎根开花,宋代广东小麦种植很普遍,在广东农业文化史上有特殊意义。此外,经济作物生产也崭露头角,广东出产的甘蔗、摈榔、水果、棉花及其制品不仅闻名遐迩,而且给土地利用指明瞭方向。这些作物的驯化、栽培、推广,产品加工、销售等所需要的许多技术手段和流通渠道,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它们的成功,正是文化进步和传播的结果。

  从北宋开始,珠江水利事业有了迅速发展。据近人统计,在珠江三角洲,宋代已有堤围28处,总计堤长六万六千余丈,围内农田面积二万四千余顷,主要分布于三角洲西北边缘。著名的有桑园围、长利围、赤顶围、香鹅围、金西围等。其中位于今佛山市的桑园围有农田一万八千余顷。大型防洪堤这时也开始修建。宋代在广东一带普遍使用灌溉提水机械,较多的是用流水转动的筒车、水准、水碾等水力机械。

  宋代还多次修建广州港。大中祥符四年(1011)广州知府邵径修建广州城内场作避风港。庆历三年(l043)魏在广州通海水道上修建船闸两座。绍定三年(1230)又将这两座船闸改建为各宽一丈多的双门复闸。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广府民系的经济生活的另一大特点是商业发达。广府地区地处南海之滨,古代越族很早就向海洋发展。广府人藉助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多元经济。这与中国传统的自然农业社会的一元经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不同,多元经济使商贸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赋予广府人的重商的传统。

  广府文化以重商、开放、务实、兼容等商业文化和保留较多古越族文化为主要特质,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民系文化。据《汉书·地理志》载,秦汉时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徐闻、合浦,这是由当时湘桂走廊交通地位和航海技术所限形成的,广州仍是南北货物集散中心地之一。

  宋代珠江三角洲开始大规模围垦,大片荒原成为沃土,荆榛化为稻粱,广府地区商品经济初露头角。广州成为著名米市,大量「广米」贩运到闽浙等地。广州作为我国外贸最主要港口,北宋熙宁十年(1077)由广州进口的乳香约占全国进口乳香的98%。广州城市「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尤见外夷情」,为广大腹地支持下广州商业兴盛一道风景线。


  (作者:戴胜德,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發表於 2008-5-23 23:02: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gwongdungdaaigo 於 2008-5-22 21:53 發表  这次以罗贵为首的大移民潮,至冈州良溪,散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聚居于南海、番禺、新会、香山等地。形成相对独立的广府民系。在宋元时期,广府、福建和客家三大民系已经定型,成为汉文化载体在广东的三大主要人群。

粵民系(即廣府民系)開始形成于秦漢時期,宋元時期是其進一步發展。

發表於 2009-2-17 10: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哈哈,我祖宗就系宋朝时从河北南经珠玑巷落岭南嘅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9-9 07:14 , Processed in 0.0667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