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412|回復: 7

[文化對對碰] [轉帖]簡體字已悄然融入香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5-24 20:47: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簡體字已悄然融入本地 --閱報人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30278&group_id=80 「九七」回歸之後,兩地文化交流日漸深化,出現了香港是否有必要推行簡體字的公眾討論。從發展的觀點來看,香港正式推行簡體字是大勢所趨。事實上,簡體字已經融入香港社會,需要的只是當局的「正名」。 文字應簡單易寫 變,是萬物發展規律,自然界如此,人文世界亦如此,變化的差別只在幅度與速度的不同。作為華夏文明最豐富的遺產之一,今天的語言與文字亦是歷經演變而成。僅漢字而言,從最早的有實物佐證的甲骨文,到今天香港使用的繁體字,其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相信今天七百萬香港人之中,可以讀懂篆書或隸書的人不多。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漢字的統一及其後來的諸多變化,都是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由篆書而隸書,再而楷書,其間規律是由繁而簡,由高雅而通俗。對秦始皇來說,是一統天下與傳達政令的需要;對普天下百姓而言,是跨地域活動與接受教育的需要。 當代漢字有繁體與簡體之分,就是上述文字發展規律導致的必然現象。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務院正式發布的第一批簡體字,並不是專家們閉門造車憑空杜撰的,它是大量搜集民間早已流行的簡化字而規範出來的。其情就像李斯在殷商甲骨文與先秦金文基礎上,規範出小篆,後人再根據民間小篆的簡化字,整理出比小篆通俗易寫的隸書,繼而發展為更加通俗的楷書。漢字發展到當代「繁體字」階段,是否就是到了巔峰而永遠停止不前?當然不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順應教育普及化及民族文化國際化的時代潮流,中央政府對筆劃過於複雜的文字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簡化,使漢字更加易學易寫。 傳統與創新是一對矛盾,因此,對傳統的執著及其產生的保護意識,往往成為變革阻力。不可否認,傳統具有難以估值的歷史價值,例如,不少人聽不來亦欣賞不來的「南音」古曲,主要價值在於它保留了近乎原汁原味的傳統元素而被譽為「音樂化石」。大家喜歡的國寶動物大熊貓,難以估價的珍貴亦在於它是僅餘的「動物化石」。然而,作為思想與語言載體的文字,最主要的功能是溝通與傳播,不可能將之像「化石」一般保護起來。在信息化與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保留諸多「文字化石」肯定與社會發展規律背道而馳。首先,它加重了本民族人民學習民族文化的難度,古人所謂的「十年寒窗」,其實只是掌握漢語漢字的起碼所需時間。其次,它阻礙了異族對中國文化的學習熱情,甚至令他們望而卻步,從而也阻礙了中華文化的傳播。 簡化是發展規律 反對將漢字簡化的人士當中,不少是出於珍惜繁體字作為傳意符號所包含的深刻的歷史內涵,部分人士則是留戀它的審美價值。前者多為學養很深的學者,後者則以書法藝術家為最。然而,在香港今天特殊情況下,抗拒簡化字還有第三類原因,那就是將繁體字等同於「五十年不變」的社會制度,有意或無意地認為簡體字屬於內地,一旦香港引進簡體字,香港的文化個性也就失去固有色彩。 持此種心態的人士,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只看到眼前的樹木而看不到樹木後面的森林。在這個比喻中,樹木就是香港行之已久的繁體字;樹木後面的森林,就是漢字於歷史長河中由繁而簡的變革過程,就是世界各民族文字由繁而簡的變革事實。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漢字簡化過程,就是普及化與國際化的過程。在那場長達數年的研究與公開討論中,漢字拉丁化概念被再次提出來,由二十六個拉丁字母組成的漢語拼音系統取代了原有的注音系統。按照倡導者的構思,漢語拼音的最終目的是將漢字拉丁化。毛澤東主席當時贊同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字音標,並支持漢字拉丁化:「凡是外國的好東西,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我們就是要學,就是要統統拿過來,並且加以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中國歷史上漢朝就是這麽做的,唐朝也是這麽做的。漢朝和唐朝,都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很強盛的朝代。他們不怕吸收外國的東西,有好東西就歡迎。」毛澤東是一位浪漫主義者,他的漢字拉丁化目標似乎很遙遠,但是,用拉丁字母作為音標,的確為漢字的進一步規範與傳播提供了方便。例如,今日中國地名全部標上拼音,為外國人提供了很大方便。 為外國人提供方便 漢語拼音是與簡化漢字配套的。周恩來總理當時對漢字拉丁化似有保留,但認可漢字簡化的必要性。於是,作為漢字拉丁化的準備階段,漢字簡化提上了議程。當時,小學課本練習部分曾經出現大段用漢語拼音寫成的文章,意在培養學生直接閱讀拉丁字母的習慣。但是,八十年代中期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簡化漢字,受到不少批評又被取消了。批評者認為,第二批簡化字簡得太過分,與原有的繁體字相距太遠。那些簡體字來自社會上早已流行的民間簡化字,但是,有的批評者認為那是應該被制止的「錯別字」,不能將錯就錯。其實,對於沒有歷史與慣性包袱的人來說,第二版的簡體字十分方便書寫,尤其是用於會議記錄或即場新聞採寫。 第二批簡體字被否決的事實,說明漢字簡化在內地有阻力。因此,在「一國兩制」特殊情況下,香港有人抗拒或排斥「內地的簡體字」,一點也不為奇。然而,由於兩地交流頻繁,以及簡體字的本身優點,不少港人已經悄然接受簡體字。去年底,銅鑼灣禮頓道出現一家樓高三層的「新華書城」,售賣的圖書七成為內地簡體書。如果香港沒有簡體字市場,書城的經營者就不會重金投資。據稱,投資的考慮是,深圳書城每年營業額超過二億人民幣,當中三分之一收入來自港人,亦即港人每年到深圳購買簡體字書籍的金額近七千萬人民幣。此外,全港尚有不少二樓書店售賣簡體書籍。這些來自內地的書籍,印刷好,內容好,行文水平高,價格比本港繁體書籍便宜一半以上,深受學生歡迎。有些書店特別為學生提供方便,幫他們專門由內地訂購參考書,並且只按內地原來訂價收費。 在國際性的中文會議場合,香港人呈交的論文或文件,是否必須使用「老化」的繁體字才叫做「一國兩制」?這是特區政府不能再視而不見的矛盾。 可嚴 大公報 2005-05-10
發表於 2005-5-25 08: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Re:[轉帖]簡體字已悄然融入香港

我谂呢度唔少人都觉得呢件系坏事
發表於 2007-4-25 04:17:5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根本就是在強詞奪理,不知所謂,倒不去像台灣一樣去中國化好了,全部文化語言文字全部除去,說拉丁語不是更好嗎?現在全世界也說是和平化自由化,但想不到中國還有這些強戰化的思想,有強權無公理!鳴乎!哀哉!
發表於 2007-4-25 23:45:07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現時都係用深筆字,不過好多人對簡體字嘅認識都比以前多咗.

據瞭解,有D香港人有時喺日常生活中都用簡體字.再加上"最緊要正字"呢個節目對簡體字都有介紹,而且态度都係以介紹簡體字,增進大陸同香港人文化交流為主.唔排除部分簡體字可以"入侵"香港

發表於 2007-5-4 18:24:35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嘅宗旨係'用繁識簡'就得啦.
發表於 2007-5-4 23:16:49 | 顯示全部樓層

十年之後,翻天囉!!!

無評。。。。

發表於 2007-5-9 06:07:16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如直接拉丁算唔? 大家都做亡國奴算喇,或者只能用英語反正而家都係從幼兒園開始學!!!!!!!!!

發表於 2009-9-16 18:29:55 | 顯示全部樓層
舊帖都頂,而家香港D書籍都受簡體字影響,琴晚睇電視,香港嘅某本學生輔導書籍,竟然將「遊」打成「游」「收穫」打成嘅「穫」打成「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21 18:37 , Processed in 0.0721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