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年喺香港參加過一個介紹上環到石塘咀一帶歷史掌故嘅半日團。上環同石塘咀係香港發展得較早嘅地區,到依家重保留到好多舊時嘅風貌。不過,隨著西港島綫嘅興建,樓價上升,估計幾年之後會有好大變化。
講者係香港大學鄭寳鴻教授,佢係香港歷史掌故、收藏專家。當日個團主要為大學生而設,除咗介紹呢區嘅歷史沿革變遷以外,重包括好多粵語俚語嘅來歷,如「做雞」,「老擧」,同當時嘅色情業,茶樓業、銀行業、粵劇界嘅故事,薛覺先」點解叫「四個仙」等等。
沿著皇后大道西,聼住教授講故事,真係學到好多南粵文化,亦發現,香港開埠初期生活同省城係息息相關,一脈相承。
呢次活動嘅隨想:香港嘅本地文化(有時甚至係社區文化)有人願意做學術研究、收藏、辦「街坊團」或「學生團」傳承,講解,其實都係同香港一向本土意識強嘅呢個因素有關。 而唔係好似我哋噉,學術研究缺乏與社會互動,缺乏渠道發揚傳承,亦缺乏對生活細節嘅研究,與社會脫節,任由其散落民間,隨一代代人老去而消失,長此以往,會令對本地文化有承擔嘅人心痛莫及。
其實我諗,如果粵語協會將來有能力能聯絡到一啲年長有閲歷嘅人士,組織返啲類似歷史社區文化游蹤,show o下珍藏,俾年輕一代聽o下古仔,影o下相,順插講埋一啲俚語掌故同當時嘅生活,會對本土語言文化嘅傳承同發揚好有幫助。亦都係一種"edu-tainment"或者"info-tainment"嘅方式,寓教育、資訊於娛樂,應該係一種唔錯嘅模式。
[ 本帖最後由 lhk 於 2007-12-20 00:48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