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是中港台最有能力製造明星的地方,靠的是傳媒發達、創作自由。今天情況已不一樣。香港演員也沒有昔日的優勢。
港星過去只要在香港走紅,很易紅遍中港台和東南亞,所以內地藝人想紅,都要來香港找機會。
台灣女星紅如林青霞、張艾嘉,也要過來香港發展,大陸的李連杰、鞏俐,也來香港拍戲。
但隨著台灣、大陸傳媒的迅速發展,香港娛樂工業不景,原有的優勢消失,還突顯了本地市場太細的毛病,形勢早已逆轉。
香港藝人回內地拍戲拍劇,以前是天價,令內地不少同行恨得牙癢癢,現在內地出名的藝人,片酬分分鐘比港星高,而且是港人不太認識的。
曾經有一段日子,明星要走向國際,一定要經香港這塊跳板。香港觀眾不喜歡的,很難紅到外面。
早已不是這樣。最佳例子是章子怡,一度受香港傳媒大力批評,她也不是太受港人歡迎,但她不靠香港這地方,目標是荷李活。
結果她可能已是最高身價的大陸女星,一部戲聞說收四千多萬片酬,高過香港女星多倍。
內地演員有合拍政策保護,港片要跟內地合拍,必須用內地演員演重要角色。
過去是被迫接受,如今是誠意邀請,因為他們大多數比港星專業,一來多半受過專業戲劇訓練,真正能演,二來比港星搏命,不那麼惜身,而且部分在大陸知名度更勝本地新星。面對內地演員的強勢,本地新星要搶回市場,再行以前一套,已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