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9|回復: 0

[文化對對碰] [轉貼]聽話聽聲回歸十年分不清港人穗人 阿媽都唔認得 2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7-11 09:07: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年港話開始與內地融合

    回歸十年來,隨著香港與內地交流的日益加深,香港話開始受到大陸語言包括普通話、廣州話的影響,譚教授說,總結來說目前香港已經形成了兩文(中文、英文)三語(粵語、國語、英語)的語言現象,而且英文水準在下降,不過中文的書面語方面就比以前有所提高。

    在此以前,香港話也受主要來自台灣的普通話的影響,譬如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國語歌曲在香港很流行的但語言受到的衝擊比較小,充其量就是個別詞彙的接受。譬如把普通話稱為“國語”,自開放改革後,同時又接受了“普通話”一詞。這一點,表現了香港人容納的心態。

    今天某些普通話的詞彙也進入到香港話中,例如“你辦事,我放心”、“領導”、“愛人”、“個體戶”等。而香港話中有些詞語已由英語改為普通話,或兼而用之,如“忌廉(cream)”改成“奶油”,“聽尼士(tennis)”改成“網球”,“杯葛(boycott)”改成“抵制”,“仄紙(cheque/check)”改成“支票”等等。

    香港專欄作家岑逸飛在1995年有個預測,九七後的香港,特區政府如果對語文政策不作出任何干預,任其自然發展的話,則香港多半會從廣東話和英語並存的雙語社會,過渡到廣東話、英語,加上普通話的三語社會,譚教授說,現在看來,似乎真有這麼一種趨勢。

    新新港人要懂“兩文三語”

    香港自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大部分政府文書都以英文為主,英文成為官方語言,中文沒有法定地位。香港教育界及大專學生從1970年起開始爭取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成為法定語文。港英政府於是在1971年成立公事上使用中文問題研究委員會,結果指出中文和英文應具有同等地位。1974年,政府正式修改《法定語文條例》,中文才獲立為法定語文。1987年起則進一步規定所有法例都必須以中英文制定和頒布。而在回歸之後,香港政府為適應與內地的交流發展,逐步推行“兩文(中文、英文)三語(香港話、普通話和英語)”政策。

    港府推動母語教學

    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港府一方面不斷在學校推行母語教學,而另一方面則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支援。1997年9月,政府頒發《中學教學語言指引》,規定香港的公營中學必須以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語言授課。母語教學是特區政府推行的學校語文政策,即以粵語代替英語授課。由1998年至1999學年的中一開始,大多數學校均採用母語授課,並逐年把母語教學擴展至中學各級。如果學校能證明校內學生的能力、教師的能力,及支援策略和措施都符合規定的條件,才可獲准採用英語授課。

    母語教學也有局限

    不過,用粵語授課,也有麻煩的地方。課堂上老師的教學語言是粵語,學生與老師、同學的交流用粵語,學生下課後所看的報刊雜誌也是粵語式的文章。可是,他們所用的漢語書面語卻是規範化的現代標準漢語的詞彙和句法,和粵語有著很大的差異。這樣一個操粵語的大語言環境,自然會給學習規範的語文構成障礙。由於缺乏普通話的語感,加以粵語的語言環境以及殖民色彩的熏陶,很多港人的文章往往夾雜著不少的方言詞彙和語法、歐化句式以及中英夾雜的詞彙,且文法不通者甚多。

    其次是漢字的繁簡體。讀寫簡體字,對大多數港人來說,至今仍然是很困難的事。電腦字庫裏,同樣是繁體字,內地用的是國標碼,而香港用的大五碼,兩者之間要轉換,相當麻煩。歷史留下的這些烙印和遺憾,在香港回歸之後,便愈加明顯地暴露出來;而且隨著兩地融合的進一步加深,帶來的問題也許還會不少,要完全解決似乎也非一朝一夕的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1 06:49 , Processed in 0.0585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