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8|回復: 5

[八卦時聞籮] [轉貼]遗失的文明——汉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20 19:46: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惟独汉族却似乎忘记以至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服装。
  其实汉族并非自古以来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相反汉族古时的民族服装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基本定型,这就是宽衣肥袖的汉式服装。汉族服装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不用衣扣。
  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也反映了汉族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琴下棋的悠闲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的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不便了。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两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朝廷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朝廷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头,改梳发辫。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汉族宽衣大袍传统服饰从此灭绝,汉族成了没有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
  尽管传统的汉式服装在中国绝迹,却在日本与韩国生根开花。日本在推古朝代,汉族服饰就逐步进入日本,奈良朝代向中国大量派遣“遣唐使”后,日本更是积极引进唐朝汉式服饰,日本民间也大举流行所谓“唐风”服装,日本今天的“和服”,就是在唐朝汉式服饰基础上形成的;而作为受汉文化影响极大的民族,韩国传统服装更具汉服风韵。
  但现在汉人已无法讨还自己发明创造的汉服发明权——世界上已把宽衣大袖服装看成是日本的民族服装,西方人也按照日文发音把此类服装称作“KIMONO”,而满族的民族服装旗袍则被称为“CHINA DRESS”。

 樓主| 發表於 2007-6-20 19:46:52 | 顯示全部樓層
(一)     汉衣似水

世界上的民族穿长袍的不少,可像汉衣这样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绝无仅有。汉衣用料远远大于履盖人体的需要,配合束腰,无论胖瘦穿上都合身,显得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显现外柔内刚之美,包容性很强。汉衣随着人体的运动,举手投足间呈现出不同的曲线,荡漾着水一般的韵律。尤其是上窄下宽的大袖,一伸手如同江水一泻千里,可塑性很强。包容性和可塑性都是水的特征,汉衣如水之泱泱。

道家师法自然,特别崇拜水。老子说,“上善若水”,“大道似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水蒸云化雨,滋泽万物;水往低处流,敢于忍辱负重;水极柔极刚,无坚不摧;真水无香,纤尘不染,却能激浊扬清;水包容性强,与万物溶为一体,居于次位,不争名利;水满则溢,恰到好处;水面永远保持平衡,正直无私……总结水的特征,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对待万物,都要顺其自然,让事物按自身发展规律;如果横加干涉,只能自取其败。

无为而治是一种大智慧,只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小到生产生活,汉民族是以农为本,先民务稼穑,按24节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周而复始地组织农业生产,既要不违农时,也不能揠苗助长。由于不从事游牧、打猎等剧烈活动,衣着也以宽大为主,不必紧裹人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休闲服装。大到治国安邦,明君对下属像水一样无私、谦虚、包容,公平,宽松,他善用贤臣,使其各司其职,自己从不事必躬亲,发号施令,指点江山。无为而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垂拱而治,这是对明君统治方式的形象描述:君臣席地而坐,国君垂落着宽大的衣裳,双手合拢放在飘飘然的大袖子中,倾听大臣述职,低调,谦恭,闲适安逸,清静无为。上古明君,如黄帝、尧舜都是无为而治的典型,所以无为而治又称黄老之术,人们描述为“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据说汉服是黄帝发明的。

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理论,他把“看的见的手”(朝廷干预)当作“守夜人”,即作为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员,任务是保证一个公平安定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指挥或者取代“看不见的手”。这与中国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中国人的比喻更加形象,把“看的见的手”放在执政者的大袖子中。

 樓主| 發表於 2007-6-20 19:47:08 | 顯示全部樓層

(二)汉冠如山

  

在汉服的历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带冠,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而平民则称为“布衣”。士大夫带的冠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乌纱帽(幞头),一种为进贤冠(梁冠)。由于古人束发受冠,冠必高耸,有峨冠之称。这两种冠都是前低后高:乌纱帽前半部分隆起似山,后半部分高耸似峰,如山外有山;又如步步登高的阶梯,为官如登山,不要梦想通过跑官要官飞黄腾达,而要鞠躬尽瘁,凭借实实在在的政绩一级级地晋升。进贤冠中部隆起似山,上有一道道的梁(以冠上梁数辨别等级,其制有一梁至八梁不等),左右和后部有高檐,如起伏的山峦将这座山拥在怀中,给人虚怀若谷之感。进贤冠的本意,就是前面是自己,后面是下一代,希望后生超过自己,天天戴进贤冠,就想到要爱护人才,培养人才,为国举贤,一点嫉妒心都没有,用意深远!可见,汉冠如山之巍巍。

山的性格是稳重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山具备仁的性格,稳重,刚毅,大度,恒久,安详,胸怀博大,宽厚仁爱,对誉不喜,对侮不怒,身高不言高,体厚不称厚,受到了儒家的崇拜。“仁”,从字形来看,就是“人、天、地”,即人要如山一样,立于天地间。儒家对圣人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的最高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临终前还歌唱:“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儒家号召人们走“修身、齐家、治平、平天下”的人生道路。一个小孩,当他成年之时,要行“冠礼”,表示能肩负成人的责任。按照“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筛选机制,任何人,即使出身寒门,只要胸怀经邦济世之志,经过刻苦学习与人格完善,就能够通过科举跻身世大夫行列。取得高官厚禄不意味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而是为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他,也就完成了由“布民”到“衣冠”的人生历程。

为官当如山,作为士大夫阶层标志的汉冠,也就自然体现出了山的性格和仁的要义。乌纱帽的后部插有两脚,很容易上下摆动。这种特别装束是为了保证戴者走起路来端正庄重,不能稍稍低头,以免有失为官的尊严,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乌纱帽的两脚,给人一种平等的感受,为官就要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推而广之,我们的国家叫中国,中华,汉民族的发祥地叫中原,中土、中州,我们的信条叫中庸之道,似乎都能从这乌纱帽的两脚找到答案。进贤冠两侧有圆孔,戴时,用一根玉笄穿过圆孔,与冠中的发髻拴结在一起,玉笄两头垂挂的丝缨又能系于颔下。所以冠虽高耸,但戴起来如山一样稳重。重要官员进贤冠上另加貂蝉笼巾,笼巾呈四方型,左右用细藤织成二片形如蝉翼,并涂有金银饰,冠前附金蝉,冠侧插貂尾,金取其刚,蝉取其高洁。冠顶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联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为“立笔”。

还记得子路之死吗?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肉酱。子路为儒家的信仰而死,更有可能是为寄托这种信仰的形式——汉冠威仪而死的第一人。

  

 樓主| 發表於 2007-6-20 19:47:34 | 顯示全部樓層

(三)汉服可以载道

  

儒道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柱,两者表面上看是对立的,但常常又互为补充、对立统一的,形成儒道互补的局面。士人是古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以他们的人生态度而言,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学优而仕,兼济天下;道家主张消极避世,归隐江湖,独善其身。但现实中,能够终生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的人都是很少的,一个人往往同时经历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旅程,正如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的“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三不朽”的召唤下,一个平民就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登上庙堂,进而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然而任途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天下有道”时,他可以大有作为,然后再按照道家“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理想选择归隐;当“天下无道”时,他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也能按照道家的理想独善其身。位卑不忘忧国,他身在江湖,心系社稷,等候时机出山,再展宏图。当他真正心灰意冷时,也能在教授生徒、著书立说中度过余生。在他看来,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不能以功名闻达于世,也可以通过立德,立言无愧于天地。

如前所说,汉衣似水,体现道家品质;汉冠如山,体现儒家品质。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又称“布衣黔首”。当他学优而仕后,就能够戴冠,并穿上特殊的官服,成为“衣冠”。衣冠不仅仅是地位高的象征,更多的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象征,即儒家说的君子。品德和学识不高,即使一个人地位再高,也是“衣冠禽兽”。官服分两种,工作场合的常服和重大场合的朝服,常服由乌纱帽、玉带和圆领服组成,朝服由进贤冠、玉带和交领服组成(不同于平民的交领服,不但有特殊的纹饰和色泽,还由方心曲领、象笏、佩绶、蔽膝等装饰物组成)。总的来看,常服是“质胜文”,朝服是“文胜质”,使他成为文质彬彬的士大夫,辅佐天子,按儒家理想治国平天下。当他准备功成身退时,就摘掉乌纱帽,重新回到布衣行列。那些身处乱世不愿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士人,宁作“布衣黔首”也不当“衣冠禽兽”,按照道家的理想独善其身,有的为表达自己的崇高气节和卓尔不群,甚至拔发行吟,蓬头跣足,如屈原,李白也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句,从而真正回到道家返璞归真、放浪形骸的状态。

综上所述,汉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精神,汉冠高高在上,地位显赫,却很小,并且可有可无的,是礼治的化身;汉衣宽大承重,并且是时时刻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须品。汉冠配汉衣,如砥柱中流,让穿者气宇轩昂!“布民”到“衣冠”再到“布民”的循环,表现出中国士大夫“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统一,“建功立业”与“功成身退”的统一,执著与超越的统一,进与退、仕与隐的统一,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在穷达之际衣冠的转变,使汉服体现出儒道互补的精神。可见,在中国这个有着“文以载道”传统的古老国家,汉服也可以载道。先哲发明汉服,或许是给后人一种无言之教,即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现实人生的“三不朽”,不论天下“有道”、“无道”,自己“穷”、“达”,都要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达不离道,穷不失志,即使历经坎坷,仍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并始终保持超然乐观的生活态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穿者不由自主进入一种人格升华之中。

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记载了一件事:万历皇帝想废长子常洛(即后来的光宗,可惜登基不久被人毒死)而立次子常间,却遭到众臣的一致反对。他勃然大怒,一口气罢黜了一百多名官员。但其余的官员并没有吓倒,他们商定一起进宫,全部脱掉官帽官服,并告诉皇帝:如果再坚持这样破坏法律,他们就要全部卸职回乡为民,随便他自由地把国家的重任委托给什么人......万历皇帝只好在立储的事上同大臣们妥协。

利玛窦把明朝的大臣称为公众良心的保卫者,说他们如此恪尽职守,即使涉及皇帝本人的事也直言无忌,直到使皇帝震怒的地步仍不停地进谏,真使外国人惊奇,并是模仿的好榜样。士大夫们敢于仗义执言,“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怕降职为民,甚至甘脑涂地,源于中国儒道互补的穷达观,冯友兰称为“以道家精神来从事儒家业绩”。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整体文化心态,他们最具历史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造就了一代代“兼济”与“独善”人格和谐统一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贯穿于“穷”与“达”,“布衣”与“衣冠”始终的,是自我的人格尊严与人生价值。从远古到明末,中国古代士人的主体意识不曾泯灭,人格尊严不曾扭曲。

满清入关后,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并且首先从士大夫开刀。十从十不从中的“男从女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都是针对“士人”这一特殊阶层,目的就是把他们从做人的尊严和自信上彻底打跨,成为易于统治的奴才。由于士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士大夫无耻乃国之大耻,整个民族也就不攻自破了。纵观满清一朝,士大夫都自称奴才,口称主子,不但没有一个真正的儒者,连一个真正的隐士都没有(明的遗民除外)。捕风捉影的文字狱,如一张严密的网,使无意任途的士人也噤若寒蝉,早已失去前代隐者的那种洒脱幽默和判逆精神了。儒学威信扫地,成了“吃人的礼教”,道家思想的浪漫潇洒与愤世嫉俗也消亡了。到处是乌烟瘴气,麻木不仁,中国终于落后于时代的洪流!

今天,银幕上仍是光头大辫子和奴才主子的形象,真是惨不忍睹,让人痛心疾首。复兴汉文化迫在眉睫!我们复兴汉服时,不要忘记一同复兴汉服体现出儒道互补的精神。因为,汉服可以载道。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發表於 2007-6-20 22:39:14 | 顯示全部樓層
無可否認係好睇過旗服
 樓主| 發表於 2007-6-21 00: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性感,女装汉服实在无法和旗袍比的,要知道,呢个年代,兴的系一个字“露”。

至于男装汉服,比清朝马褂就好睇的多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5 07:03 , Processed in 0.0664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