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名字
香港特色,會心微笑
青少年崇洋,喜歡取英文名字,但不諳西洋國情,喜歡在英文名字上頭發揮無限的創意。一般人都有一種誤會,以為取英文名不必遵照成規,可以自己創作,胡串亂拼,例如中文名叫「陳柏基」,英名叫Parky Chan;中文名叫「張雪」,英文名取為Snow Cheung。香港人的英文名都帶有濃濃的香港特色,在國外,外國人表面照樣高呼這樣的名字,心?卻在暗暗發毛。
另一種常見的毛病,是太多小朋友好高騖遠,認為英文名太平常,歐洲的名字更高級。八十年代一度中環滿街都叫Pi?re,一個個都很自豪地說︰叫我做Pi?re喇,而且尾音的那個R字在喉頭發音,竟是難得的準確。後來,時興取音節更多的意大利名,像Fernando Lee、Babantio Cheung,大概是從Abba的一些流行曲和意大利名牌獲得的靈感,名字愈長愈難唸,其人愈像有藝術氣質。令人遺憾的反而是,擁有一個意大利名字的香港年輕人,往往缺乏了一張Versace模特兒的男天使臉孔,身高不足五呎六吋,長相像一個越南船民。背負這種名字,最好不要參加康泰旅行社的歐遊團,因為在巴黎機場的移民局,如果仔細留意,你會發覺移民局官員先翻看你的護照而發現你有一個如此別致的意大利名時,強憋?笑,忍得好辛苦。
真要取英文名字,不要避俗,愈流行愈好。像David 和Karen,甚麼時候都受歡迎。要對英文名字的歷史背景有了解,像Cecil、Percy、Herbert,二十年代流行過,今天英美的年輕人早就覺得太老餅了,有如中國人的名字,叫福禧、德仁的,多半至少有七十歲。
見過太多叫做Romeo的香港小男生,身材像瘦皮猴,一嘴巴良莠不齊灰黃交雜的牙齒,而且還爆了一臉玉米豆般的暗瘡,跟莎士比亞筆下那位名絕千古的少年的形象頗有出入。如果長相不如芭蕾舞家雷里耶夫,請千萬不要叫自己做Romeo。
在外國工作時,有一天秘書來通報;有一個自稱名為Scarlet的香港女子找你,並留下了電話。秘書面露微笑,她笑得有理——自從小說《亂世佳人》之後,外國已經沒有女人再敢起名叫Scarlet,正如「人從宋後少名檜」的道理。香港的下一代要取英文名,宜多研究了解,不然人走出了維多利亞港,就成為國際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