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廿四味兄台介绍: 广东南音也是用广东话演唱的说唱文学形式。它是在龙舟、木鱼的基础上,吸收吴声(另一说是受南词班传入的影响)等曲种的音调发展而成。
南音与龙舟、木鱼的最大不同是后者多在民间下层传唱,而前者则多在上层的文人雅士中见赏,所以虽都以广东话来表现,但南音书面语较多,比龙舟和木鱼“文雅”。
南音的内容多是吟风弄月和消遣应酬之作,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客途秋恨》和《叹五更》。《客途秋恨》作者缪艮为杭州人氏,自称“留粤二十四载”,以卖文为生,生活很艰苦。
作品写作者在困顿中与珠江艇上歌女麦秋娟的恋情及别后萦思,颇为婉转动人。《叹五更》作者何惠群,顺德人。作品写一个妓女在五个更次中的叹息,诉说各种不幸,表达作者对被侮辱、被迫害者的同情。
广东南音包含了广东话区“上层社会”文人雅士的观念,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追求,是一种较为独特的通俗文化现象。
“客途秋恨”是广东南音,早在九六年前便已面世。
南音常指“地水南音”。“地水”其实是有文化的人对失明人士的称呼,即先生、师傅的意思。地水南音便是失明人士唱的南音。可能与他们的悲酸背景有关,所以歌声里有种沧桑感,而所唱曲词也增添了一份哀感。
南音是粤剧的一种唱曲,常以《短序南音》开头,熟客一听就知。 南音是从本地的木鱼和龙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南词、潮曲逐渐形成的曲种。南音形成之初,因没有专名而被纳入木鱼歌之列。
到了清道光初年,叶瑞伯的《客途秋恨》问世后,在民间广为传唱,这种以南方语言腔调演唱的曲调始称为南音。
南音是唱曲,除在音乐过门时可由歌者即兴加插一两句简短的口白外,唱本是没有口白的。
早期传唱于勾栏画舫中的南音,唱词较典雅,曲调哀怨缠绵。流人民间的南音,乡土气息浓郁,称为地水南音,多由瞽师演唱。
南音唱词为七字句韵文体,可加减衬字,但句格、声韵、节拍要求严谨。曲目大多数是中、短篇幅,短的往往只有几百字。
早期出自文人墨客手笔的作品,多追求华丽词句,且大多以反映烟花女子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为题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被称为南音双绝的《客途秋恨》和《叹五更》两部代表性作品,内容就属于这种题材。 粤曲南音《客途秋恨》,是原曲歌词是表达一名书生苦恋名妓的无奈之情。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3-13 17:24:58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