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231|回復: 2

[族群溯源] 蛋家與蛋家文化/ 許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2-20 01:25: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蛋家(正體字為蜑家)是廣東、廣西和福建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的統稱。清初學者屈大均在他的《廣東新語》一書中解釋說:「諸蛋以艇為家,是曰蛋家。」而根據傳統的說法,蛋民所乘的艇像一隻雞蛋對半剖開,上蓋以篷,故名「蛋蜓」;主人以艇為家,所以叫作「蛋家」。

關於蛋家的起源,說法紛紜。有專家認為他們屬於漢族,但不屬於漢族中的廣東民系,有人認為是先於廣東、客家等珠三角漢族民系到達珠三角的早期南方漢族人。也有人認為,最早的「蛋家」,原來是廣東的土著即古越人的後裔,從一千多年前秦始皇派兵進駐嶺南時開始,嶺南的平原地區被新來的中原人所佔據,古越人一部分避居山上,與今天的苗、瑤、壯族的祖先合流;不願離開故土的,就移居海邊,以捕魚為生,過著「浮家泛宅」式的生活。

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偉宗教授不久前經過論證,證實早在三千年前,廣東高要金利鎮為蛋家發源地之一。在該鎮茅崗村,至今還存有廣東近江河最大一處先秦時期水上木結構建築遺址。該遺址總面積近五萬平方米,為長方形,依山臨水,靠山一端略高,作居住用;臨水一段稍低,作捕撈用。遺址建築為棚架結構,棚架四壁和上蓋均用古樹皮和茅草搭蓋。

廣東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在這裡出土了大量古遺物,包括有木器,人類骸骨、臼齒、石器、骨器、陶器,竹篾編織器,草蓆殘片,以及豬、牛、鹿、羊、象、刺蝟、青魚、鱷魚等的遺骨和牙齒。同時,出土一批漁獵工具和一條四十五點六米長、二至三米寬的用貝、蚌、蠔殼堆積的城牆。專家認定,茅崗遺址是廣東近江河最大一處先秦時期水上木結構建築遺址。

史料記載,中國古代南方聚居的民族,商以前為苗、黎族,春秋以後為越族、百越族,嶺南稱南越族。據此,當年茅崗村民應是南越族的一支。黃偉宗認為,高要水上居民的舊址,屬於一種原始居住文化和別具特色的嶺南土著文化,居住在此地的先民,便是「蛋家人」的始祖。

據了解,目前高要境內南岸、金渡、金利、新橋、祿步、小湘、大灣等鎮,仍然有二萬多名以打漁為生的水上居民。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金利鎮一百多條傳統龍舟都開展龍舟比賽,被稱為「龍舟之鄉」。

蛋家人無論在性格、語言、服飾、居所、婚俗和宗教信仰方面自成一體,蛋民的服飾,舊時以唐裝為主,婦女較偏愛玉器,蛋家姑娘都愛打「腦髻」。廣東蛋家人的母語為漢語粵方言蜑家話,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但有一些專有的辭彙。在不少地方,蛋家宗教信仰為佛教,但也有其特點,因為他們在海上生活,因此他們更信奉龍王和媽祖,初一、十五都會上香。讓神明保祐他們吉祥。

史學專家認為,蛋家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研究蛋家文化的內涵,是對中國民俗風情研究的一大推動。

發表於 2006-12-20 01:46:01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2006-12-22 08:21:35 | 顯示全部樓層
蛋家其实唔单止分布系广东,各位有兴趣可以用百度搜索一下“九姓渔民的来源”就知道,蛋家广泛分布系中国南方沿海一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4 16:19 , Processed in 0.0587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