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34|回復: 0

[集體回憶] 羊城忆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1-22 19:3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日前承许恩正先生函邀撰写有关广州西关的史料,深表同意。余今已届耄耋之年,只凭记忆所及东拉西扯,秉笔直书而已,有如白头宫女说天宝遗事。倘有错漏,尚希大雅指正,为幸。

  一、南汉王墓在荔湾

  残唐五代十国的时候,在广东雄踞一方,自称南汉王的刘俨,乘残唐崩败,四分五裂,在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方改号汉。因发现了白龙,于是改之白龙。白龙二年,楚师来侵,占吉凶,得大有卦,因此又改之大有。死后子刘玢继位,改之光天,后来给刘钅长继承,如此混了60余年,历史上所谓南汉的时代。清·《统一志》说:南汉王刘氏,有南宫、大明、昌华、甘泉、玩华、秀华、玉清、太微诸宫,今尽湮殁,据《广东舆图》说:南汉王的故址,昌华苑,在广州城西荔枝湾即今之多宝路昌华大街一带是也。而刘俨之墓,相传亦在昌华苑附近,早已被人发掘了。

  二、西关长寿寺

  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与光孝、华林、六榕、海幢并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以历史论,当不及其他四寺之悠久。寺在西关顺母桥附近。初创建时,殿堂虽具规模,其后得大汕和尚发扬光大,扩建亭楼雅阁,常召诗人墨客于寺作文酒之会。辛亥革命后,民国十年广州拆城建市,长寿寺首当其冲,一切古迹已荡然无存,今日西关长寿路一带,便是长寿寺的所在地了。沧桑多变,抚今追昔,本人建议立一碑记于长寿路适当地点,叙述长寿寺之简史,以为后人凭吊。

  三、经学大儒简竹居

  简朝亮字竹居,为清吾粤大儒朱九江先生嫡传弟子。九江有高弟子二名,一为竹居先生,终身潜心经学;一为康有为先生,戊戌政变失败,亡命海外10余年,从政多年未偿所愿,唯学问湛深,书法超卓,自成一家。竹居为顺德简岸乡人,一生淡泊自甘,精研经学,著述甚丰,其弟子中最著者有诗人黄节,经师任子贞,均得简学之精粹。太平天国专家简又文先生于30年代晋谒先生并乞赐书为念,简先生即书: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题款曰“又文请书朝亮”等字,此横批又文先生甚为珍重,后刻石镶于其家,现荔湾博物馆藏。竹居先生晚年在上西关芦排巷居住,所居曰五桂堂。

  四、一代词家陈述叔

  陈述叔名洵,晚号海绡翁,新会人,番禺梁节庵每称黄诗陈词。黄是黄晦闻,简竹居弟子也。述叔家在西关多宝路横巷昌华街,榜其门首,曰“思蛤蜊室”。每年春节前亲书红笺贴上门首,年年更换。一生生活清淡,课徒10余人,均为西关名门子弟。先二兄竹铭公,少岁时,从游先生多年,李曲斋少岁亦从述叔学。上海朱古微为一代词宗,因偶读述叔词数阕,大加赞赏,后相与作文字交往,其后朱公将述叔所著的《海绡词》,亲为校印行世,并题句道:“雕虫手,千古亦才难,新拜海南为大将,试要临桂角中原,来者熟登坛。”所谓临桂者况蕙风也,述叔经此渝扬,于是词名大振。数年后,20世纪30年代初期广州中山大学拟聘朱古微来粤任教词学,朱氏即推荐述叔自代;因此蛰伏广州多年的陈述叔,从此受聘上庠,任词学讲座,学子闻风而至,座为之满。余当时肄业大学,课余亦随世交余铭传前住听课。陈氏当时年70余,仍腰直挺立,间亦偶来吾家与先君小叙,其清癯之面貌,余仍记忆犹新。

  五、荔香园和艇仔粥

  在多宝路直行尽头处,便是西关荔枝湾。余少岁时常游此地,以其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又靠近多宝路祖居也。湾有小河溪,雇小舟游,可直通西郊珠江。荔湾一带原是南汉时代的昌华宫苑,清中叶广州首富潘仕成在此建海山仙馆,当其盛也,点缀园林,富藏书画,其后失败欠税,被抄家。20世纪30年代陈璧君之堂兄弟陈花村将此残垣败瓦园圃,稍加修葺,在此居住数十年。榜门首曰荔香园,内种植时花果树,足够一家生活。
每年夏秋二季,荔枝湾头,游人络绎不绝。在小溪河畔停泊看大大小小的艇子或舢板,有卖粥的,有游河的,满河灯火,照耀如白天,粥艇艇尾盛着大煲的白粥,艇的中部盛放煮粥的配料,如鱼片、鱿鱼丝、海蜇丝、生菜丝、炸花生及炸油条,顾客享用时,当面炮制,热腾腾地端上舟,大多生意滔滔。荔湾艇仔粥当时确别有风味,市上任何食肆的制法无此美味。

  六、十三行今昔

  广州的海外交通及对外贸易,明朝已极繁盛。明永乐三年,在广州设怀远驿,作为安顿外商的所在地,即今西关十七甫。当时政府并设市舶司经管其事,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改设粤海关监督,一切对外贸易,由牙行当主之,命名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划出行地一部分,租给外国人居住,名曰夷馆。嘉庆二十四年(1819)清政府颁布了条例,限制外国人,如外洋战舰不得驶进虎门,妇女不得携入夷馆,一切凶器,不得携带来省,事无大小有需申诉者,必经由行商转达,购入货物须经行商之手,办完入货必须原船回国。进口物品,多为绒布、玻璃、香水、珍宝、银元等,出口的物品为蚕丝、陶器、茶叶、铅锡、黄金等。所谓十三行生意有盛有衰,负债倒闭者亦常有,故不一定是十三行之数。清乾隆年间,有潘同文、颜泰和、陈广顺、邱义丰、蔡聚丰、陈源泉、蔡逢源、张裕源、陈远来、叶广源等十行。道光年间,则有怡和、广利、同孚、东兴、天宝、兴泰、中和、顺泰、仁和、同顺、孚泰、东昌、安昌等十三行。查十三行的所在地,是由西堤二马路和抗日东路(今和平东路)围绕的一处地区,其中有桨栏街、同兴街、同文街等若干街道。建国后所设的文化公园,其中大部分土地是原十三行所在地。

  七、忆述西关旧街道、巨户、人物

  西关之创设,日渐繁盛,始自清同治初年,清末叶西关最为富庶,人才辈出。西关有多宝、逢源、宝源、宝庆、宝华、长寿、毓桂、恩宁、丛桂等街道。十二甫、十三甫、十五甫及抗日路(今和平路)等均巨户林立。查西关巨户之多,甲于广州。

  先述多宝路。多宝路未辟马路前为多宝大街,今日多宝路原前段为宝庆新街,开马路后,贯通多宝大街,名为多宝路。多宝路之巨户有:4号为港富商孔安道住宅;100号为港商梁介庵住宅;110号为巨商黄逸祥住宅;108号及108号之一为邓宫保第;111号为港商林炳炎住宅(即前文镜麦之屋);同排转角龙津西路为举人江鹤琴住宅,江氏榜于门首曰“六朝笔花仙馆”,取远祖江淹事迹为名;多宝路尾有洋行买办冯藻云住宅;著名伶人千里驹住宅,榜所居曰“吾庐”,为陈协之元老所书;斜对面为新会朱松乔住宅,朱氏为新会先进商人,所有儿女均留学欧美,多成栋材;多宝路之横街多宝坊,有李文田之探花第——泰华楼,乃昔日藏书所,现尚保留;多宝坊隔邻有街,石门枋颜曰“南阳”,全条街道均为三水邓姓所居,南阳即邓姓郡名也。其中一宅为前国民党要员中委邓青阳所居。居住多宝路吾祖居隔邻之王仿初,世称王百万,佛山人,家境富有,省、港均有物业住宅,是三四十年代多宝大街前列之富户也,家中有妾数名;好宴宾客,夜夜笙歌;每晚所居门前,排满乞丐,候宴毕领取残羹菜肴。日寇侵穗后,该家族已破产。余之堂姊为该富户之媳妇,50年代已卒。

  南阳对面为十五甫正街。此街也巨宅如林,27、29号(注:多宝路所编之门牌,本文乃根据20世纪30年代门牌)为南海九江岑弼西之巨第。岑氏之父为岑谦生,在越南创业。弼西为二世祖,父荫甚丰,物业遍省、港、沪及越南,总计有数百间之多,弼西有子女10名,抗战前早已分给子女,经日寇陷粤,沧桑变幻,产业亦荡然,叹创业难,守成更难。西关巨户,余经历数10年亲眼目睹,大多如此收场,哀哉!十五甫正街巨户林立,除岑家外,有洋行买办徐乐庭住宅,徐氏为沙面美国万国宝通银行买办,任职数十年。有沙面德国捷成洋行买办源龙章住宅,源氏在30年代亦为西关巨富。此外有陈章甫军长住宅,与当年军政界交往的商人刘君铸住宅。还有顺德龙山黎氏兄弟的住宅,黎氏享父荫坐享其成,年收万顷沙田租不少。十五甫正街上述巨户均大厦渠渠,青砖石脚回字门口,俨然世家府第。

  逢源大街则有小画舫斋,主人黄子静为留英法学博士,与黄宠惠同学,其先世黄福为南洋巨商,故家中甚富,藏书画亦富,三四十年代常召骚人墨客在其寓所,作文洒雅集之会。其所居原为唐荔园,考其史实,唐荔园为吾粤最古之私人园宅,有唐荔园卷传世,今未知落在何方。再考黄氏当年常邀参与雅集之人士,记忆所及有颙园五子佟绍弼等,画人有冯湘碧、黄棨,诗人有黄咏雩、黄竹渠,其侄名伯等,均为小画舫斋常客。逢源大街尾则有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伯、陈廉仲兄弟住所,其建筑为西式,美轮美奂,可惜陈氏晚节不保,廉伯在港陷后,沦为汉奸,故所居作为敌产充公。

  逢源中约则有林乐钧,为清末候补道台,晚年不得志,在家行医,宗仲景学派,门庭冷落,未能行时,卒年60余。

  宝源路则有邓寿山住宅。邓氏40年代为西关新发之布业富商,田产有数百顷,土改时为大地主,一切物业充公,邓氏本人亦逃亡香港,家中各人星散,可谓一度富贵,仅昙花一现矣。宝源路所建新居,为当时之最新型建筑,40年代花去港币60万元,相等于今天之千万元。此外,同街所居有岑丽南,其屋在宝源路尾,亦九江岑氏之后人,有姬妾多人,享乐人士也。同街道另有东莞陈宝书巨宅,陈氏大学毕业后追随林翼中民政厅长任高官多年,家中承先世遗荫田产物业不少,土改时列为大地主、反动官僚,经斗争而卒,妻儿流落香港。宝源中约有马宾甫之心太平堂,每年春节前将堂名红笺更换,马氏兄弟三人,均为风雅之士。宾甫行三,好收购小件书画文玩,玩罢亦沽之,有买有卖,所藏书画,盖上“暂得于己”四字印章,道其实也。其二兄名复字武仲住观音大巷即今之大同路,所居榜于门首曰“马晚闻堂”。武仲颇富有,交游甚广,有家厨颇负时誉,常在家中宴客,武仲又富藏书画古瓷,摆设在家中厅堂,客有爱好者,亦可商议割爱,风雅名士也。马老大隐于市,少应酬,亦风雅中人也。宝源大街有古老巨宅梁家,世称瓷器梁。考梁氏先代办瓷器出口,对外贸易,以此致富,抗战后沧桑变幻,后人已星散,家道亦零落矣。

  长寿西路有二巨宅,一为蔡老赞居所,一为蔡孝驯居所。蔡氏原籍福建,以办茶叶出口致富,此清末时代也。老赞后人在港,保存物业不少。蔡孝驯为老赞之侄,为二世祖,少丧父,由母抚养成长。孝驯事母至孝,母丧停棺在宅廿余年,廿余年来仍设灵堂在家,最后卫生局多次干涉,始被迫出殡土葬。孝驯廿余年来披麻穿孝,从不离身,故有西关蔡孝子之称。

  此外大同路潘太史衍桐巨宅,潘氏乃清末名翰林,晚年双目失明,当时有盲潘之称。

  西关毓桂坊之毓桂二巷,有巨宅为晚清潘衍鋆太史所居。衍鋆与衍桐为两兄弟,昆仲皆为翰林,实少有也。衍鋆之子名寿樨,其岳丈为番禺凌福彭,晚清显宦也。寿樨承父荫,颇富有且珍藏书画古玩不少,一生讲享受。家中有厨,颇负名望,曾为某盐运使之家厨。寿樨好客,常在家中设宴。某年梅兰芳来穗,寿樨接待梅氏在家住。

  讲到西关家厨,又联想到建国初期梅兰芳又来穗,长寿西路之西医黄宝坚,所居也是巨宅,家私陈设,美不胜收,其家人擅厨政,因此也接待梅氏到其家,供奉盛馔。参与同席者有黄明伯等同人,均盛赞黄宝坚家治馔第一,任何酒家无与伦比云。

  宝华路十五甫西二巷,有港商梁廷瀚住宅。梁氏在港任大洋行买办数十年,积资甚丰,港宅在浅水湾,亭台楼阁,无所不备,面对浩瀚的太平洋,居此者俨然世外桃源神仙中人也。梁氏在广州所居,曾聘名堪舆师选择购入,谓为龙结地,聚财之屋也。廷瀚在港中区有商业大厦三幢,当年月租已几百万港元,故为20世纪50年代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第十甫珠玑路有红砖巨宅,为十二甫冯家子弟冯仲庄所居也。冯仲庄堂兄为冯耿光,民初在北京是风云人物,一手培养扶植梅兰芳在社会的地位,梅兰芳民初曾一度任中国银行董事,在京剧界声誉之隆,冯耿光与有力焉。耿光祖居就是十二甫冯第。隔邻便是巨宅平地王,晚清时子弟甚众,最出色者有二人;一为清末民初之大金石家王穆甫,名震京都,士大夫争与交游;一为玻璃太守,已忘其名。查王氏子弟中有在外国学习彩色玻璃制造,王氏把古铜器、瓦当蚀入玻璃,甚至花卉书画亦采入,先选其优质者作为贡品,进上清廷,后光绪帝钦赐知府衔,世人便称为玻璃太守。

  宝华大街有巨宅乃前周东生,行十,世称周老十所居,40年代已成残垣断壁,唯其在西关历史,故亦宜一纪之。余少时亦随长者入过此巨宅,内有戏台,观戏坐椅为梯级扇形,设计甚美,当年建筑时应是新型豪华,最高处有大厢房两间,各有烟床两张,可卧在烟床上看演戏剧,此外四柱大厅,楠木圆柱,水榭亭阁,园林石山,一一俱备。考周氏只不过粤海关署内司数部一个小官吏,可是每年购入黄金贡京,均经他手,周氏每出市买卖黄金,均属大手,全市上落,无形受其影响,积累十余年来,等于操纵广州全市,致成巨富,清末时广州民间流行谚语讥讽他:“潘卢伍叶周,江淮河汉沟,狮虎豹象狗。”以上三句语最尾字为周沟狗,称其为第五等也。清末岑春煊莅粤任两广总督。岑氏最恨周,因历届总督受其礼而任其舞弊,使其名声坐大,大员弹劾,也不为所动,京都亲王受其厚礼亦包庇之。岑氏到粤,最先任务便抄周老十家,封其屋,搜其资产,全部没收归公,周氏早已得知风声,提早一步上京捐资10万两,取得派往比利时国任钦差大臣。他在京闻岑氏已抄其家,马上离京往香港而转往暹罗暂避,免了岑氏的逮捕。辛亥后回港居住,在港幸得其爱妾尚有巨款私蓄存在银行,晚年仍生活优游。余少岁时,当在30年代末期曾遇见周氏,可谓一面之缘也。30年代某年某月,余由港乘濠江轮往澳门,在西餐厅宵夜进食之际,忽然见一白发老翁在西餐厅,一掠而过,其貌清癯,腰板挺直,双目炯炯有光,余惊为异人,眼睛为之一亮,问侍者这是谁人?侍者曰:此乃鼎鼎大名之周东生,周老十也。余乃恍然大悟,盖信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貌。晚年周氏在港卒,享年亦90余。东生在广州西关以穷奢极侈著,当其盛时,其女嫁给富商蔡老赞之子,其“太奁仪录”,开卷只得三字“不求人”,意谓女家奁装一应俱全,连人参制鸦片烟也有四大缸送去男家,一切不求人。翌年女回家拜七夕,竟摆设数十张桌,开广州盛摆七夕之先河,其后未及三年,其女及婿均病逝,广州当时流言谓周家太暴殄天物,招天之妒,故男女均少年亡。民间有通俗书于20世纪民初至30年代颇流行,述周氏其一生事迹,书名:《周东生廿载繁华梦》。

  此外,西关抗日西路(今和平西路),有一楼高三层、青砖石脚回字门口巨宅,乃澳门大赌商黄孔山之府第。30年代,在广州西关有私家汽车者只数人,其一为黄家,其二为多宝路之梁介庵家等而已。由第十甫连登巷入之十六甫东街有巨宅,仿照西关大屋营造,门官厅也挂了大灯笼,此乃澳门大赌商傅老榕之住宅。西关光雅里有二巨宅,一为下九路绍昌绸缎庄之东主谭心泉所居。谭氏为40年代西关之富商,绍昌绸缎庄,在西关经营了数十年,颇负时誉。另一巨宅为潘定宇先生,潘氏为世家子,家中田产甚丰,因坐享先荫,雅爱文玩广交游。其子潘岩(曾留学德国)娶许崇智将军之女许锡漪为妻。潘定宇身体肥硕,卒年仅50余。

  据我所知,清末民初西关著名的大收藏家有:藏书家莫天一,书画藏家何荔甫(冠五),以藏《梨花卷》及罗两峰《鬼趣图》名于世,莫、何住于十七甫怀远驿及富善东街;还有大藏家黄詠雩、黎桂裴均以富藏书画瓷器闻于世。

  广州现代著名收藏家高丰先生,收藏极丰。著名有明·唐寅万里长江图,康熙帝大婚时用过的彩瓷碗,福建田黄、鸡血红等珍贵章石,秦朝进入皇宫的青铜腰牌等珍贵文物。

  八、二三十年代西关的学校

  广州上西关芦排巷的南海中学,办学完善,中英文科师资质素甚高,30年代,列为全国八大模范中学之一。余少时在此初中毕业,也与有荣焉。西关荔枝湾国民大学及附中,校长吴在民为国内教育名人。余1937年在该校法学院毕业,在校四年期内,国内名学者张君励、江亢虎等也在该校任客座教授。余专心听张氏课一年,获益良多。临别,张教授为余书孔子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纪念。国民大学之校舍前身为时敏学堂,其后结束。多宝路则有坤维女子中学,校长马丽云创办,任职数10年终其生,当时是罕有的女强人。多宝路中段有弘毅学校,校长欧阳韶,广东高师毕业生,后任县长。至多宝桥脚,则有述善中学。宝华大街则有道根女子师范学校,校长陈道根,也开办了数10年,作育小学师资不少。至于西关学塾,最著名者为务本学塾,校长朱雪公,馆教严厉,吾妻陈氏亦为该校毕业生。此外,多宝路有励志学校,易立中学塾,余少时也曾在此馆肄业一年,同窗有名伶千里驹之子区锡龄、锡鎏,及长离校各自分手了。宝华正中约有公民学塾,其时也出名。同街有印度人主持的毛士甸英文学校,余少时也入读过一年。多宝路则有三达英文书院,校长为刘霭如,循循善诱,余少岁在此学习英文两年获益不浅,奠定后来之英语基础。同路尚有陈逸夫英文书院。宝华路有博文书院,校长为侯乃鼎,亦在西关办学多年。

  九、西关的饮食文化

  一般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地人多说食在广州,尤在西关。西关二三十年代之大型华丽酒家首推宝华路谟觞(即今之愉园,前身是银龙),谟觞之前是集雅园。该酒家原为晚清翰林钟锡璜太史住宅,具亭台园林之胜。其次是文昌路之文园酒家,亦有湖泊园林,环境优雅。此外大茶楼有第十甫莲香楼、陶陶居。莲香楼以礼饼著,早午茶茗,点心亦佳。陶陶居亦宜于早午茶茗便饭,其著者香米瓦煲鸡饭,尤见特色,西关人士早午到此品茗者络绎不绝。此外,中型酒楼亦不少,最著者有西来初地之新远来酒家,创办了五六十年,最著名的菜式是鱼云羹和捞鱼滑一鱼两式,鱼头制鱼云羹,鱼肉则做鱼滑,此招牌菜远近驰名。余少岁常随长者前往进食,记忆犹新。其次是在宝华正中约的万栈,此小酒楼夹杂于本街广厦中,设备朴素,不如大型酒楼豪华及排场。该酒楼独以挂炉鸭一味最为出色,四方人士前往进食或约友便饭,每天宰鸭不少,每天外卖炉鸭也不少。该食馆的鸭粉肠羹亦成为该号的名菜式。在沙基西桥的德兴楼,早茗的时间,以高冠饺最为出色。而近十八甫福德里之“茶香室”,点心之精美,式式巧手,一切均出于主人家厨之手,论西关茶室,二三十年代当推首选。在拱日路(今和平路)有一家名菩萨茶室,主人是卖发冷丸的梁培基,点心和小菜也甚巧究,可是属玩家性质的食肆,仅昙花一现,不足三年就停业了。三四十年代西关泮塘有酌荷仙馆,主人为泮塘人,耕田甚多,街坊称其为“鬼王”,将所居辟地为茶楼,其最著食品为荷叶饭、肠粉、马蹄糕等。余少岁也常到此品茗,以其在郊野空气清新也。其后在泮塘马路旁荷花塘之上,有人以竹建巨棚作茶室,号曰莲苑。台椅全为竹具,所制食品与酌荷馆无异,环境秀丽,空气清新,三四十年代为西关人士早茗之好去处。此外,30年代十八甫之合记饭店以小菜著名。先君在生时,每月携余前往进食晚饭一次,犹忆当时每式小菜仅二角,一元便有五味,每次找数几人共膳,仅数元矣。十八甫尚有茶室多间,曰玉波楼、茶香室、半瓯、在山泉、陆羽居等之茶室及星期美点。玉波楼及茶香室还设有女伶唱坛茶座,词人陈述叔常留连其间,曾为女伶李雪芳作词,成为千古士林佳话。中型酒家中第十甫尚有颐园酒家,座客亦常满。西关巨户多有私厨,以便在家宴客。如毓桂二巷之潘寿樨及大同路之马晚闻堂主人马武仲等,均有家厨治馔宴客或自奉。小食方面西关打铜街德宁里之杏花楼,以山渣奶皮卷及双皮奶驰名远近,还有第十甫连登巷之绿豆沙亦为出色。

  十、结语

  广州西关于清末民初最为鼎盛,可惜后代子弟大多承先代余荫为生,不事生产,不愿接受高深教育,只懂享受,引致骄奢淫逸,好逸恶劳,每遇家中或社会变幻便难以支持,坐食之下,继而破产。反观香港世家子弟就不同了,港中富室子弟多有上进心、事业心,留学外国以充实技能及知识。余在港居住数10年目睹百家子弟成材者,绝不似广州三四十年代二世祖之形态。余今80余回忆西关旧事写此长文,作为文献史料之参考,西关士林各界,多所指正。为感。

注:邓又同乃清·贵州与安徽巡抚、漕运总督邓华熙之玄孙,浙江宁绍台海防兵备道浙海关监督邓本逵之哲嗣。少岁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法科,历任省、港、澳各中学校长,从事文化事业垂50年,现在港仍从事编纂工作。

------------------------------------------------------------------------------------------------------------------
來源: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392/node_401/node_404/node_612/2005-06/111874881352781.s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0-30 22:22 , Processed in 0.0752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