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9|回復: 0

[掌故傳聞] 七百年祭祖风俗濒临消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1-10 16:5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河沐陂村保有广州历史渊源最久最清晰的清明风俗,可能因古墓清拆不复再现昨天是清明节,广州市天河区沐陂村乡亲们与海内外亲友相聚,举行传统的祭祖仪式。但他们无奈地说,这也许是该村700年来一直延续的清明风俗最后一回了,到了明年,这风俗将随古墓清迁不复再现。

  沐陂村是一个由潘氏族人组成的千余人口小村。每年清明前一天,广州、顺德等13个村及台、港、澳和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地潘氏宗亲数千人便会赶到这里,与村人一起在他们共同的宋代先人墓前举行传统祭祀活动。上午8时半开始,各村族人肩挑车载祭祖乳猪(“金猪”)络绎不绝而来。潘氏老祠堂前早摆好了一长溜圆桌,桌上摆满了一种叫“菱”的小圆饼和各种糕点。人们先聚集在此聊天吃饼,共忆先人。

  族人们在小学旁一个土堆前开始仪式,焚香、供金猪、舞狮子,一切都保存着最初的古法行礼。父老们称,这个质地坚实的红色大土堆,就是潘氏南来的先人潘克常与夫人合墓。潘克常是南宋人,随父最早南下,后官至中宪大夫,曾继韩愈任潮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廉的他回乡葬于此地。

  据专家考据,墓建于元初,数百年来一直是土墓,元墓保存较完整的在广州较少,像这种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流传数百年的更是绝无仅有。700多年来,族人经常维护先人祖墓,历经风雨基本保存完好。族人也围绕这一重要先人古墓逐渐形成聚族而居的村子,形成独特民俗。祭奠上,还有舞狮仪式,祭祀结束后,在村里祠堂周围摆开百多围流水席,大家分享祭祖金猪聚餐。

  岭南民俗研究学会、文物专家刘坚等发现,这套完整风俗礼仪,与乡亲相聚吃有白糖、花生、芝麻馅的“红菱”、“白菱”一样,应是最古老清明风俗延续,是广州地区历史渊源最久最清晰的整套清明风俗,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建议尽快通过文物部门论证,保留习俗和古墓。

  元代潘克常古墓作为第四次文物普查线索已被推荐为文物保护单位,但界定工作仍需一段时间。但广州要求今年做到无坟化,而古墓尚未列入保护范围,也处在被清拆的边缘。随先人古墓被清拆,该族流传700多年的传统习俗也将终止。天河区政协委员潘剑明等已向有关部门建议暂缓清拆,建议保留和开发这一独特的民俗景观。



图:潘氏族人在祠堂前吃“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9:02 , Processed in 0.0843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