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粵劇(Cantonese Opera)作為香港其中一種傳統藝術,近年面對重重困難,業界甚至擔心新光戲院於09年結業後,連固定演出粵劇的場地都沒有,香港八和會館會長汪明荃(相關新聞 - 網站)早前更怒問政府,西九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轄下表演藝術與旅遊小組並無委任業界代表,「是否要送粵劇入末路﹖」
面對粵劇傳統文化日漸式微,香港不少民間團體和學者都全力保存,如到中小學推廣和培訓、成立機構整理和研究等。對於傳統文化,政府?力包裝成旅遊特色向外推銷,但要真正保存傳統文化,這是否足夠﹖
傳統文化的困境*
娛樂選擇增 入場意欲減
據國務院文化部05年公布的「全國戲曲劇種劇團現狀調查」顯示,中國傳統地方戲劇在80年代初有360多個,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200多個,即短短20年已有100多個劇種消失。雖然粵劇屬較大型和成熟,但同樣遇到危機。03年廣州一項粵劇調查便顯示,全市忠實的粵劇戲迷只有2000多人,大部分是低收入及年長人士。
在半個世紀前,名伶與今天的影視紅星無異,廣受大眾歡迎。粵劇的全盛期過去,原因眾多。自60年代開始,電影、免費電視等娛樂選擇漸增﹔政府對文化界的資助向管弦樂、話劇等西方藝術傾斜,粵劇只能倚靠民間力量,這令新一輩入場甚至入行意欲不斷減少。
新一輩傾向國際 少理傳統文化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朱耀偉指出,地方追求現代化、國際化的心態熱切,歐美經濟發達,令「國際」(international)與「本土」(local)出現層級對比,加上財雄勢大的跨國集團以各種手法向各國推銷歐美的文化產品,令深受歐美文化影響的年輕一代,相對較不關心傳統文化,這情?在世界上不少地區都有出現。此外,有些地方會通過電視等媒介,甚至政府的行政手段令主流文化更加普及,令區內的小眾和少數民族文化日益勢弱。
承載地區文化發展歷史
事實上,有不少地方的傳統文化都遇到與粵劇類似的命運,如中國的廣繡、日本(相關新聞 - 網站)的能劇(N?耹gaku Theatre),以及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儀式、雕刻等,這些傳統文化都承載?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歷史,起?文化傳承的作用。
傳統文化與旅遊*
面對傳統文化,不少國家的政府,都會為它披上旅遊外衣去吸引遊客,如建立民俗文化村、博物館、旅遊部門所辦的節慶等。曾有人建議政府將粵劇定位為香港特色之一,就像歐洲古典歌劇、百老匯音樂劇、日本能劇一樣,成為遊客訪港必到之地。但只靠遊客支持的傳統文化,是否可以承傳下去﹖
「將傳統文化包裝成文化旅遊去推廣並無不可。不過,旅遊不可成為保存傳統文化的唯一方法。」朱耀偉認為,若將傳統文化包裝成「奇觀」去推廣,只是一種櫥窗式展覽﹔以遊客的眼光去突出甚至重塑文化的某部分,對遊客吸引力較次的地方則未加以重視,會令傳統文化僵化典型化,成為圖像。
包裝成旅遊 割裂傳統文化
他強調,保存文化不是一盤生意。旅遊部門單純開辦民俗館,聘請員工裝扮成少數民族,又或舉辦官方廟會,將包山變成奇觀等,這些由上而下的做法,只是將奇觀從當地文化中割裂出來販賣,未能做到從下而上的參與,與本土人情風俗緊密相連,令人認識整個文化的背景和意義,「至少要有全盤計劃,例如將旅遊收益投入到發展和推動文化,保存傳統文化的多方面,而不止為遊客服務」。
重文化承傳 不可博物館化
保存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傳承(continuity),令人們在生活中仍能活出傳統,而不是為了讓它存在而收入博物館或者商舖之中。「保存傳統文化的難度在於不可博物館化,令傳統文化失去生命力。」
傳續文化的工作*
政府有責任建立永久劇院
近年有不少團體到中小學推廣粵劇,教統局於04年推出「粵劇藝術教材套」,協助教師在音樂課講授粵劇,從而培養年輕人欣賞和學習粵劇的興趣。不過,美國匹茲堡大學音樂系教授榮鴻曾認為,教育工作雖然極有意義,但基本問題仍是培訓和建立永久劇院,「如果粵劇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和社會功能得到認同,政府有責任去支持,不能讓他自生自滅,正如政府支持教育、交通、工業、商業等一樣」。
培訓新一代粵劇人才
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主任陳守仁教授亦指出,培訓新一代粵劇人才十分重要,香港演藝學院在1999年開辦演藝文憑(粵劇)課程是一個里程碑。「政府過往只資助西方藝術……政府應撥更多資源予粵劇發展基金、演藝界和大學,讓業界可申請足夠資助去創作新劇、培訓,學術機構可作戲曲研究。」
朱耀偉認為粵劇本身的創新同樣重要,令青年人感受到粵劇的生命力,有發展前景,才可推動更多人進場和投身行業。早前粵劇名伶白雪仙監導的《西樓錯夢》,便在燈光、舞台設計等方面運用不少現代技巧﹔佛山青年粵劇團的作品《青青公主》,更在服飾、造型、燈光設計等方面糅合時興的cosplay遊戲,加入不少動漫元素。
文﹕邱勁勳
轉自UWANTS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30 3:01:19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