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219|回復: 17

[其它] 「越」字有什麼特別含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7 17: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為什麼長江以南稱為百越之地?這個「越」字有什麼特別含義?春秋時代的越國,以至今日越南的越,是否同一淵源?
發表於 2012-7-7 20:18:32 | 顯示全部樓層
是否係中原人對當時南方人嘅蔑稱!
發表於 2012-7-7 23: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越」 本义可能指 爬行动物,形声字,「戉」是声(王伐切 uat/vot),「辵」(彳+走)是形。

「戉」(亦作「钺」),是一种斧头,既然其音类「伐」,则证明该器具有斩砍的功能。w、v、f、u 其实是几个等效音位(唇音),是各地方言的流变,无明确区分意义。 其中有个音位 u- 在这一千几百年来演化为撮口呼/jy/,逐渐有了广州话的/jyt/。

还有一个类同「越」的「逾」,声部构件「俞」本义是中空木舟,古音是/jio/;但由于「辵」读chiok,类「跃」,两音相混,有时省略入声,所以逐渐产生了「逾」。


江南吴闽一带土著崇蛇,宁波鄞县出土的铜钺,刻有蛇形。但吴闽没有铜鼓文化。

岭南土著不崇蛇,而且喜食蛇,铜鼓上无刻蛇形。


「粤」,最早本义是 谨慎,上部「宷」(同「审」),下部「亏」(即神鸟「於」),合组成「粤」字。「粤」的上古音无入声,读同「於」(uo 「乌」)。

「於」即 金乌 ,太阳神鸟。

后来可能经过「逾」(/jio/)作为中转音,「越」「粤」两字逐渐相混,

岭南土著的铜鼓里,崇尚太阳,大量出现环绕太阳圆周的神鸟金乌,侗傣语称鸟为roeg(「骆」/「陆」),故有「骆越」。

珠江流域姓骆姓陆的土著人很多,他们和 骆宾王、陆终 之类无关,正如我们大粤联邦壮族同胞的 韦 姓也不是什么「京兆韦通判」,而是侗傣语vai(水牛)的拟音。
 樓主| 發表於 2012-7-7 23:42:5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南方的"越"和越南的"越"有沒有關係?
 樓主| 發表於 2012-7-8 00:49:41 | 顯示全部樓層
作為粵人,你們對於這些越人(從百越到越南)的感覺是怎樣?覺得是兄弟,有親切感,還是覺得牛頭不搭馬嘴,非親非故?
 樓主| 發表於 2012-7-8 01:39:3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覺得越南人可能是「maan1車邊」。
 樓主| 發表於 2012-7-8 01:5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7-8 01:54:17 | 顯示全部樓層
越南人係咪越族呢個問題真係好複雜,好難有結論。不過越南官方好中意同古代嘅越族認親認戚,好明顕係對華南 ...
mbingkwan 發表於 2012-7-8 01:48


現在語言學主流認為,越南語是屬於南亞語系,和高棉語有親屬關係。
發表於 2012-7-8 07: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除南蠻外,仲有東夷,西戎,北狄。
呢哋名係當時中原皇朝對四周少數民族的稱謂,所以我認為越都係別人給的,而不是自己嘅稱謂。
仲有,據我所知,越南人係非常憎恨中國的!
發表於 2012-7-8 12:52:39 | 顯示全部樓層
补充解释:

其实「戉」、「伐」两字的发音(这两字的字形也很像),本质就是模拟尖锐利器斩砍时摩擦空气发出的「嚯嚯」声音。而 「辶」、「彳」 两字的发音,也是模拟人或物快速移动时摩擦空气发出的「戳戳」声。如此高的移动速度,我猜到的动物是蛇。

而「宷」对应的「悉」「審」两字;心、審、深 音近,古人意识到 思想 是内化之物;「采」在「田」上,本义是野兽的脚印;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经济,需要摸查兽迹,这是个仔细分析信息的过程;宝盖头 说明这些信息需要做收集汇总。

「宷」还有个异体字「罙」,是「深」的本字。古代有 深水,发自五岭山脉北麓,流入潇湘江,再至洞庭湖入长江。「深」可以对应「潭」「凼」等音。



交趾京族的公认文化发源地,是在 大罗-升龙(「河内城铺」) 向西北的 富寿省、宣光省 一带的「越池市社」,属元江(红河)中下游腹地,地势较平坦,农作经济条件较好。

越池西郊有个林滔县(lam thao),县内的冯原村(phung nguyen),挖出的冯原文化(van hoa phung nguyen)遗址,石器工具中同时出现 肩石锛、段石锛 两种,段石锛集中分布在孟高棉族群,肩石锛集中分布在南岛族群,侗傣族群则一般两种石锛都同时兼备。

京族最早的领袖 雄王 可能与冯原文化有关。

可能在几千年前的铜石并用时代,京族的祖地就已经是 百越(侗傣) 百濮(孟高棉) 共处混杂。所以京族自称为「越南」其实并无太大问题。另一个有力证据是,云南的「昆明」其实与khmu/khmer同词源,古昆明族人属孟高棉群体;但与此同时,昆明周边的「摆夷」「哀牢」等又很明显是傣佬群体的祖先。

冯原文化 与 泰国东北部乌隆府(udon thani  18世纪前仍属高棉)的班清文化(ban chiang)、云南东部澄江县的 滇池 金莲山文化,蜀盆地的三星堆文化,通过青铜器和陶器形制判定,属同一类文化,时间轴线以班清文化为最早,三星堆为最晚,证明其向北一直辐射到蜀盆地。此类文化应代表古百濮(孟高棉)族群文明水准,而且绝非大陆学界单方面叫嚣的所谓「蜀南下」,恰好相反是北上扩张到蜀盆地。


中世纪时,相当于大陆的宋朝,傣族的太皇 Khun Borom (君·波林 疑是南诏帝国首领) 的其中一个王子,统治 奠边府 至 荣市 一带。直至今日,与京族亲缘关系最深的芒族(muong),其社会组织形态及生活习俗等,被认为是最接近傣族。芒语的借词少很多,可认为代表古代京芒语言初形成时的状况。

越南语的底层词,部分似傣语,部分似孟高棉语,也有一些彝语混入的成分。因为元江(红河)上游是彝族(hani/lisu)生活的地段。

总体而言,可以将越南视作百越的继承者之一,问题不大。
發表於 2012-7-9 14:51:52 | 顯示全部樓層
细路仔斗嘴,好无谓。

富寿、宣光 两省是京族祖源地;但在 富寿、宣光 西北部旁邻的 义路、河江、山萝 等省挖出的东山文化(van hoa dong son)是属「羽人揖舟」型铜鼓(参考广州城市原点铜盘的设计 以及广西贵港出土的铜鼓)。

而 义路、河江、山萝 等省,直到现在还是 岱侬族(dai nung) 居地,也是他们的祖居地,他们是傣佬族群的直系同胞。

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寮国北部的Khmu/khmou族(其语言为柬埔寨高棉族的远亲),还有缅甸孟邦的孟族(Mon),这些孟高棉族群的矮黑人种特征不强(只有柬埔寨和泰国东南部例外),是比较纯的黄种人。不能因为柬埔寨的矮黑个体出现频率高,就认定整个孟高棉族群都是矮黑人。

马来语的标准音不在马来半岛,而在廖内群岛(Riau),但廖内人长得不算矮黑。南岛民族本身就很奇怪,某些岛或岛内某些区域的群体长得很矮黑,但又有些群体长得黄种人。这些黄种人群体特征绝大多数与华人移民无关,而是他们土著自然固有的。
發表於 2012-7-9 14:53:10 | 顯示全部樓層
台湾原住民也是这样,有些个体长得矮黑人,有些又是黄种人长相,但跟大陆人轮廓很不同。
發表於 2012-7-9 15:04:44 | 顯示全部樓層
即使我在另一帖贴出的 Ra'Glai 、 X'Tieng 等矮黑人部族图片,你也可以在里面找出少部分具有黄种人体征的个体。甚至菲律宾的 Aeta 、 Mamanwa 等矮黑人部落亦然。

这些史前南洋矮黑人可能曾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但被后期到达而且实力强劲的 孟高棉语、南岛语 同化取代而消失了。从体质上,这些南洋矮黑人可能与 美拉尼西亚人、虾夷(Ainu)人 有关系,但与 澳洲土著、巴布亚内陆高地人、安达曼人 不类聚。

在整个大远东地区,这些史前矮黑人与黄种人存在广泛而低频的血统融合,在秦淮零温线以南的混合比例较高,呈现纬度逐渐过渡,越向南混合得越多。
發表於 2012-7-9 15: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不要嘲笑孟高棉语,你去听听《封神榜》的上古拟音配制,如果你事先不知道那是上古音,你会以为那是柬埔寨电视台的配音。

事实上,你看看藏文的拼写音位,它代表藏语在中古时的发音,也有点像现在的高棉语的,但现代的藏语听感明显更像普通话,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
 樓主| 發表於 2012-7-9 23:37: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沒有聽過緬甸語的發音?跟哪一種語言相似?
發表於 2012-7-14 23:25: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沒有聽過緬甸語的發音?跟哪一種語言相似?
HKCantonese 發表於 2012-7-9 23:37



听过好多,自由亚洲电台缅甸频道,有 缅语、卡钦语(景颇语)、孟语 广播。
老实讲,缅语听感不似普通话或粤语,反而有小小似鹤山土白话,呵呵。
發表於 2012-7-19 08:43:49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施係越國人,咁渠咪係越族!
發表於 2012-8-15 21:3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越本來就有好多分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3 17:34 , Processed in 0.0739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