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香港政府对越南船民的广播音频, 或者直接收听
详情请参阅中文维基的条目“北漏洞拉”。 (看到葛民辉模仿的那段《越南政府已向香港疫民实施隔离政策》很想听啊,谁有的贡献出来~~) 这个论坛也有不完全转载。 关于越南语的概况,可以参阅英文维基的条目"Vietnamese language"。
我贴出来想说的是,B?t ??u t? nay为什么会用“北漏洞拉”四个汉字标记,跟香港话的“懒音”系统有莫大关系。 按照越南语的语音和粤语的老派语音,这四个越南国字更应该用粤语的“笔窦嘟奶”四个字来标记——前两个字的浊辅音和[d]粤语是没有的,只能近似地用相应的不送气清音[p]和[t]来模仿了;元音?在粤语里也没有,只能用相近的来模仿;“奶”字用在粤语词“师奶”中的“奶”的声调。这种模仿无论从声韵调来看都是最接近的。 可是香港人居然用“北”来标记B?t,显然是两套塞音尾[-k]和[-t]已经合流为[-t]了,即“北”(/pak/)跟“笔”(/pat/)的读音一样了;浊音[d]发音部位跟[n]一样,香港人听成[t]和[n]都可以理解,正如有可能听成[p]和[m]一样(这点很有意思,有些老人家说粤语咬字不清会把[p]或者[m]读成),可是??u居然用“漏”(/lau/)来标记,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把[d]听成[n],又由于[l]和[n]已经合流为[l],因而把它听成[l]了;至于为什么用“洞”(正读/tung/)来标记t?,可能是一方面粤语没有?这样的元音所以难以直接标记,另一方面t?受后面的[n]影响听起来像[tun],而鼻音韵尾[-n]和[-ng]已经合流为[-n],因此香港人用“洞”字标记它,即“洞”读为[tun];最后的nay用“拉”标记,显然就是辅音[l]和[n]合流为[l]了,即“奶”(/naai/)和“拉”(/laai/)同音。 韵尾[-k/ng]和[-t/n]合流为[-t/n],辅音[l]和[n]合流为[l],这两条特点都是粤语“懒音”系统的重要特征,此外还有声调简化等特征。 “北漏洞拉”可以折射出香港当年由于越南难民蜂拥而至引发的社会问题、港英政府设香港为“第一难民收容港”(直到1998年才取消)后来又不得不实施甄别政策的历史风云,反映了香港人当时自我优越和鄙视越南人的心态,还透露了香港人舌头嘴巴的“懒惰”。当然,这种惰性不见得是退化,而是语音成系统的自然演变和事实。语音演变的乐音化倾向兴许还是好事呢,热衷于正音、持双重标准的香港“音霸”可以休矣。
关于“正音”“懒音”“音霸”可以参阅王亭之评论: 《「標準」何在?》 《惡到要人改姓》 《談「正音」》(电台节目下载) 轉載自:http://lingualyouth.blogbus.com/logs/2005/08/1354646.html 作者:圖騰子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9-28 22:03:17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