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保衛戰」,這不是我杜撰的標題,而是七月十九日北京《人民日報》文化版的頭條。該報還連續發表了「城市與語言共榮共生」、「未來,我們怎樣說話」等長篇報道,其中既論及廣州熱門的「粵普之爭」,也談及什麼是強勢語言。並指出在海外說漢語方言的起碼有三千萬,而南粵和海外講粵語(廣州白話)的超過六千七百萬。而且成為美國僅次於英語、西班牙語之後的第三語言,澳大利亞僅次於英語、意大利語、希臘語的第四語言。 廣州爆發的撐粵語運動,《人民日報》對此作出分析:「粵語區的憤怒後面是對嶺南文化式微的集體發洩,力撐粵語的後面,是對傳統文化遺失的痛心」。 我認為,當前的撐粵語運動,可能是對解放初期牽涉甚廣的反廣東地方主義擴大化的一種反彈,也可能是對當前迎亞運所作的種種擾民行為的一種發洩。 廣州辦亞運,是一件好事。但兩年來,拆屋修路,整頓市區,使全市塵土飛揚、堵車嚴重,居民生活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於是頗存怨氣。 我最近赴廣州小住三天,探親訪友。可是大半時間只能困在車子裡,一場飯局,吃的時間僅為交通所花時間之半。所見親朋,埋怨多過興奮,在此盛事即將舉行之際,市民流露這種情緒,絕非好事。 除堵車外,最奇怪的是廣州市區的新舊樓房,都要加建一個「小屋頂」,以鋼筋和塑料膠片組建,據說是美化市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南粵傳統建築,並無這個「小屋頂」的,這種「小屋頂」,其實流行於歐洲小鎮,在廣州舉行的是亞洲運動會,何必要顯示此種歐陸風情? 「粵語保衛戰」,可能有點借題發揮,但望大事化小,不要為亞運添煩添亂,當局尤應慎重從事。
[2010-08-06] 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8/06/OT100806001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