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马头元龙坡先秦墓地在岭南青铜时代墓葬中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价值最大。图为发掘现场
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以「掘尾龙拜山」传说为中心所形成的文化体系。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的主流文化之一,龙母在近代已被公认为珠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在岭南和东南亚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大明山的壮语名字叫「岜是」,最早记载大明山的中文古籍《太平寰宇记》把它音译为「博邪山」。「岜」在壮语中是山的意思,「是」也可写作「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岜是」直译就是社神山或祖宗神山。壮族人用之以表示「始祖之山」「神山」「龙之山」等。这说明大明山自古以来就是百越圣山。
大明山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数千年来,她美丽的山水孕育了周边地区无数奇特的文化现象,随着武鸣马头元龙坡商周遗址、全苏勉岭遗址、安等秧先秦遗址、两江独山先秦岩洞葬遗址、陆斡岜马山先秦岩洞葬遗址等众多百越瓯骆部族早期文明遗址的发掘,人们从这些古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可以推定,这一地区在与中原商代同期之时,就产生了自有的灿烂青铜文明。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深入环大明山地区山山水水、村村屯屯进行全方位考察,解读她那神秘的文化「遗传密码」。大明山神秘面纱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
武鸣两江镇龙英村龙母屯村边的明代蛇图腾石雕
一个传扬了几千年的动人民间传说
流传在环大明山地区的「掘尾龙拜山」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明山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个贫穷的「娅迈」(壮语寡妇的意思),经常到野外挖野菜。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天,她在挖野菜回来的路上,看见一条身上发光长得很奇怪的小蛇,蜷伏在路边快死了。她很可怜它,就把小蛇捡回家烘暖,喂它吃东西,小蛇慢慢恢复了元气。
「娅迈」把小蛇养在家里,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护理、养育它。小蛇逐渐长大了,「娅迈」的茅棚已装不下它了,尾巴往外伸出去一大截。娅迈告诉小蛇,只有砍去一截尾巴才不会越长越长。小蛇点了点头,娅迈就拿起菜刀砍断了小蛇的一小截尾巴。她心痛极了,马上找来锅灰,涂在小蛇的伤口上止血。从此,小蛇变成了秃尾巴的蛇。壮话把无尾钝物称作「掘」,「娅迈」于是给小蛇起名叫「特掘」,人们按照壮族的习惯把「娅迈」叫做「乜掘」(「乜」在壮语中是母亲的意思)。
「特掘」的尾巴虽然不再加长了,但身体却越长越大,茅房快给挤破了,吃也吃得越来越多,实在难以再养了。「乜掘」只好把它送到河里去谋生。
「特掘」走了以后,「乜掘」的门前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鲜鱼和鲜果,人们都猜测是「特掘」送上门的。「乜掘」的生活慢慢富起来,成为人们崇敬的仙婆。
后来,「乜掘」年老体弱病死了,村里人刚想来为她办丧事,即见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昂头摆尾凌空而下,把「乜掘」抬到大明山安葬了。人们于是把这座山叫「莫乜掘」(壮语「莫」是坟的意思)。
「乜掘」安葬以后,「特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都上大明山为「乜掘」扫墓。「特掘」扫墓时大明山地区就会风雨大作,电闪雷鸣。风雨过后,连绵的大明山脉到处瀑布飞泻而下,这是「特掘」为母亲高悬的白色挽幛。晚上,瀑布奔流的轰鸣声,是「特掘」在祭奠养母举行闹龙殿的仪式。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龙母起源的故事。这一个故事在岭南地区有不同的版本,在白话(粤语)地区叫「掘尾龙拜山」。
武鸣马头镇全苏村勉岭出土的商代同期蛇纹牛首提梁卣
学术界已公认龙母文化是百越瓯骆文化,因此可以认定大明山地区「特掘扫墓」的故事就是珠江流域龙母传说故事的原版。事实上所有的岭南龙母故事即使流传在白话区都带有鲜明的百越文化特色,「掘尾龙」的「掘」在白话里是有音无字,在壮语里也正是表「钝」「无尾」之意。显然在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故事中,大明山流传的龙母故事才是所有龙母故事的源头,是原生态的龙母文化。
肇庆梧州的龙母故事版本中,传说龙母姓温,是从西江上游漂流下来的。上古时代越人无姓,之所以有龙母姓温的传说,是由于龙母故事产生于「温」(壮语「温」指人群)水的缘故。古「温」水正是大明山水系所在的右江和邕江流域。
既然环大明山地区流传的龙母故事是原生态的龙母文化。因而必然深深地体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忌讳吃蛇和杀蛇。一些受外界影响的年轻人杀蛇吃蛇都会受到当地老年人的责骂。他们认为吃蛇会遭到灾异的报应,在家煮蛇烟尘落下会中毒。这一民俗与大明山地区以外的各族民众以蛇为佳肴大相径庭,只有大明山水系沿岸的疍家人的风俗与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民俗相同。
起源于龙母祭祀活动的歌圩民俗。武鸣县马头镇小陆村至罗波镇罗波潭的廖江两岸是郁江流域最古老、最大的歌圩。这一歌圩带有浓郁的龙母文化特征。歌圩举办的时间是在「三月三」「特掘扫墓」之后,并且赶歌圩的人必须先向龙母庙敬祭熟肉和五色糯米饭,大家分吃了才开展歌圩活动,而且歌圩的开台歌必须先唱龙母的故事。壮族喜欢吃五色糯米饭,这一习俗也起源于龙母文化,传说「特掘」是五色龙,因此大家在祭祖扫墓时都以五色糯米饭作为主要祭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三月歌圩」又称「三月三歌节」。「三月歌圩」,历经千百年不衰,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起源于龙蛇崇拜的建屋「安龙」习俗。在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有一个建房上横梁时的「安龙」习俗,壮族人把横梁看成是秃尾龙「特掘」的化身,上梁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祭祀秃尾龙以求大吉的仪式:请地理先生来定上梁的时辰,到时用红带子缠在横梁中间,在梁头贴上红色的利市纸,抱一个公鸡绕横梁一周,然后抬梁上柱头安放并燃放鞭炮。壮族人认为这样「安龙「后,房子才会牢固安然。
起源于秃尾龙「特掘」断尾的养禽畜剪尾巴习俗。在龙母故事中,传说小蛇剪了尾巴才养大成龙,因此环大明山地区的农村饲养禽畜都喜欢剪掉尾巴,现在仍相沿习。从外面买回家的猪、鸭等,要把尾巴或尾巴的毛剪去,认为这样禽畜才能去掉野性,才能快长快大,成为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
壮族的「三月三」源于龙母文化。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以「掘尾龙拜山」的农历三月初三那一天作为拜山的节日。壮族拜山的习俗是以五色糯米饭做祭品,传说这是因为「特掘」是五色龙的缘故。大明山「特掘拜山」的民俗对壮族文化影响很大,据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首都的壮族代表在研究为壮族设定一个法定的节日提案时,就是根据「特掘拜山」的故事而提议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作为壮族的法定节日的,后来这一提案获得了政府的批准。
武鸣马头出土的与西周至春秋同时期的青铜卣
一种应当重新考量的活态民俗文化
环大明山地区是百越瓯骆民族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曾存在着强大的马头方国,这是瓯骆远古文明的一个文化积淀,是瓯骆人美好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家园。它是瓯骆先民在长期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和谐的深刻认识和反映。这是骆越民族历史的记忆和印证,这也就是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原生形态的文化解释的基础。
从地理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大明山地区是一个自成一体独立的地理单元,横亘在岭南大地壮族母亲河——红水河旁,北回归线横穿,使这里成为比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更明显的区域。发源于大明山地区的33条大中小河,滋润着周边3.2万公顷的良田,使这里自古以来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山体高大,坡度较陡,起伏明显,气候多变,森林茂密,涵水丰富,物种繁多,基因独特,土地肥美,物产丰饶,雨热同季,未遇洪水,不见旱灾,这是大自然赋予瓯骆民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最美丽的画卷。
龙母崇拜是由于龙母赡养一条小龙蛇并为民治百病和小龙蛇对龙母报恩的远古神话派生而来的,一直沿至今日。这种崇拜,仍然表现在壮族民间生活中。每当农历三月三,大明山刮起一阵风,人们说,这是「特掘」回来拜山啦!「特掘」回来拜山,我们也拜山啦!以后壮家把三月三定为祭扫节,一直沿至今日。于是说,三月三,龙拜山,其民俗由此而来。「孝心」是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孝道,本身就是对美好价值的看重与坚守,是净化心灵,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的「试金石」。挖掘壮族龙母文化就是要宣传孝道,尊敬老人,赡养老人,追念先人,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壮族龙母文化是各族文化交融的典例。壮族处于东南亚文化、岭南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因而壮族文化具有开放和融合的特征。龙母文化从西江源头扩展到珠江流域,扩展到东南亚和世界。这也就是壮族龙母文化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和谐,民族之间的和谐。广西生活着多个古老的民族,这些民族都创造过相当灿烂的民族文化并有各自鲜明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这些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家园。在长期的交往中,各个民族既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特性,又让其他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形成一种文化共生的现象。深度挖掘、开发利用壮族龙母文化就是要加强民族团结,用民族团结来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影响力。
武鸣两江镇龙英村龙母屯村民春节期间抬龙母出游的习俗
一个亟待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度挖掘开发龙母文化,就是要充分展示以龙母文化为代表、侗傣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特色,实现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发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对于东南亚20多个与壮族「同源异流」具有族缘、血缘、地缘的侗傣语民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促进广西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业,加快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多方面都具有叠加的意义。
二是,以大明山为中心,加大对环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遗存、遗物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同时,适当修复和重建部分文化古迹,特别是要抢救濒临灭迹的遗物。
三是,加强瓯骆古都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专家在考古中发现武鸣县的马头镇、罗波镇、陆斡镇、两江镇是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分布区,在这个文化区域内,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是目前已知在广西最丰富、最密集的,主要的考古发现有:商代牛头铜卣、商代青铜戈、元龙坡商周墓群、安等秧战国墓、岜马山商代岩洞葬、独山战国岩洞葬。其中与蛇图腾崇拜相关的考古遗存和遗物有:船形墓、蛇形图案、蛇形玉雕饰、唐代龙母庙遗存、明朝蛇图腾石雕像。建议建立元龙坡安等秧古墓群遗址保护区,筹建瓯骆古都文化博物馆。
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字,因而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异,这是包括壮民族在内的众多世界民族文化发展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多数民族的文化就显得支离破碎。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民俗学、地名学、文字语言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分析,从而可以发现某一民族发展和变化的轨迹。
瓯骆古国,瓯骆古都,龙母文化……千百年来,这些充满诗情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谜团,如同幽灵般在瓯骆后裔的梦中跳跃。瓯骆文化是珠江流域历史上最早、最灿烂的篇章之一。瓯骆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造船文化、大石铲文化、铜鼓文化、崖画文化、医药文化、龙母文化、玉器文化、青铜文化……曾对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愿这些文化更多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文化不仅仅是百越民族(侗傣语民族)的,而且是全世界的。
编辑:韦玮 作者: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