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部份主要媒體都說廣州的撐廣州話行動只有數百示威者,但從網上流傳的圖片及《蘋果日報》的報道,我們知道,其實是「近萬名廣州八十後無懼當局打壓,昨(七月二十五日)以散步形式如約聚會,堅撐廣州話」。 為了發展抹去方言廣東方言被指甚具歷史意義,據說是中國各種方言中,承襲最多古漢語元素的一種,如保留最多之九個聲調。有說廣東方言太多「有音無字」情況,但近年學者都已作出考證,不少廣東用字都是古用語,反而在現代中文中卻已流失。不過就退一步說,就算廣東方言無甚歷史意義,但她作為地區方言,對廣州人而言本身亦包含地區文化價值在其中。
不過,在「發展就是硬道理」的國家主旋律中,這些所謂文化價值確是並沒甚麼位置可言,為了「整體發展」大局着想,消抹這種方言,似乎就變得合理。我估計不少半生為「發展」而勞碌的廣州中年人,也會認同廣東方言讓路是理所當然的。或許當局從沒想過,今次打壓廣州話事件,反應最激烈的,竟然是一班與這方言的歷史意義最不着邊的年輕人。
這個情況是否似曾相識?幾年前,香港政府基於發展至上的原則,打算清拆皇后碼頭填海發展。當時卻跑出一班最不應對這歷史建築有回憶的年輕人,他們打出集體回憶的口號,以出乎政府意料的激烈行動抗議。自此以後,香港的本土意識才開始被喚醒,「發展至上」的價值觀開始被社會反思,然後有反高鐵等反思社會發展的事件,而年輕人就成了新的社運力量。
今次廣州的事件,可說是當日的保育運動的一個延伸,同樣是以年輕人為行動骨幹。香港的社運發展影響,似乎刺激了他們的本土意識的討論,亦於這一件偶發的政府打擊本土文化事件中,一下子引發出那種集體抗爭意識,造就這次萬人示威事件。 喚醒集體抗爭意識大概廣州政府根本沒想過簡單的方言問題,與個人利益關係不大,竟然可以引發如此大型的迴響,這情況有如當日香港政府對保育人士的出乎意料。今次廣州事件,最大的影響力不在今次是否真的影響到方言的政策,而是讓廣州年輕人的集體抗爭意識被喚醒。我預期,今次事件後,以後廣州或其他廣東省城市,會出現更多由年輕人推動的社會運動,有如近年的香港。
香港一些不支持社運的人,會說社運無用,在現政治架構下根本改變不了政策決定。但撐廣州話行動,告訴香港人,社運雖未必可立即改變施政方向,但卻能喚起其他人的公義意識,包括中國其他城市的中國人。
是故香港人不應輕視社運之長遠影響力,更應視之為推動中華民族邁向民主之個人責任。當日香港變相公投時,有人說,我們不但為香港人而投票,更為中國人而投票,現在當知道此言非虛。
司南
自由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