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0|回復: 0

[詞彙及文法] 大粵文化史話(十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5-1 18:55: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粵語詞彙大考證 ----------------------------------------------------- 鋪、塘 十華里,舊稱一鋪路。鋪字,大有來頭。 鋪,原是宋、元、明、清歷朝為傳遞公文而設的官家驛站。它與古時朝廷建設的「置」、「郵」、「傳」、「驛」、同義,作用相當。 宋代,驛傳制度有所謂郵鋪,傳遞文書。《太平廣記》載:「初,南中驛路二十里置一鋪,驛吏持符牒,以次傳授,欲近前鋪,輒遠呼以警之。」(《陳寨》條) 到了元代,就發展為系統的急遞鋪,「以達四方文書之往來」。《元經世大典.急遞鋪總序》說:「十里或十五里或二十里設一急遞鋪。十鋪設一郵長,鋪卒五人。文書至......卒腰革帶,帶懸鈴......」齎文書以行,夜則持炬火焉。」又:急遞「定製一晝夜走四百里」。 據南宋史志學家粵人陳大霞《南海誌》載:元大德年間,廣州有水站和水鋪組織。是當時通過水路傳遞消息和郵件的官方機構。民間須負責負擔額定的支應和一些編派的徭役,水陸站鋪便與人們生活發生聯係。站、鋪二字,不免常說,漸漸耳熟能詳。(站,蒙古語原稱「站赤」,漢語略作站。) 明清承前制,也於交通要道設塘(注)、鋪,屬官設的通訊站頭。明顧炎武《日知錄.驛傳》:「今時十里一鋪,設卒以遞公文。」《辭海》案:「每十里置一郵亭也。福建以十里為一鋪,兩廣以四十里為一鋪。」由於塘、鋪的建置和作用首與政治、軍事需要相關,故處在風雨飄搖中的南明也不廢鋪遞。孔尚任據史事寫成的《桃花扇.草檄》中有「只怕鋪遞誤事」一語,可證。 清代因應加強統治勢力,對塘、鋪的組織施行更為致意。《清會典》:各省腹地廳州縣皆設鋪司,由京至各省者曰京塘,各以鋪兵鋪夫走遞公文。」驛傳、鋪遞制度較為完善,公私文籍也就較多記載。清傅佔衡《塘兵行》:「十里有鋪鋪有兵,官郵吏站奔流星。」、「村中初聞塘兵名,那識塘兵頭與尾。」《新笑林廣記》有「鋪兵」一則,寫一個遞鋪差役傳送公文所鬧的笑話。木魚書《二荷花史.京遇紫娘》唱詞:「此去我家唔遠了,不過兩三鋪路這般長。」這些都是涉及清代塘、鋪的文字反映。至於由塘、鋪名遞變為地名,則全國各地所在多有,今尚可稽。 塘、鋪,到了清末舉辦郵局後就廢除了。但十華里稱一鋪這個量詞仍舊流傳民間,至今廣東鄉鎮還有人說。 注:塘 --- 明代兵部在各省設提塘官,專營軍事情報,又在各府縣設塘馬,擔任打探軍情和傳遞塘報(軍事情報)。其馳道名官塘,其驛站名塘汛,相當於鋪。故「塘」「汛」亦成為表示道路遠近的量詞。如:一塘路;兩塘汛。廣州舊有官塘街,正貼近北城根,可能曾是舊時的一段馳道。 ----------------------------------------------------- (待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15:09 , Processed in 0.0676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