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工尺合士上 於 2010-5-7 15:51 編輯
大家可能會好奇到底清朝的粤語和現在的粤語有否不同
打个比方,如果大家爷爷的爷爷仍在生
那自己能否用粤語與之交流
相傳那時的讀書人奉一本叫
江湖尺牘分韵撮要合集的韵書为正統
現在网上可下載的是道光十八年(1838)的版本
http://iask.sina.com.cn/u/1635824950/ish?folderid=14341
http://iask.sina.com.cn/u/1635824950/ish
這本是澳洲國家圖書館的館藏
如果無經過正統的漢語聲韵學習(不是現在的普通话拼音教育)
看這本書會有困難,因為那時的古人寫韵書不用拼音
如果英文比较好,還可以看由美國傳教士
於1856年出版的英華分韵撮要,里面有西文標的拼音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cyingcwcfanwan00williala
个人感觉由微軟扫描的UCLA館藏效果很好
基本上两書是根据當時的粤语把漢字分成三十三韵歸纳整理
另外中文版里還有很多書信祭祀之类的客套語
那到底當時和現時的粤語有區别否
從以上两書可以看到很有趣的現像
在成書時下列三组每组里的两个字聲母是不同的
ts精,ch之;ts'齊,ch『出;s三,sh聖;
根据現在的粤語拼音http://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這三组字每组的两字应该相同,分别為z c s
如果用普通话念這三组字確實每组都能區分
一个是卷舌而另一个则是平舌
那就是說粤语在清朝時也是有卷舌音?!
英華分韵的序言里祗是說了香山(今中山),新寧(今台山)和新?(sin ngan這個拼音我猜不出是哪)
不分三(s)和聖(sh)
而江湖尺牘分韵撮要合集的成書時間应该遠遠早於道光年間
虽然最早的傳世版本是1782年,但記載的可能是清朝初年的粤音
見此文:http://att.newsmth.net/att.php?p.203.59337.638.pdf
个人感覺這很怪
譬如如果把省城念成卷舌
好像是無牙的老人才那樣
但難道他們有牙時也那樣念
大家如果可能
可以問問上了年纪的老人
看看他們可否記得他們的长輩有否卷舌
後註:
(普通話中的zh,ch,sh是卷舌,因為發這些音時舌頭頂向上颚。而英華分韵裡的ch,ch',sh也有可能是舌葉音,类似於英文中的j as in judge, ch as in cheese,sh as in she,發這些音舌尖向外。
台灣海陸腔的客家話的确存在舌葉音。(廣東梅州是没有的)
http://edu.ocac.gov.tw/lang/hakka/b/b3.htm
注意聽以下的字:事,食,陳,聖,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