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建筑的优秀传承者——骑楼
干栏式建筑,又称吊脚楼,曾广泛地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域。「干栏」是百越语,本义是「房屋」、「建筑」。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语 SipSong Ban Na 「十二亩田」之意 ),竹制吊脚楼依然是当地的主要民居形式。在浙江河姆渡文明遗址中,也发现了吊脚楼的残骸。
干栏式建筑的本质特点是:地面首层用几条大柱升起架空,搭在大柱上的二层才建住人房屋,架空首层用于圈养牲畜或是堆放杂物等等。在 亚热带/热带 湿润气候 地区,瘴疠之气较重,蛇虫鼠蚁孽生速度快,故贴近地面的建筑并不适宜住人。
下图是干栏式建筑的原始形态,中南半岛内陆山区的民居:
由图可见,中南半岛当地的红壤土质(也有很多黄壤 照片内未摄出),也同样广泛地分布在 浙江中南部、福建、两广 等地。红壤和黄壤都是极其贫瘠的强酸性土质,大多数作物都种不生,即使种得生也长不粗大。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是唯一的例外,因为西江上游冲下来的碱性石灰碎屑,刚好中和了本地的酸性土质。
去过广州岑村火炉山的朋友都知道,种在那里的小树苗长得好「奀」,好几年都长不大的样子。更何况是事关养活人口多寡的粮食产量呢?所以,当年对抗秦军入侵的岭南西瓯部落,虽然勇猛好战,但始终是先天硬件条件不足,土地太过贫瘠,粮食产量低,人口繁衍慢,最终输给了以人数取胜的秦军。
下图是一马平川的中原(河南)平原,当年我到河南旅游,眼前这样展开一片的大平原,一座小山包都见不到,第一感觉真是好震撼:
在古代,黄河流域中游的土质是很肥沃的,不像现在这样沙碱化。在这样一大片的肥沃土地里,人口又有什么可能不大规模繁衍呢???
哎,历史啊历史……
离题万丈了。其实大家通过对上图吊脚楼的观察也能发现,骑楼结构的本质,正是来源于干栏式建筑。维基百科「骑楼」条目的作者认为,骑楼源于南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发明的Veranda建筑,但我google过Veranda的图片,样式结构与骑楼并不同。而维基百科另一个独立条目「广州骑楼」的作者则认为,骑楼正是源于百越民族干栏式建筑的结构。我赞成后者。
珠江三角洲的「土佬」(本地人),以汉化百越文明为本底,长期与 西域/欧洲 人士通商,顺带引入西方建筑的风格样式,积蓄了一定量的财富之后,「土佬」们设计建造了 东西结合 别具一格 的骑楼。「骑」可解作「在XX之上」,二层以上楼房用于居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骑楼胜于原始干栏式建筑之处,除了样式更漂亮、建造材料更坚固之外,被「骑」的首层用于出租商铺,比原始干栏式建筑的 圈养牲畜、堆放杂物 的功能,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价值。
下图为广州旧城区的骑楼。在广西、在越南、在东南亚各大城埠,都可见这种骑楼: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岭南,特别是广州,造成珠江三角洲的用地极其紧张,大量残旧骑楼面临清拆局面,阻隔空气流通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低矮的骑楼。骑楼如何在今后的时日里获得新生,绝对值得有识之士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