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1|回復: 8

[八卦時聞籮] 慳電膽醜聞未了,忽然委任兩副局長!香港煲呔再挑那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23 06: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3-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慳電膽醜聞未了 忽然委任兩副局長
煲呔再挑民憤


【本報訊】續聘菲傭 Show卡片、約晤議員發白日夢……每年花費逾 6,000萬元公帑的高薪副局長、政治助理制度功效成疑,行政長官曾蔭權卻在慳電膽風暴未散之際,昨再公開委任退休入境處處長黎棟國、現任政務官黃靜文,分別出任保安局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退休高官、現職公務員、學者、立法會議員一致質疑今次政治任命,認為只會加劇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記者:雷子樂、莫劍弦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表示,委任兩位副局長是集體決定,按照用人唯才、個人操守等原則,相信兩人能勝任,任期至 2012年。 57歲的黎棟國,現領取每月 6萬元長俸,下月任保安局副局長後月薪增至 211,560元。 45歲、現任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的黃靜文,任副局長後月薪升至 197,455元,較現職加薪逾 5萬元。

黃靜文上任後即要推銷 2012政改方案,市民對 2012雙普選有強烈訴求,黃靜文昨在記者會上只重申,全國人大已就 2012的選舉辦法作出安排。她上任前已放棄了居英權。候任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表示,基本法 23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建制責任,但並非優先處理項目。

「係要證明制度無問題」

政府稱副局長、政助任命是為了培訓政治人才,但今次入圍是清一色公務員出身。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解釋,兩個政策局涉複雜政策及法律背景,公務員背景的同事會「超前啲,適合啲」。

不過,今次政治任命引來各界劣評。原則上支持擴大政治委任制的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認為,政府填補現有空缺無可厚非,但從最新覓得的兩位人選也來自公務員體系而言,可見政府在外招聘人才有難度。資深政界中人李鵬飛也不諱言,「好明顯出面嘅人唔肯承擔政治委任角色,搵嚟搵去都係搵前公務員,即係出面搵唔到人。」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質疑政府,「為咗證明之前市民嘅批評無理據,就算呢兩個副局長只有兩年幾任期,都堅持要任命,死都要證明制度無問題。」他指,慳電膽風波已經令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進一步惡化,「副局長傷疤都未癒合,慳電膽又去咗另一個不信任高峯,家政府仲要去抓番之前嗰傷口,只會令雙方互信程度雪上加霜。」

「有位唔好嘥益自己人」

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質疑保安局開設副局職位的需要,因政府之前委任前助理警務處長盧奕基為保安局長的政治助理後,「對內冇改善到內部溝通,對外唔知有乜功能。上任咁耐,淨係送殯(殉職人員)見過佢一次。」現在再增聘副局長,質疑是否「有個位唔好嘥,益自己人」。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炮轟政府完全無視市民對副局長表現的強烈不滿,又批評政府原意是邀請商界和社會人士加入政府,引入新思維,但今次兩名新副局長都是公務員,顯示有關制度已經破產。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說,新任命只會令公眾覺得政府利用所謂問責制,自製大量高薪職位為公務員轉職或退休後另謀出路;此舉無助解決現時管治問題,反令問題惡化。

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則力撐今次委任只反映政府「用人唯才」,強調公務員轉任政治官員,「就算唔加分,都唔應該扣分」。

候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簡介

年齡: 45歲

月薪: 197,455元

工作背景: 90年加入政務職系,曾任職前工商及科技局、前貿易署、曾任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政務助理,現為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

是否擁有外國護照:曾有居英權;答允出任副局長前已放棄

候任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簡介

年齡: 57歲

月薪: 211,560元

工作背景: 73年加入入境事務處、 02年任處長、 09年 4月正式退休,為李少光在入境處的舊部,具大律師資格

是否擁有外國護照:曾有居英權,任入境處處長時已放棄

現時每月領取長俸:逾 6萬元

註:兩人將於 11月 1日履新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蘋果》資料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23&sec_id=4104&art_id=13343436  (有片) [ 本帖最後由 Ψ丹尼王子 於 2009-10-23 06:53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0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黃靜文 女版錄音機

【本報訊】「我哋氣氛輕鬆啲,不如等我先講幾句先好唔好?各位傳媒朋友……」想氣氛輕鬆,但候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甫坐下來,就打斷新聞官安排記者提問,要先宣讀一段事先寫好,內容大意為「深感榮幸、加強溝通」之類的官樣文章,可見她處事確有板有眼。她回答不同問題,都可以重複「有經驗、會多溝通」等語彙,甚有「人肉錄音機」之作風。

曾許仕仁政務助理

現年 45歲的黃靜文, 1990年加入政務職系, 08年 4月晉升至首長級乙級政務官,現任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她下月上場後,將協助局長林瑞麟推銷政改方案。黃靜文說曾擔任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的政務助理,曾參與推銷當年的政改方案,可說是有相關經驗。

05年許仕仁四出「乞票」結果失敗告終,黃靜文推銷 2012政改方案的方法,是「繼續與政黨、議員加強溝通,令政制發展可以向前」。

首批副局長上場後,出現續聘菲傭 show卡片、的士司機罷駛事件等政治風波,黃靜文回應時表示,她的一貫做法是跟議員多溝通,未來也會加強有關工作。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03:11 | 顯示全部樓層
黎棟國「高齡」復出

【本報訊】入境處前處長黎棟國離開政府一年半後即東山復出,以 57歲「高齡」出任保安局副局長,與舊上司李少光再續前緣,令保安局的政治任命官員,上至局長下至政治助理均清一色由前紀律部隊高層擔任。他昨沒正面回應是否為接任保安局局長鋪路。

與李少光關係密切

黎棟國 1973年加入入境處, 2002年接替當時退休的李少光出任處長。黎棟國與局長李少光關係密切,被問及會否令人質疑局長明益舊部時,黎回應指彼此有緊密合作,工作有默契,又笑說離開政府有一段時間,當務之急是上任前「攞本書刨多幾勻」。

保安局政治助理盧奕基被政黨狠批不熟政策無所事事,黎棟國上任後,稱會與公務員隊伍「心連心」維持香港治安。當年有傳他因未能再上一層樓掌管保安局而提早退休,黎棟國昨稱報道非事實。至於今次出山是否為接任局長鋪路?黎棟國說其任期 2012年屆滿,未來一段日子將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當被問及「出山」是不甘寂寞還是受人所託,他說這問題「好有啟發性」,解釋是休息過後,遇到機會於是再接受挑戰。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拆局
再向公務員招手 自毀理念


雖然特首曾蔭權推出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後民意劣評如潮,但政府仍推新一輪任命,人選卻全是來自公務員。有政府中人指,原本以副局長培養政治人才的想法,已證明失敗,政府要增加問責班子的「戰鬥力」,只能向公務員隊伍埋手,最終無法解決依靠公務員治港的老問題。




無法找其他界別人選

有政府中人指出,根據特首的原意,是在原有公務員隊伍以外引入其他界別人士,培訓為日後治港人才,但自推行有關制度後,不少非公務員背景的副局長、政治助理均被指為「唔夠班」,甚至處事失誤而弄出政治風波,部份局長索性將部份政治游說工作交由常任秘書長負責。

今次任命兩名副局長全來自公務員隊伍,顯示政府無法物色非公務員合適人選,局長也情願在公務員找政治副手,減少與公務員磨合時產生的種種問題,換言之,日後政府管治團隊仍掌握在公務員手上,只是部份人選擇從事政治工作,其他人則以常秘作為目標。

前港區人大代表李鵬飛認為,事件引伸的另一個問題,「係下屆特首可以去邊度搵班底;連埋行會成員要成四、五十人,去邊到搵?」他認為中央必須重新考慮在港推動政黨政治的可行性。


本報記者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14:02 | 顯示全部樓層
特稿
施政報告出爐10日 中聯辦未確認


特首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至今踏入第 10天,中聯辦仍未有任何官員公開讚揚、確認報告內容,親北京政界人士指出情況並不尋常,或反映中央對施政報告引起社會各方不滿頗有微言。據了解,北京已加派中間人來港「收風」,了解市民不滿的主要原因,並尋求「擺平」問題的方法。

曾蔭權去年發表以應付金融海嘯為主軸的施政報告後,中聯辦一周後發表聲明稱,希望並相信香港市民在特首和特區政府的帶領下,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07年,中聯辦正、副主任高祀仁及彭清華更於施政報告發表的六日內,先後公開讚揚施政報告提出的 10年規劃大計。

中央收風了解民怨

親北京政界人士指出,中聯辦官員今年遲遲未公開確認施政報告,情況相當不尋常,中央近日更加派中間人來港收風,了解施政報告引發公眾及輿論不滿的原因,包括慳電膽風波、高樓價問題及缺乏扶助低下層措施。中間人普遍關心,有關問題會否影響香港社會穩定,並探問解決方法。

據了解,中央高層官員忙於應付各種問題,香港實非北京首要處理事務,但仍然關心如何穩定香港社會民心,絕對不希望特區出現任何亂子。


本報記者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送燈膽 加電費
余若薇質疑法理依據


【本報訊】慳電膽券計劃最為市民詬病的,是政府硬將派發慳電膽券與增加電費問題掛鈎,一旦推行計劃就要調高電費。本身為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與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天不約而同從法理依據出發,直指因而要增加電費的做法未必符合目前兩電利潤管制協議下的加價安排,王永平更直指有違法治精神,力促政府修正。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昨天曾與立法會法律顧問研究政府派發慳電膽現金券的政策,兩人均質疑,根據目前兩電利潤管制協議條款,政府有否足夠理據將慳電膽券與加電費兩事直接掛鈎,因為條款指出,電力公司若推行環保措施而導致成本上升,可以此為由向政府申請增加電費,但有關引致成本增加的措施應該是經常性的( recurrent charges)。顯而易見的是慳電膽券只屬一次性措施,未必適用於該條款範圍。





王永平:違反法治精神

余若薇也稱,上述條款原意是鼓勵電力公司推行環保措施,之後才向政府申請加電費,絕非鼓勵政府與電力公司「打龍通」,「以交換條件方式私下容許電力公司加電費」。按照政府計劃,慳電膽券只惠及住宅用戶,加電費卻是由商戶和住戶一起承擔,余若薇認為此舉等同要商戶補貼住戶,令人難以接受。

余若薇已去信政府,要求交代派發慳電膽券時增加電費的法理依據,重申公民黨支持政府派慳電膽,但從未說過支持政府加電費。

堅信特首曾蔭權無「明益」姻親,不涉及利益輸送問題的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與余若薇意見一致,他強烈批評政府藉慳電膽容許兩電增加電費「做法非常之錯,完全違反晒特首口中所講嘅法治精神。」

前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李鵬飛則指慳電膽風波的最大問題,「係疏忽咗(事先)去行會交代」,強調事件已演變為涉及特首民望的「政治問題」,「最重要係(負面)民意已經形成,對佢(曾蔭權)好不利」,認為曾蔭權有需要主動解畫,更笑指「我肯定曾蔭權一定唔係視民望如浮雲。」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39:24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東方日報》

全城追殺    曾蔭權休假避難


曾蔭權因「慳電膽益親家」風波而正處被推倒邊緣,他被踢爆違法容許兩電以加電費收回現金券成本後,全城嘩然,立法會、民間組織以至前高官群起圍剿。繼社民連計劃提出司法覆核,民間團體「107動力」亦認為政府的做法等同向市民無理徵稅,日內擬搶先申請司法覆核阻止曾蔭權圖謀,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亦決定去信兩電查詢政府將現金券與電費掛鈎有何理據,而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更公開直斥掛鈎概念違反法治精神。面對公眾怒火不斷蔓延,曾蔭權突然宣布今起離港休假四天,實行暫避風頭。



根據政府公布,曾蔭權離港期間,頭三天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署理其職務,最後一天則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頂上。曾蔭權雖選擇在此風頭火勢之際休假避難,但他到底是根據兩電管制計劃協議中哪條條文容許兩電以加電費收回現金券成本,本報連續兩日向環境局查詢,但該局昨仍未能確實答覆,只重申現金券派發計劃許多細節會在未來日子詳細研究,政府會繼續聆聽意見。

政府未能提出法理依據便強推政策,繼社民連準備提出司法覆核,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昨亦透露,該團體正諮詢法律意見,最快下月二日前先提司法覆核,而興訟理據較社民連有過之而無不及。




107動力質疑曾蔭權推行慳電膽計劃違反《基本法》及變相徵稅,將提出司法覆核。


諮詢不足「惡例一開好危險」

何民傑解釋,政府透過電力公司派現金券,毋須如動用公帑般先經立法會同意,此行政手段有違《基本法》之嫌,而市民若在無法拒絕多交電費下被迫收下現金券,變相等同被徵收環保稅,手法有違政府稅收原則,連同政策不合理及程序諮詢不足等論點支持,相信法庭接納申請的機會很大。何說:「呢個惡例一開好危險,第日港鐵送完嘢又話加車費,政府如果無法理依據,一定要放棄慳電膽計劃。」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認為,政府若有充分法理讓現金券與加電費掛鈎,絕無理由拖了兩日仍無法提出反駁,他促請政府在下月二日舉行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釐清質疑,否則必提司法覆核。該事務委員會主席余若薇昨與立法會法律顧問研究後,亦決定去信兩電要求解釋質疑,提問包括政府與兩電商討慳電膽計劃時根據甚麼法理條文及程序容許兩電加電費,要只用光管的市民分擔電費加幅又是否公道?




余若薇去信兩電要求釐清現金券與電費掛鈎的理據。




陳偉業認為,若曾蔭權有確實法理依據讓兩電加費,無理由兩日也提不出法理所在。


王永平:曾蔭權自打嘴巴

慳電膽燃起民間「幾把火」,前高官亦加入發炮行列,有「庸官殺手」之稱的王永平昨出席著作發布會時,批評政府以容許兩電加價換取慳電膽計劃推行,市民使用現金券與否亦受加價之苦,做法違反曾蔭權口中所謂的完善法治與依法辦事。

王永平強調,政府不能剝奪市民基本權利和自由選擇權利,他說:「唔能夠話政策對市民有着數,畀廿四元(電費增幅)可換二百四十元(當局聲稱慳電膽省回電費),就要逼市民先畀廿四元攞着數,(曾蔭權)強調香港有完善法治,依家等於自打嘴巴,如果加電費大前提唔收回,政府就係違反法治精神。」




王永平炮轟曾蔭權在慳電膽計劃上違反法治精神。 (徐家浩攝)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091023/00174_001.html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47:31 | 顯示全部樓層
新總部用LED燈具    港府自揭環保謊言

【本報訊】曾蔭權為強推慳電膽現金券計劃,不惜自圓其說,派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力撐慳電膽,狂踩更環保的發光二極管(LED)燈膽,指LED膽未有國際測試標準。但政府在交代新政府總部發展計劃的文件中卻自揭謊言,明確指出由於慳電膽和鎢絲鹵燈效能較低,新政府總部將會使用LED燈具。



新政府總部將棄用慳電膽而選用LED燈具,政府無疑自摑嘴巴。 (資料圖片)


指慳電膽效能低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下周二會討論添馬艦發展工程,根據行政署提交的文件顯示,政府建議增加多項環保及能源效益設施,其中便包括於政府總部大樓燈槽以LED燈具取代較低效能的慳電膽和鎢絲鹵燈;大樓亦使用太陽能光伏板,並為電動車提供充電設備,方便官員、立法會議員使用電動車,涉及額外成本八千四百多萬元,每年額外節省耗電量約百分之三點六,平均回本期約四十四年。

自從曾蔭權「慳電膽益親家」風波爆發之後,學者以至業界人士均質疑政府只着重推廣嚴重危害環境的慳電膽,而不是選擇更慳電、不含水銀及壽命更長的LED膽,批評曾蔭權是假環保。

另外,政府的文件指出,因應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要求增加新的立法會綜合大樓面積,核准預算工程費由原來五十一億六千八百多萬元,增至五十五億二千多萬元。政府又提出斥資三千多萬元,在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大樓及休憩用地設置合適藝術品。項目預計可於二○一一年中完成。




慳電膽含水銀及壽命較短,棄置時會污染環境,故外國已逐漸推廣LED膽。(左)慳電膽(右)LED膽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3 06:52:19 | 顯示全部樓層
政府部門貪污舉報趨升

【本報訊】曾蔭權在「慳電膽益親家」事件中捲入利益輸送指控而一身蟻,成為首位遭廉政公署調查的香港行政首長。廉署資料顯示,該署歷來共起訴四十五名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其中廿五人罪成,罪行包括無申報利益而將大額合約判予親朋戚友。廉署強調,即使公職人員只是「甜頭式貪污」,例如接受免費娛樂,又或本身「無錢落袋」,都或屬干犯有關罪行。

今年頭三季,廉署接獲七百七十八宗涉及政府部門的貪污舉報,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五。而在頭八個月,廉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檢控一人,另有兩人被定罪,當中包括侵吞香港大學捐款、詐騙病人醫療費的港大醫學院前院長林兆鑫,被判監廿五個月;去年同期則分別有五人被控及一人被定罪。

廉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劉就榮稱,公職人員明目張膽收賄個案已大減,但近年仍成功檢控多宗行為失當案,如涉及利益衝突以權謀私、無申報利益下將政府合約判予親友。資料顯示,首宗以權謀私罪成案件,是二○○○年政府產業署總產業經理岑國社,涉向家人公司批出總值近一億六千萬元的管理合約,岑無申報利益衝突,被定罪判囚九個月。

當年法官指,被告雖無分毫利益,但涉及的利益是轉給他人,損害公眾利益,又指岑在政府任職卅多年,卻以愚昧為藉口竟無申報利益,令人驚訝。其後律政司上訴獲法院加刑至兩年半。





公職人員貪甜頭亦有罪

劉就榮稱,部分以權謀私個案屬「甜頭式貪污」,例如接受免費北上娛樂、借用車輛等,提供娛樂者一般會要求公職人員洩露一些敏感及機密資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9 10:38 , Processed in 0.0606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