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5|回復: 2

[八卦時聞籮] 美石油誘惑中國制裁伊朗!鼓勵阿拉伯國家增加出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20 15:5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美石油誘惑中國制裁伊朗
鼓勵阿拉伯國家增加出口


伊朗無視國際反對發展核計劃,美國力爭強硬制裁,但中國和俄羅斯往往在聯合國安理會出手阻撓。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奧巴馬政府現已決定改變策略,希望以石油誘惑中國,鼓勵阿拉伯國家增加對中國出口石油,減少中國對伊朗石油的依賴,以換取北京支持強硬制裁伊朗。




奧巴馬政府的新策略,是透過轉移石油供應,重新調整外交聯盟。中國現時每日耗油量 800萬桶,預料到 2030年將達 2,000萬桶。沙地阿拉伯是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每日供應 74萬桶,伊朗是第二大供應國,每日 54.4萬桶。美國相信,若要利誘中國,沙地和阿聯酋將是保證中國持續石油供應的重要夥伴。有美國官員直言:「我們呼籲阿拉伯國家向俄羅斯和中國直接表達到伊朗核計劃的關注,並強調這些國家應運用她們的影響力。」

減中國依賴伊朗石油

新策略初步已獲阿聯酋支持,阿聯酋同意在未來六個月,將出口中國的石油量,由現在每日 5萬桶,增至 15萬至 20萬桶,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大幅增加出口量。跟伊朗素有嫌隙的沙地,也傾向同意增加對中國出口石油,以彌補中國一旦支持制裁伊朗造成的石油損失。沙地向中國購入大量軍備、天然資源及消費品,正研究如何以石油誘惑,游說中國疏遠伊朗。

美國的如意算盤能否打得響,不少外交界人士和中東分析員都不太樂觀。一個重要原因,是沙地和阿聯酋的石油出口都受到由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定下的出口限額限制,業界質疑兩國如何能在不超額下,大幅增加對中國輸出石油。

此外,北京早已承諾未來數年投資數以百億美元在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基建,中國總理溫家寶上周與伊朗副總統拉希米( Reza Rahimi)會談後,更指中伊關係比前更廣更深。

北京視伊朗為中國達致能源獨立的重要夥伴,在伊朗投資了多項大規模聯營勘探、開採及提煉工程。雖然不少工程基於技術問題或合約糾紛,至今未見成果,但分析認為,中國為了發展自己的提煉及開採能力,故不會就此打退堂鼓。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伊朗專家克勞森說:「中國拉攏伊朗,是基於『自己作為生產商就是最佳能源保障』的想法。」

阿聯酋 沙地齊支持

美國、法國、俄羅斯的代表,昨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跟伊朗官員開會,希望能就國際監察和管理伊朗低濃縮鈾達成協議。美歐都相信,中國是國際向伊朗採取經濟制裁施壓的重要一部份。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都有否決權,而中國曾多次表明反對強硬制裁伊朗。

對於阿聯酋願意增加對中國石油出口,中國外交部和國家能源局都拒絕回應。但無論如何,美國官員對於阿聯酋此舉是阿拉伯主要產油國回應美方新策略呼籲的一個重要訊號。


美國《華爾街日報》



伊朗石油蘊藏量豐富,是中國第二大供應國。互聯網


每天輸入54.4萬桶石油 中國能源獨立靠伊朗

中國近年經濟發展迅速,對石油和其他能源需求甚大。伊朗作為中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每天向中國輸出 54.4萬桶石油,因此中國認為要做到能源獨立,沒有伊朗不行。

三大石油巨企大舉投資

中國視伊朗為石油戰略部署中重要一環,三大國內石油巨企紛紛大舉投資伊朗,開發油田。 2004年 10月底,中伊兩國簽署亞達瓦蘭( Yadavaran)油田開發諒解備忘錄,中方投資 700億美元( 5,425億港元),授權中石化勘探亞達瓦蘭油田。油田蘊藏原油達 170億噸,中方日後可從該油田獲取 15萬桶原油。

中石油 2000年正式進入伊朗,今年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達成協議,開發南部海灣地區南帕斯( South Pars)的天然氣田。中海油也跟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署總值 160億美元( 1,240億港元)協議,開發伊朗北帕爾斯天然氣田、建造液化天然氣廠和建設液化天然氣輸送設施等。

中國石油巨企遍佈伊朗,有傳伊朗和巴基斯坦拍板興建的輸油管,將延長通往中國,屆時從伊朗輸往中國的石油和其他能源,便不需要在海路上繞過馬六甲海峽,從陸路進口便可。
Examiner.co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20&sec_id=15335&art_id=13330828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0 15:57:57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四出爭奪石油 首向美國墨西哥灣進軍

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後,經濟猛進,對石油需求日增, 1993年成為石油淨進口國,石油消費量迄今排世界第二,僅次美國。為確保原油供應穩定,中國近年積極進軍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亞,力搶石油資源,甚至打算首度進軍美國後院墨西哥灣,染指當地油氣資產股權。

2008年,中國國內原油產量達 1.9億噸,但淨進口石油近 2億噸,顯示石油對外依賴度達到 51%。一旦石油供應中斷,將會出現能源短缺的瓶頸制約,大大打擊經濟發展。因此,中國一方面建成了第一期四個石油儲備基地,朝發達國家 90天儲備量的水平邁進,一方面進軍海外,全面攫取石油資源。




中國在新疆廣鋪輸油管,反映日益增加的石油需求。路透社


向非洲國家提供經濟援助

中國過往太過依賴中東石油,以 2003年為例,中東原油佔中國進口原油比例 95%,加上中海油 2005年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尤尼科( Unocal)失敗,反映中國被排斥在西方控制的石油資源核心之外,中國於是將目光轉向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亞。由於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石油資源多掌握在毒材專政國家手中,中國為了石油,不理會西方反對與狼共舞。

中國經濟影響力迅速滲透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目的便是攫取石油資源。中國向安哥拉、蘇丹和幾內亞等提供經濟援助,換取開發石油,但這些非洲國家都不民主,像蘇丹軍政府在丹佛屠殺,幾內亞鎮壓民主集會強姦女示威者。中石油今日也和委內瑞拉達成協議,投資 160億美元( 1240億港元),開發該國重油蘊藏量龐大的奧里諾科東部石油帶。

俄至中國「安大線」本月動工

俄羅斯和中亞石油資源豐厚,也為中國垂涎。全長 2,400公里、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安加爾斯克至中國大慶的「安大線」,本月動工, 2011年完成,屆時俄羅斯可向中國年供油 1億 500萬桶。中投更入股哈薩克斯坦第二大石油生產,爭奪石油。

中國又摒棄和日本多年對峙,達成共同開發東海油田的共識,甚至多次叩美國大門分享石油資源。有報道指中海油正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進行談判,可能買下五塊勘探區塊,使中國的石油公司首次獲得美國墨西哥灣油氣資產股權。
綜合外電
發表於 2009-10-20 19:5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全力支持中國爭石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9 10:11 , Processed in 0.0579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