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也就是周杰伦《范特西》刚刚面世的时候,本人的心智当时还尚处于懵懂青少年「随大流」阶段,《JAY》和《范特西》两张专辑早已在广州的电台热播,当时绝大多数大陆的青少年肯定还没有听讲过「周杰伦」这个名字,「周杰伦中文网」还只是一个寄存到二级域名的小小临时个人站点。那段时日,每晚临睡前,我的DiscMan必定要播一播周杰伦的歌。
同时期,在广州风行的另外两股次文化(SubCulture),一股为嘻哈(HipHop),香港「大懒堂」组合的「粗口歌」说唱(不是DJ舞曲)、「捽碟」(Scratching)、涂鸦、滑板、街舞、宽大的「板衫」「肥佬裤」,等等;另一股则由日本传入,少男少女的夸张唯美化妆。
正是在这一年,我到网吧打《星际争霸》闲余上网浏览的时候,偶尔发现了一个新鲜出炉的,由广州本地青少年建立的网站——「非主流」,网址是 fzl-mx.com 。初初进站,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惊艳、震撼、流连!
当时「非主流」他们每隔两周便会推出「期相」,每一期的照片合辑都是来自众多广州本地的「潮人」自拍,上传到「非主流」任由公众评选,将人气高的汇集成新一期「期相」。他们还会用photoshop改图,把一些华丽的异体注音文字标上去。
后来的日子,审美疲劳,加上学业繁重,就没再上网留意了。
直到这两年来,大陆的网民忽然的自发开展起批评「非主流」的活动,我看罢也只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