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东现今发现的最大铜鼓 有望被安置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比邻「南海一号」
文、图/记者陈杰 通讯员许广企
一场大雨,刚刚改道的河床在雨水的冲刷下坍塌,而一小块裸露在外的金属,在放牛老农的不经意发现中,却掘出广东考古上的一大「奇迹」。4月13日,在阳江市阳东县一个小山村,掩埋了1700多年的「周亨铜鼓」在雨水的冲刷下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考证,该铜鼓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约为东汉中晚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其大小位列广东第一,排在广西北流县铜鼓和上海博物馆6597号铜鼓之后,属全国第三;但就高度而言,「周亨铜鼓」则是「全国第一」。
昨日,记者从阳江文广新局获悉,该市正在制定铜鼓保护方案,「周亨铜鼓」有望和「南海一号」成为邻居,共同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
放牛老汉发现千年铜鼓
阳东县大八镇周亨村的村民李学辉没有想到,一场大雨竟然冲刷出千年铜鼓。
4月13日,倾盆大雨,58岁的农民李学辉牵着耕牛沿着刚刚改道的村边小河放牧,因为一场大雨,一处河床发生坍塌,正从这里经过的李学辉无意当中看到坍塌处露出一块金属,他跳下河床,想拽出来后拿回家里卖掉赚点小钱,没想到拽也拽不动,用手扒后才发现金属块的体积特别大。
「可能是宝贝。」李老汉想到这里,急忙找来一些树枝等,盖上裸露部分,跑回家里叫家人过来帮忙,因为河水浸漫,几个人整整忙了4个多小时,一个完整的「大铁器」才展现在大家面前。不过由于重量太重,李老汉只好又找了几个村民,8个人顺着河水把笨重的「大铁器」打捞上岸。
「可能是文物。」14日凌晨1时多,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派警员前往把它搬到周亨村保管,后在阳江市文物部门的帮助下运回市里,等待文物专家前来鉴定。
铜鼓广东最大全国第三
昨日下午,记者在阳江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冯志兵副科长的带领下,来到放置「周亨铜鼓」的地方。记者看见「周亨铜鼓」体形硕大,厚重,鼓面宽平,边缘伸出鼓颈外,鼓身束腰呈反弧形,上面还黏着细细的泥沙,因为常年掩埋底层,铜鼓表面已经出现斑驳的铜锈。而鼓面和鼓腰上镂刻着精美的细纹,鼓面正中间镶有八道光芒四射的太阳纹。
据冯志兵介绍,「周亨铜鼓」共有两对圆茎鼓耳,鼓面上面分布有6对青蛙,两两相对,蛙形小而朴实,鼓面上有11晕(圆环),每一晕由三弦构成,中心太阳纹光芒直接穿透第一道晕圈,晕和晕之间填满了细细的云纹和菱形雷纹。
「『周亨铜鼓』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古铜鼓,鼓身高度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全国第三大古铜鼓。」据冯志兵介绍,目前能和「周亨铜鼓」相媲美的只有广西北流县铜鼓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6597号铜鼓,这两者的鼓面直径分别为165厘米和145厘米,而「周亨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42厘米,位列全国第三大,但其鼓身却高82厘米,比前两者的67.5厘米和78.8厘米都高,高度上排名全国第一。
将移至海上丝绸
之路博物馆保护
据冯志兵介绍,「周亨铜鼓」是阳江文物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阳江市已经开始和省文物保护部门的青铜器专家沟通,并制定铜鼓的保护方案,现阶段主要集中在铜鼓的除沙、防锈等。
「未来铜鼓将放到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管。」冯志兵说,铜鼓方案一旦经专家认证确定后,「周亨铜鼓」将被安置到「新家」。
专家视点
广东省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博士在考察「周亨铜鼓」后认为,根据铜鼓埋藏的现场土层分析,铜鼓埋藏地的土层都没有动过,是「生土」,说明铜鼓本身就埋在这里,加上边上墓葬,属于孤立掩埋,至于为什么孤立掩埋至今还是谜。
为什么铜鼓保存完好?魏峻博士认为,其中一大原因在于该鼓鼓面朝下、鼓脚朝上,有利于减轻鼓面压力。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则认为,根据「周亨铜鼓」外观造型、鼓身纹饰、鼓耳和立蛙的特征,可以判断该铜鼓应该属于北流型铜鼓的中晚期,制造年代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
铜鼓揭秘
青蛙象征多子多福
在「周亨铜鼓」上镂刻着6对青蛙造型,这些青蛙和铜鼓中心的太阳相互结合在一起,其中具有什么样的内涵?
据冯志兵介绍,古代铜鼓多为俚族所用,在俚族的文化当中,青蛙是俚族的图腾,而青蛙又有太阳之子之称,象征着多子多福。因此,目前出土的铜鼓,一般都镂刻有这些造型。
铜鼓大小象征权力大小
冯志兵说,铜鼓的运用地方很多,可以用在战场上,通过鼓声传递战争信息、指挥战争;也可以用在集会、祭祀等方面。像广西一些地方,铜鼓现在还应用在红白喜事上。
另外,铜鼓的制造很讲究,其大小不同反映的内涵也不同,铜鼓越大,说明拥有铜鼓的人权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