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 新浪裴鈺博客 帖主裴鈺 发表 2009-04-05 18:47:49
【转贴】转贴声明:本帖观点 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换个角度看"方言剧"——《南方日报》专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cv5b.html
这是4月5日,我在接受《南方日报》关于「方言剧」的专访,放在这里,和网友们分享,团长的文艺剧和方言剧双重角色,注定成为今年一个显著的文化热点,如何跳出电视剧评论,来从人文的角度看待文艺现象,是我的思考初衷,文艺现象是具体的,是个体的,但是,综合考量,会总结出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我反复在说,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的方向,是多样化,如今,一个又一个文艺事例表明了这个趋势的存在,《团长》作为影视剧创作多样化的例子,值得我们深思。
记者: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你曾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个方言大戏,预示着「母语剧」时代的到来。有人认为你拔高了方言在该部电视剧中的地位。
裴钰:我觉得我们还是来看事实。第一,它是一部人文大戏。已经超越了军事戏和战争戏的题材,上升到对人性和命运的反思,战争成了艺术创作的背景;第二,它是一部方言剧。看一部电视剧是不是方言剧,最重要的是看方言是不是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团长》主要人物都是在说方言,方言对人物的性格刻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肯定是一部方言大戏。
这部电视剧作为一部方言大戏,我觉得有三方面的突破。第一,突破了方言剧的喜剧体裁。过去的方言喜剧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方言是「可乐」的,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也是方言,但并不可笑。方言其实也可以表现悲剧,比如越剧里的《红楼梦》和《梁祝》;第二,受众的突破。《团长》受到全国各地不同方言区的观众的热捧,突破了受众的限制。第三,突破了方言剧的地域限制,过去,《刘老根》下不了江南,《外地媳妇本地郎》进不了三北,我们错误地认为是方言剧局限于方言区。可现在,各地卫视的轮番热播,说明方言剧已经突破了方言区的局限。
康洪雷拍这部戏也是顺势而上,借力用力,并非个人的突发奇想。普通话的历史比较短暂,而方言是我们的母语,是数千年的语言传统,所以,《团长》是对汉语言文化传统的一种回归,它的艺术成就和收视走红,将鼓励影视剧创作更加回归汉语言的母语传统,鼓励中文「母语文学」的发展,从这一点讲,我在不久前接受网易娱乐的专访中,就明确地提出《团长》预示着「母语剧」时代的到来。
记者:从文学性来讲,你认为这些方言式的旁白和对白有什么可圈点的地方?
裴钰:汉语言最伟大的魅力就体现在母语方言之中,中国的四大名著全部都是方言著作。《团长》的旁白和对白呈现了汉语中最纯正最美丽的部分,是汉语文化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呈现了我们母语的魅力。
记者:你之前说过,在《团长》中的方言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能否具体谈一下?
裴钰:比如迷龙,他最大的人物特点是「真性情」,他一口东北腔,更是白山黑水文化塑造的人,他那么率直,那么感性,那么自然,那么本性,他能在大雨中洗澡洋洋得意,他不懂得中庸之道,一个猪肉炖粉条,让他一下子思乡心切,他为了回家可以不顾一切,我们说,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方言的使用,变得丰满,变得立体,也让人性的冲突能够直接而又顺利地体现出来。剧中的人物,说着不同的方言,导演和编剧希望用方言来让观众更快、更便捷地理解人物性格,这一点,《团长》做得非常好!
记者:《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播完之后,是否引领了一股方言热?
裴钰:我在北京涵芬楼书店演讲,做洪晃老师的《亮话》等节目,我觉得方言热正在形成一股潮流。不能说「团长」带动,但它的热播和成功,是中国文化和文艺创作走向多样化的一个明证。《团长》将鼓励母语文学进一步的发展,鼓励作家们用最纯粹的汉语言来创作。这在方向上,非常符合现代人文主义对创作的多样化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