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自北大中文论坛 作者IXT 发表于 2004-3-28 17:16 转贴者声明: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转贴目的是给大家观看/评论. .
. 卷舌音进入北京
汉语,顾名思义,就是汉民族共同语。她随着汉族人群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汉族人群的发展而发展。黄河流域的古老中原大地,既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也是汉语、汉字的摇篮。
以洛阳音或中州音为代表的中原语音,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她的音系影响和制约着汉语各种方言。北京地区,早在夏代就属华夏政权的管辖,自夏代至明末的近4000年的漫长岁月中,属汉政权治理的时间占十分之九以上。北京的汉族人,大都是从中原地区迁徙去的。北京话本属于汉语北方话,长期受到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共同语的影响,与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的北方话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自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大量的东北人迁入北京,成为「新北京人」。
这些「新北京人」虽然逐渐放弃了本族语言,学会了说汉语,但却带有本族语音的特点。
满族人原居黑龙江流域的高寒地带,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满语和汉语相比,其发音特点是舌身后缩,舌尖上翘。这样,他们在发汉语舌尖音z c s 时,就变汉人的舌尖抵下齿背为舌尖抵上齿背(这样的舌位难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在发汉语的轻度翘舌音 zh ch sh时,就变汉人的舌端贴近硬腭的前部为舌尖倒卷抵硬腭的后部,即变汉人的轻度翘舌音为卷舌音。这就是北京人卷舌音的来源。又由于清王朝推行官话时,是以满洲贵族的语音为标准音的(一如雍正皇帝在朝堂上以自己的官话作示范。二如南方的正音书院必须以驻防旗人为正音教师),至使许多在官场的汉族人也学会了满族人的卷舌音。在满洲旗人当政的二百六十多年中,虽然满人的卷舌音在官场上通行,但对民间影响不是太重,大多数北京市民仍发传统的也就是北方话大众语音的翘舌音,只是舌尖稍偏后一点,近似重度翘舌音。
有些现代学者,强说在元代就有了卷舌音,如唐作藩先生在《普通话语音史话》里写道:「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在元代肯定有了卷舌声母」。他们的依据是《中原音韵》里有一个支思韵部,这个韵部的字都是「zh ch sh」的开、合两呼,没有齐、撮两呼。单凭这一点是不足为据的,因为凡是翘舌的「zh ch sh」都不与齐撮呼韵母相拼,这并不是卷舌音独有的特点。不能否认元代蒙古人说汉语有卷舌音现象,因为蒙古语和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有其近似之处。但蒙古人占据北京只有八十来年,既没放弃本民族语言,又没制定汉语的官话标准音强行推广。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没有强硬的推行措施,怎能让习惯于发轻度翘舌音的民族学会发卷舌音呢?就说现代汉语吧,把卷舌音定为法定标准音,让各级各类学校和所有传播谋体进行宣传推广,差不多已有半个世纪了,但在全国的普通话群体中,有多少人发了卷舌音呢?别说是卷舌音,就是重度翘舌音也为数很少,大多数仍发轻度翘舌音。由此可见,元代受蒙古人影响形成卷舌音的说法是不可信的。现代学者对卷舌音的形成时代,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在先秦的上古汉语里已经有了,又有的说开始于元代;有的说明代已经完成了,又有的说是明代以后才有的,各家都没有使人信服的证据。笔者则认为,卷舌音实实在在是十七世纪满洲旗人说汉语时出现的语音。
卷舌音不是汉语应有的语音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讨论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时候,学界对zh ch sh的定义和发音部位就有分歧。许多学者认为zh ch sh不是卷舌音,而是轻度翘舌音,但参与制订和修订拼音方案的权威学者黎锦熙和王力先生,却认定它们是「舌尖抵硬腭的后部」的「卷舌音」。人们只能服从权威人士的意见。1957年春天开办普通话研究班,在班上讲语音的教授们(如徐世荣先生)硬是要求学员们倒卷舌尖发卷舌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各地的推普文章都是批评方言中的zh ch sh的卷舌(或翘舌)程度不到位。强行推广卷舌音已近半个世纪了,结果如何呢?看看当代学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调查就能知道。孟晖(2000)根据对部分省、市的33名播音员、主持人和24名来自北京各地首都师范大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发音的听辨调查,认为「对sh ‘舌尖硬腭前部’(前硬腭或硬腭最前端)发音部位的描述符合‘标准普通话群众的实际语音状况’;‘舌尖背后接触前硬腭’描写的是带卷舌色彩的 zh ch sh,只有个别学生这样发音;‘接近顶音’的描写也只有极少数被测的北京学生这样发音。」这个调查结论充分说明了卷舌音不符合普通话群众的语音实际,也不符合大多数北京人的语音实际,全国普通话群众语言里的zh ch sh,不是卷舌音,也不是重度翘舌音,而是轻度翘舌音。最近十几年来出版的教科书大都不把zh ch sh叫做卷舌音,而叫做翘舌音或舌尖后音。发音部位和态势也不再说是「倒卷舌尖」或「舌尖抵硬腭后部」,而是说「舌尖抵硬腭的最前部」了。
为什么普通话群众多发轻度翘舌音而不发卷舌音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轻度翘舌音是民族的传统语音,是北方话的大众语音,习惯的势力不容易改变。二是卷舌音比之轻度翘舌音发音费劲,因为人的自然舌位是舌尖向前的,发卷舌音必须有一个舌尖倒卷的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既不简捷又不明快,音质也不阅耳。谁说话愿意多费劲呢?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愿发卷舌音,只有那些死背发音要领的书呆子才去发卷舌音。 正因为卷舌音的标准不被普通话群体接受,所以学界有了否定卷舌音的强大势力。只要他不是彻头彻尾的教条主义者,只要他还愿意注意听听群众的发音,他就不会顽固地坚持卷舌音的标准。当代学者沈炯先生于2003年1月1日在北大语音论坛上发贴指出:「北京的事实,并不是舌尖倒勾发音……高本汉的描述中,没有舌尖倒勾发音的蛛丝马迹,看来,并不是汉语背理了或演变了,而是知识概念模糊,定义不可靠。」此番议论,也充分说明卷舌音不是汉语应有的语音。
综上所述,可知现代汉语的舌尖后音 zh ch sh,在上古汉语里是没有的。
中古时期,端系舌头音和精系齿头音的发音部位后移才分化出舌上音和正齿音,虽然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翘舌音和平舌音,但它们的音值相近。这组塞擦音的出现是语言发展的音素递增规律和音位均衡规律起的作用。近代 zh ch sh在黄河流域甚至于北方话各地区(东北除外),多为轻度翘舌音。
卷舌的发音态势是十七世纪以来,满洲旗人学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北京发卷舌音的也只是官场少数人。卷舌音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都不如传统汉语的轻度翘舌音。建国初期,把卷舌音定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实系人为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出现虽有时代思潮、学识缺陷、方言偏见等诸多因系,但笔者认为,不重视中原语音的研究,不重视黄河流域学者的意见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语言学也不例外。语言学也是在语言研究的实践中逐步发展的,普通话的标准也是应当逐步完善的。
孤立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把普通话的既定标准看成是神圣的教条而加以维护,是现代教条主义的表现。
现代教条主义已经阻碍了语言学的完善和发展,阻碍了民族共同语的完善和发展。
一切远见卓识的、对民族共同语负责任的学者,应当大胆地纠正既定标准的偏差,大胆地否定诸如卷舌音、舌尖齿背音、尖团合流、鼻音合流等错误定义和理论。
当然不能否定当年制定普通话标准的学者为民族共同语的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但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现在纠正偏差也是科学创新,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置民族语言的损失于不顾,一味地抱残守缺,庸庸向卫,决不代表先进文化。应当坚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音——轻度翘舌音,一定会成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顺便说明:笔者不是权高威重的「大虾」而是人微言轻的「小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