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51|回復: 0

[比較研究] 台灣國語的特色—詞彙與句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1-17 22:45: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台灣國語的特色-詞彙篇


1. 沒詞綴「兒」:電影(兒);花(兒);女孩(兒)


2. 額外「子」:蝦子;鴨子;靴子


3. 替代「兒」:繩兒/繩子;桌兒/桌子


4. 方言直譯:速配(相稱)、鐵馬(自行車)、凍蒜(當選)、牽手(配偶)


5. 外來語:馬殺雞(按摩,源自日語的 マッサージ 、英語的 Massage)、秀(表演,源自日語的 ショー、英語的 Show)、運將(司機,源自日語 うんてんしゅ 運転手的發音,簡稱「運ちゃん」)、一「台」車(一「輛」車,與日語一樣以「台」作為車的量詞)

 


台灣國語的特色-句法篇


1. 「有」變成助動詞
★說明:華語中「有」是動詞,規範用法是在後面接名詞,表示「擁有 某物」,例如:我有錢、我有一本書。不過,在台灣國語中常出現「有+動詞」表示經驗、完成的用法。這樣的用法是受台灣地區的閩南語影響。Li and Thompson (1983) 即指出台灣國語常用句中完成貌「有」取代華語中表完成的「了」。同樣地,「有沒有+N」是規範用法,「有沒有+V」是台灣國語的特色。
★例如:我有碰到你的學生喔。

 

2. 「說」變成補語標記詞(complementiser)/句末語氣詞
★說明:華語中「說」是動詞,其規範用法是在後面接名詞,如:說話、說故事,而受到台語kong的影響,台灣國語有把「說」當作補語標記詞和句末語氣詞的用法。「說」作為補語標記詞乃用以表達說話人的想法,是表述用的言談標記。「說」出現在句中,和英語中的名詞性that-從屬子句相同,例如:I know that she was waiting for me. 另外,「說」出現在句末作為語氣詞之功用為肯定命題或判斷、表示反預期等等。
★例如:
(1) 我發現說用了電蚊香可是蚊子還是不會死。
(2) 小妍在加班,好可憐說。

 


3. 「給」變成特殊介詞
★說明:受到台語標示目標或主事的ho的影響,台灣國語能用「給」表「讓/使」之意涵,如例(1);另外,「給」亦能標示句中動詞的目標,結構為「S+給+O+V」,如例(2),這則是受到台語ka的影響。
★例如:
(1) 你要不要給我載?
(2) 老師,他給我打!

 


4. 「在」變成進行態標記(progressive marker):
★說明:華語中的「在」,其規範用法是與動作動詞(action verb)搭配,表示動作之進行,如「他在看書」,不能與變化動詞(process verb)、狀態動詞(state verb)搭配使用,如「*他在死(變化動詞)」、「*他在胖(狀態動詞動詞)」都是錯誤用法。台語中表示進行用teh(或說ti),如:他在睡覺/ i teh khùn。台語的teh 除了表示進行之外還有其他用法,根據曾心怡(2003)的研究,台灣國語受到台語teh的影響,「在」還能表用途、目的,如:「舒跑是運動的時候在喝的,平常不要喝」;與狀態動詞搭配使用,如:「媽,弟弟好像在發燒」...
★例如:
(1) 這份定食就是蝦子在貴! 
(2) 我們的孩子是婆婆在帶,房租是我先生在付。

 


5. 「用」變成助詞
★說明:華語的「用」是動詞,「用」後應該接名詞,如例(1)應是「用背的方法」。然而,台灣國語受到台語的影響,也產生了「用+V的」表工具(instrument)的結構。在此結構中,動詞加上「的」後名物化(nominalize)而變成抽象的名詞性概念。
★例如:
(1) 考數學不能用背的。 
(2) 他們什麼事都用吵架的。

 


6. 「會」變成助動詞:不會
★說明:台語常用助動詞用法,而且對狀態動詞不管是提問、回答或否定都用助動詞,台灣國語的「會/不會」就是受到台語「e/be」的影響,所以有很多「會+狀態動詞(或稱形容詞)」的用例,比方說:這件衣服會不會貴啊?(規範:這件衣服貴不貴?)  
★例如:
(1) 這個牛肉乾不會辣  
(2) 這個褲子的長度我覺得還好,不會長啊

 


7. 「不行」變成助動詞
★說明:「不行」是「行」的否定,「行」除了表示「能幹」之外還表「可以」。但是,華語中「不行」乃用於單獨回答問題,比方說:「Q:這裡可以吸煙嗎?A:不行。」台灣國語受到台語be tang及be sai 的影響,而把「不行」當作助動詞使用,如例(1)(2)。例(1)規範用法應是用「不能」或「不可以」;例(2)則用「不能」。
★例如:
(1) 那台電腦不行用。
(2) 他感冒不行來錄音

 


8. 「不錯」變成助動詞
★說明:台灣國語的「不錯+V」是受到台灣國語的「be歹V」的影響,
表示「V起來不錯」或是「好V」。
★例如:
(1) 他們的便當還不錯吃的樣子。
(2) 這件衣服不錯看。

 


9. 「V看看」成為動詞重疊形式
★說明:華語用動詞重疊VV(看)表嘗試,台語則沒有重疊動詞表嘗試的功能和語意,台語用的是「V看mai」。台灣國語受到台語不重疊動詞表嘗試的影響,因此有「V看看」的用法。在台灣,「VV看」和「V看看」表嘗試的用法都有人使用。
★例如:試穿看看/聽看看

 


10. 「來去」變成雙助動詞
★說明:台語的「來去(lai-khi)」僅表「去」義,例如:咱lai-khi外口…(我們到外面去…)。此外,lai-khi有「將要」的意涵,例如:「我lai-khi呷飯」,而台灣國語受此句法影響,演變成以「來去+VP」表示將要或動作正開始的意思。
★例如:十二點半了,來去吃飯嘍。
(以上例句參見《今日台灣》)

 


考題分析
1. 下列哪一句話是「台灣國語」?
(A) 學外語,不能死背 (B) 學外語,不能光背
(C) 學外語,不能光靠背的 (D) 學外語,不能只用背的
(95認證, 29)
答案(D)
「用+動詞」受台語影響的用法,如「用跑的」、「用背的」,參見句法第5點。

 


2. 下列何者不是「台灣國語」的句子?
(A) 我昨天有去看電影 (B) 那粒大西瓜真的很甜
(C) 百貨公司的買氣強強滾 (D) 你吃過早餐了嗎?
(95認證, 45)
答案(D)
(A)「有+動詞」為台灣國語,這裡表示動作完成,另外「有+動詞」還能表示肯定存在的狀態,如:這個橘子有甜;(B)「粒」為形容米或其它相似東西的量詞,用在形體小的東西上;在台灣常指圓形物,可大可小,不太侷限大小。(C)「強強滾」是以國音來作為「閩音」的「代音」之形容詞,意即很熱鬧而行動沸騰的樣子。

 

 

3. 以下哪個句子不屬於台灣國語的語法句型?
(95師大華研所碩班語概 4)
(A) 昨天畫展只來了三個人。
(B) 明天天氣會很冷。
(C) 都這時候了,你還在客氣什麼?
(D) 我錢一下子就花得清潔溜溜了。
(E) 醫護人員每天耐心的服務每位病人。
答案(A)
(B) 受台語影響,台灣國語大量出現「會+狀態動詞」的用法。
(C) 普通話中,「在」做為進行標記(progressive aspect marker)只與動作動詞搭配,而「客氣」是形容詞/狀態動詞。
(D) 普通話應用「把」:「把錢花得清潔溜溜」。
(E)「服務」是不及物動詞,是帶補謂語,不帶賓語。

 

 

4. 請討論台灣國語與北京普通話在句法結構上的差異及其緣由。
(92師大華研所博班語概 4)

 

 


模擬試題
1. 下列哪一句話不是「台灣國語」?
(A) 我今天心情鬱卒,少來煩我。
(B) 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如:饅頭、餃子、烙餅等。
(C) 有時候台語講久了,講國語反而不輪轉。
(D) 我很喜歡吃蝦子,但是因為懶得剝殼,所以不常吃。

 

2. 下列哪一句話不是「台灣國語」?
(A) 他今天重感冒,所以不行來。
(B) 吃這樣會不會飽啊?
(C) 小明給人欺負了。
(D) 你還在難過嗎?

 

 

 

參考書目
Li, C. N.、Thompson, S. A.(1983)。漢語語法(黃宣範譯)。台北:文鶴。
曾心怡(2003)。當今台灣國語之句法結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如(1998)。臺灣國語中的「有」字句(You sentences in Taiwan Mandarin)。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
鄧守信、孫珞(2004)。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台中市:東海大學華語中心。
魏文真(1995)。國語的有字句。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6-2 14:02 , Processed in 0.057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