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2|回復: 1

[會員專欄] 入聲離北語 古調傍南音 粤語三入聲 不容被混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0-27 14:4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入聲離北語 古調傍南音 粵語三入聲 不容被混淆 ()

fficeffice" /> 

九聲粵語平北派 千字文章捧南宗一文因受報紙版面字數之限制,述說欠詳,現再作補充如下:

 

古人所講的平、上、去、入四聲,在廣州音裡被分得更細緻而成為陰、陽两調的四聲。它們的名稱是: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此聲既不屬陰亦不屬陽,故稱中入)、陽入。九聲廣州音字典上就以123456789 等數碼代表這些名稱来標调。

 

现在廣州音標調方式分成两種,一種是九聲式,另一種是六聲式

九聲式就是上面所講的這種,這式是有入聲的,其四声與古藉音韻書上所講的四聲大致上一致。

六聲式就僅以123456六個數碼来標調,789三個代表入聲的數碼不見了,這三個入聲被歸納進136內。歸納的理由是7(陰入)8(中入)9(陽入)三個入聲聲調的調值1(陰平)3(陰去)6(陰去)三個聲調的調值相同。(故此式我稱為調值分音法)

 

按現今字母表音;數碼表調。字母數碼,两者功能,各安其份,不可混淆。」(這是漢字表音表調的今天必行之道與共識。大家打開電腦查看漢字的標音標調方式就知道了)的習慣做法而論,這六聲式就只有平、上、去 三聲,入聲因被混淆而失蹤。這六聲式與古人的四聲是不一致的,因它沒了四聲中的入聲

 

有人認為可從廣州音拚音的標音結尾字母來分辨某字是否屬廣州音之入聲字,不必看標调數字。然而现在的廣州音拚音系统有八種以上!在甲種系統中,凡以ptk结尾的都是入聲字;在乙種系統中,卻是凡以bdg結尾的都是入聲字;在丙種……

各搞一套,廣州音拼音系統這麼多!叫人怎記?怎用?

 

雖可用辨認詞尾字母的方法来辨別某字是否屬入聲字,但,按現在漢語拼音的新標法和廣州音拼音之通用標法是:字母標聲:數碼標調。字母數碼,两者功能,各安其份,不可混淆。 因此,如果說甚麼甚麼字母結尾的字就是入聲了,這就混淆了字母與數字的各自表述功能,而且一個字母两種用途,既表聲亦表調,用者讀者也易忘記。

可能亦沒幾個用者讀者能從這六聲廣州音拼音系統裡學習到廣州音入聲的知識!

 

例如字的標音,在六聲<<廣州音字典>>上標為[yig1]。 從標调數字「1」看,它是陰平聲字。若看結尾字母「g」, 是陰入聲字了。使讀者不知該看標调數字ffice:smarttags" />1」 、還是該看標聲字母的结尾「g」來辨別是平聲字抑或入聲字!

六聲廣州音拚音系統的另一弊處是:将平聲(長聲)與入聲(短聲) 二混為一,或會令用者讀者誤會入聲在粵語中消失了!

 

香港出版的九聲<<華文廣東音字典>>裡, 字標为jik7。一看標调數字「7」,就知它是陰入聲字了。標得清楚易記。

 

九聲廣州音字典大至上還可當詩韻書用,這是由於現在漢字的廣州音讀音、其平、上、去、入四聲,與古籍詩()韻書上、漢字在平、上、去、入四聲字部之分布仍多數相同。(再遲些就難說了,因近數十年來,全國小中學強力推行普通話教學,以及中央電台與中央電視台的普通话傳播等等原因,導致現今廣州话中的某些字音,已受普通話語音的影響,讀起来偏近普通話語音了。)

 

入聲離北語古調傍南音 粵語三入聲 不容被混淆()

 

古人論四聲的歌訣如下: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用力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大致上講平聲是長而缓的;入聲则短而促六聲式按調值分音法陰入聲歸纳為陰平聲,此舉没有考慮到陰入聲短而促的特點。看来还是古人平、上、去、入的四聲分法较合理,它顧到了入聲短而促的特點。

 

現今廣州音仍是有短而促的屬入聲之音的,但所有按調值而區分音部的六聲廣州音拚音系统,不單沒把這短而促的屬入聲之音表示出来,還將它的一部份字歸納到長而緩的陰平聲部,混淆了两種字音的長、短、緩、促 之差別。此舉是將粵語特色,九聲三入之特點和優点自我放棄,這將會影响到古代優秀中華文化在嶺南地區之承傳。

 

用廣州話吟诵舊式詩詞之所以比用普通話吟誦順口悅耳,主要是廣州話仍保存着短而促的入聲,四聲齊備,合乎古代平、上、去、入之四聲聲律,也合乎詩詞格律

 

古人的詩詞,是按古时的四聲而不是按今天普通話的陰平、陽平、上、去四聲而寫的。普通話沒了入聲,少了部份短而促之音。有入聲與無入聲,呤诵舊式詩詞時音調抑揚頓挫的差別很大,節奏也不同。可以說這就是詩詞讀法上南宗北派的區別了。入聲之有無、在當代詩詞讀法上竟成為南、北两種讀法之分水嶺,此是古代制作出四聲聲律的詩人們不曾預料到的吧?

 

古時的四聲法(約等於九聲廣州音拚音系統),  是古時深諳音律的詩家詞人( 可能還有乐師),在將詩歌与音乐配合的過程中,靠耳聽出来的。他们聽出了入聲短而促的特點,就將這種短而促的聲編為一類。

粵人寫作和吟誦詩詞,宜用這種九聲廣州音拚音系統。

 

現在的六聲廣州音拚音系統,是現今的語音學者靠眼看儀器看出来的,他們從儀器上看出789三個入聲的調值與其他聲136調值相若,就將這三個入聲歸納進136聲裡了。這種調值分聲法 混淆了平聲平而緩、入聲短而促的差別,故不宜用於詩詞的寫作和吟

無意學習詩詞的人,不妨使用六聲廣州音拚音系統:有心學習詩詞的人,就最好勿使用六聲廣州音拚音系統。

 

 

廣州话是古代優秀中華文化留予嶺南地區的一份很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希望省、港两地編寫字典的人及教育、出版部門,亦應從承傳古代優秀中華文化的角度着眼,去編寫、出版九聲廣州音字典。雖然廣東的學校不教粵音識字,但人们可通過九聲廣州音字典、軟件等自修自學,學懂廣州音裡的九聲,將古代優秀中華文化在嶺南地區承傳下去!

 

 

美國三藩市

朗月高山(陳國明穗)

 10/26/2008

 樓主| 發表於 2008-10-28 02:46:05 | 顯示全部樓層

「6(陰去)」應改為「6(陽去)」

文中()歸納的理由是7(陰入)8(中入)9(陽入)三個入聲聲調的調值1(陰平)3(陰去)6(陰去)三個聲調的調值相同。(故此式我稱為調值分音法)」此句又打错了一個字:字错打為字,「6(陰去)」應為「6(陽去)」fficeffice"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3 16:14 , Processed in 0.0630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