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古老的邮局已经面目全非或者早已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时,所幸的是,还有一栋华美的建筑依然伫立在珠江边。
在靖海路和沿江西路的交叉路口,你会很容易找到它。从外观上看,这栋三层的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和它的「邻居」粤海关大楼风格颇为类似。不同的是,在这栋大楼的前面,摆了一排土黄色的传统邮箱,抬头往上看,是几个古色古香的大字:广州邮政博物馆。
光绪三十年(1904),已经诞生了7年的大清邮局广州总局,从粤海关大楼搬到了这里。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衙署式平房。1912年11月,随着大清王朝的轰然垮塌,大清邮局广州总局也被一场大火焚毁。翌年,这块土地被划给粤海关扩建新邮局,设计者是英国工程师丹备。三年之后,耗资21.72万元的新邮局在这里落成。此时,大清邮政已经被中华邮政所取代。这里变成「广东邮务管理局」,大清邮政也由此进入了中华邮政时期。
从那之后,一直到2000年,这里一直是邮政部门办公的地方。21世纪,广州邮政局搬迁,这里变成了广州邮政博物馆。
跟随我们的向导王锡亭走进大厅,因为空间很高,这里显得格外空旷,让人感觉到一种久违了的静谧。王锡亭引我们走进地下室,石门上隐约可见「london」字样。这个房间实际上是保险箱,邮局里一些最重要的物资都被储藏于此。
博物馆一楼曾经是广州邮局繁忙的营业厅,而现在主要用于邮票销售。沿着宽阔的木楼梯上到二楼,阳光正穿过楼顶的玻璃照射进来,中间挑空的小花园里绿意盎然。那一扇扇紧闭的大门里,珍藏着广州邮政长长的历史。
房间里空空荡荡。窗外的珠江上,有轮渡在缓缓移动,仿佛一幅优美的油画。一个人在房间里走走看看,你可以在这里发现古代用于传信用途的传车模型、汉代和明代驿站的模型、清代由粤大关寄往潮州关的实寄封、大清邮政局邮差服、还有清政府1878年发行的面值1分的「大龙邮票」——一百多年前,大龙邮票的推行也是颇费周折。因为长久以来民信的传递都是收信方付款,贴邮票的方式让邮差无利可图,很多人都害怕自己的家信会转眼就被邮差丢到珠江里。
博物馆里收藏的邮票大都「出身低微」,有的上面清楚地写着一分几厘,带着浓厚的小市民斤斤计较的生活气息。你会惊讶地发现,那泛黄的信札上已经模糊了的字体,虽然出自寻常百姓之手,却个个字体文雅,透着古典的美感。让你忍不住去猜测,那些美丽的字迹背后记载的内容。
博物馆里保存了很多不同年代的明信片。一封1912年12月12日寄出的明信片上,贴满了日本、法国、德国和大清邮政的邮票,而上面盖的又是中华民国的邮戳。王锡亭告诉我们,当时客邮已经开办了很多年,但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接下来的民国政府,都没有停止与开办国邮权的斗争。所以,有些客邮就会被「混贴」。而1912年又恰逢中华民国刚刚成立,邮票还没有来得及发行,邮戳是民国的,邮票却还是属于大清王朝……五颜六色的明信片,生动地折射出那个纷纷扰扰的时代。
1948年的两个月里,邮票面额从5万元上升至50万元,是当年通货膨胀的反映。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许多「老广州们」熟悉的物件开始出现,上个世纪30年代广州人使用的邮筒、1948年在广州出现的「汽车行动邮局」、1949年发行的「广州解放」红色纪念邮票、50年代邮差送信的幸福牌电单车,还有那些为包裹称重的小秤……它们的文物价值也许不是很高,却会拨动那些尘封的记忆。
在这间寂寞的博物馆里,你会发现,原来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军事、外交上的宏大命题,最后都集中在了一个小小的邮票,或者是信札、邮戳上,集中在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看不懂也没有关系,只要它让你回想起了什么,便已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