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大陆人不知道的历史 蒋中正收复香港的努力 二战中,中国签署华盛顿26国反侵略共同宣言,名列"盟国四强",蒋中正上将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总司令。既为盟国,又是四强,不平等条约就应该废止,这就是蒋中正和外交部长宋子文的基本态度。 蒋中正呼吁,希望美国人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参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重庆谈判。美国同意,英国也表示奉陪。1942年,英国在东南亚大溃败,"战后有条件归还香港"的悲观论调颇为盛行,连殖民地大臣都认为,可以讨论香港的主权问题,承认在地理上香港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有条件归还香港"仅仅是英国某些政要的未来设想,从未形成过症苦决议,何况这个问题有两只拦路大虎,一只是首相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一只是外交大臣艾登(Anthony Eden)。所以,新约英方草案同意废止领事裁判权和辛丑条约,同意把广州租界和天津租界还给中国,但只字不提"新界"。谈判开始之前,英国议会政务次官明确声明,香港是英国领土。当中国提出修订案,要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邱吉尔和艾登坚决反对,决不放弃"新界"。邱吉尔说,必须在战争胜利后讨论"新界"前途,但只能讨论租期。
外交大臣艾登
这两只大老虎的顽固的殖民主义态度,把蒋中正和宋子文逼到了绝路。蒋宋认为,新约既然预定取消在华租界,"新界"理应划进谈判范围。蒋中正干脆地说,新约如果不包括收回"新界",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但英方毫不示弱,谈判陷于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中国驻英大使顾维均劝蒋中正再考虑考虑,不必把收回"新界"写进新约。他说,新约总的来说是英国的友好表示,只不过该送来的礼物应该一次送,可英国人非得分成两次,何妨先收下第1份礼物。与此同时,宋子文和顾维均先后声明,英国如能发表日后归还"新界"的声明,中国不再在战争结束之前催促英国,如果英国连这个意向都不愿表示,中国不会在新约上签字。 让英国人下不来台的是,就在英国做出只在战后考虑"新界"租期问题的当天,日本御前会议向汪兆铭表示,日本将尽快撤消在华租界和领事裁判权。日本此举,意在抢先一步,使英国人陷于狼狈境地。为此,英国战时内阁再次开会,艾登虎建议,将"战后重新考虑新界租期问题"删去"租期"2字,这才获得蒋中正首肯。1942年最后一天,蒋中正在日记中写道,不论英国是否同意,只要战争一结束,马上以军事力量从驻港日军手中直接收回香港,给英国一个无可奈何。
1943年元月11日,中英签署《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英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取消在华沿海贸易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收回北京使馆界,收回上海和厦门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权,收回天津和广州的英租界。呵呵,许多国人一直以为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是1949年,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误解。总之,一切似乎都在好转,但实际上,香港问题再度使中英关系僵持,甚至使美国感到尴尬。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开罗会议上建议蒋中正,战后收回香港,宣布它是国际自由港。邱吉尔做虎啸状,说,无论是谁,不通过战争,休想从英国夺走任何东西!
首相邱吉尔
1944年7月,英国最终确定,战后以武力重占香港。
1945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会晤邱吉尔,敦促他遵照《大西洋宪章》,放弃重占香港计划。邱吉尔再做虎啸状,说英国殖民地不受《大西洋宪章》约束,只要俺是首相,决不会放弃英国旗帜下的任何一寸土地! 日本终战后,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发布第一号受降令,命令除满洲国之外,中华民国、台湾、越南北纬16度以北的日军,均向蒋中正投降。英国却宣布,驻港日军必须向英军投降。
在英国的强势态度下,美国变卦了,宣布香港划在中国战区之外。蒋中正重申,中国对香港享有主权,有权收复失地。但美国通电蒋中正,称英国在香港的主权不容置疑。
在美英双重压力下,蒋中正被迫让步,提出由他以中国战区总司令名义,授权英国军官作他的代表,去香港受降。蒋中正已从收复香港改为保全中国人的面子,让他没想到的是,英美连这个面子也不给他。 英国表示,只欢迎蒋中正指定中美军官作为他的代表,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夏悫(Cecil Harcourt)少将只能代表英国去受降。蒋中正忍无可忍,宣布,英国如不接受由中国委任英军受降,将奋力反抗强权。
中国战区盟军总司令蒋中正上将
英国人见蒋中正真的很生气,决定稍作妥协,建议由夏悫代表英国,另一名英国军官代表中国,两人共同受降。蒋中正坚决反对。最后,英国人建议,夏悫一人受降,但他既代表英国,也代表中国,蒋中正这才勉强认可。1945年8月30日,夏悫乘"不屈号"航母,登陆港岛,先后控制港岛、九龙、"新界",完成了对香港的重新占领,香港再次落入英军之手。
齋睇文字有人唔會信.
翡翠臺都有一段播過出嚟
去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zLCyG3uMzk
[ 本帖最後由 思覺失調 於 2008-10-25 18:0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