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就得,唔得返順德
<p> 關於順德人,我們還可以寫出很多,很多,還不是這十余萬字所能容納得下來。 <br/><br/> 的確,順德人值得寫的太多了。 <br/><br/> 截止到現在,已經出過的諸如“順德的神話”之類的書,少說也有幾十種了,大都不是順德人自己寫的。不過,這也證明國人對順德關注的程度。當然,這些書,寫的都是今天順德的奇跡,順德的輝煌。而我呢,不想重複人家已走過的路。喧器一時的,未必就是珍珠,經受得住歷史考驗的,每每不擅張揚。因此,我想寫出另一個層面上的順德,哪怕是“走麥城”的順德。 <br/><br/> 而這個層面上的順德,也許更雋永,更恒久,更為未來所青睞。 <br/><br/> 遠古時,順德東邊的順峰山,西邊的錦屏山,也許都是古海灣上並不那麼出眾的小小島嶼,不大會引起古人類的關注,似乎大多的神話和傳統,都留待今天去創立與傳播。況且小小的順德縣,立縣也不過500來年的歷史。 <br/><br/> 可就這短短的五百年,尤其是近二十五年,被鬱積得太久的神奇,一下子竟噴發了出來,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目瞪口呆。 <br/><br/> 昨天的古橋、祠堂、寺院依然還在,而今日的電器城、傢俱城以及花卉世界,則已展示出嫵媚的笑容,眾多的大mall,購物中心,現代的樓盤,更如雨後春筍,由此這些組合的歷史與現代,物質與精神,共同構成了一個具有人文意義上的順德。 <br/><br/> 而這一切,都昭示了一點,順德人的創造。 <br/><br/> 五個世紀裏,無論是高中狀元的書生,還是噴血城頭的民族英雄,無論是詩人、作家、文化大師,還是科學家、企業家、名居世界前列的大富豪,他們都具備有生於斯、長於斯的共同特質。那種特立卓行的人格,那種哀憫眾生的情懷,那種敢為天下先的銳氣,那種既有幾分文化貴族的矜持又卻已徹底平民化了的素樸,都與這片土地有著永遠割捨不斷的精神聯繫。所以,順德的兒女們如此,連順德的女婿也同樣如此。 <br/><br/> 這個古海灣,本來就是屬於大海的。因此,這裏的人們,與生俱來有著海洋的精神。雖然立縣才五百年,可不就這五百年,令順德人更顯示出自身的桀鶩不馴,性高氣傲,敢與大海的狂濤比試高低麼?順德的歷史正是在這藍色的海洋上開始展示的,所以才那麼舒展,那麼開闊,愈來愈豐富,愈來愈博大,也愈來愈深刻! <br/><br/> 當然,一百枝筆下就有一百個順德,一百本書中也有一百個順德,可我獨鍾愛我心中的順德。 <br/><br/> 這是我的順德。 <br/><br/> 充滿了故鄉溫馨的順德。 <br/><br/> 有著悠久歷史傳統,充滿現實活力的順德! <br/><br/> 也是我之前所說的另一個層面的順德——更多是人文精神層面上的順德,由人,大寫的人構成的順德。 <br/><br/> 正是這樣一個順德,無時不刻不教我處於創作的衝動之中。 <br/><br/> 我知道,我永遠也寫不完這個順德。 <br/><br/> 我也以作為一位順德人為榮——這不是一個什麼大獎,同樣是與生俱來的贈與,是上蒼的賜給,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獲得的,而我竟有此等的榮幸,此生足矣。 <br/><br/> “得就得,晤得返順德。” <br/><br/> 據說,這是一位在外邊當了被人認為是“高官”的順德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麼多年來,流傳開來,竟成了順德人的一句格言。 <br/><br/> 這八個字中,究竟包含有多少豐富的內涵?人生的哲理,故土的眷戀?不,不,遠不止這些,要破譯它,絕不是我這篇小小的文章。 <br/><br/> 但我卻要盡可能地對它作出解讀。 <br/><br/> 因為我也是一個順德人,順德是我的故鄉。 <br/><br/> 一 <br/><br/> 故鄉是什麼? <br/><br/> 故鄉是上蒼給予每一個人最珍貴的饋贈,一個人終身所擁有的、永遠丟棄不了的饋贈,一個人精神的歸宿地——在南洋,一座座順德人的墓塚,都是面向北方的,面向自己的故鄉。我們家自火燒十三行後,好幾輩都在南洋謀生,直到父親回到中大學建築。老一輩人,都給我講過先人在南洋的“墓艦”。年少時不覺得,人到中年,回味起來,內心卻深深地撼動了。那何止是墓穴,那是一隻只遠眺故鄉的望眼。這半輩子,我己跑過了太多的地方,北美洛磯山脈的班佛古堡,中歐阿爾卑斯山麓的小城,太平洋東岸的金門大橋,大西洋西岸的自由女神下,英吉利海峽南岸的瑟堡、諾曼第,地中海北岸的戛納、尼斯、摩納哥、威尼斯……只有激賞,而無眷戀,美則美矣,卻畢竟是人家的土地。 <br/><br/> 我也曾在很多地方生活了很長的時間,湘江河畔的湘潭,一個曾號稱“錳都”的礦山,八九歲,我就曾為它吟出來“若把大地比作透明的水晶,那天街便是礦井的倒影”——那是何等瑰麗的少年之夢;我也曾落戶於湘東的酃縣,如今它已被改名為“炎陵縣”,而我首先到的河西公社,更是炎帝陵的所在地,那裏,群山逶迤,雲生雲滅,令你不絕懷古之幽思…… <br/><br/> 然而,只有回到順德,站在龍江的河湧邊上、甘竹灘頭,聽水聲潺潺,看車水馬龍,我才覺得自己是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站在自己心理上真正擁有的土地上——越過雲天下蒼茫的群山,無論那是洛磯山還是阿爾卑斯,也無論那是羅霄山脈還是南嶽衡山,跨過密西西比河還是多瑙河,長江還是珠江,在山山水水之間,我都看見自己獨自背上背囊,艱難地跋涉著、攀緣著,在陽光下,在風雨中留下遠去的背影。我這是往哪呢? <br/><br/> 兀地,我聽到了自己心底的聲音——我這是在尋找故鄉,人的一生,都始終跋涉在尋找故鄉的道路上,既便你己踏在故鄉的土地上,可你還在尋找。 <br/><br/> 尋找什麼?尋找故鄉的精神,精神的故鄉。 <br/><br/> 我頓悟了:這便是“得就得,唔得返順德”最直接的意義。 <br/><br/> 任何的離去,都是為的歸來。離去的第一步,也是歸來的起點。順德人,是要在外邊有個順德人的樣子,讓人們認識順德人——至於他們認不認同,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br/><br/> 順德人外出,是為的“得”這個“得”的含義,在廣東話中是“行不行”的“行”的意思。誰又能說順德人不行呢?不行,那是不認同的意思,是否真的不行,且又當別論了。不管怎樣,“得就得,唔得返順德”,後一句,或後邊的意思便是:返了順德,唔得也得,或者說,外邊不行,一回順德就行! <br/><br/> 為什麼這麼說呢? <br/><br/> 我就憑這一句話,導入順德的文化品格、順德的人文精神。 <br/><br/> 正是這種文化品格,為所有人的“得”即行,提供了用武之地、化育之鄉! <br/><br/> 正是這種人文精神,順德人才處處顯示出自己“得”行! <br/><br/> “得就得,唔得返順德”,當然首先是立足於“得”即“行”,幹什麼都行之上。順德人的確行,他們把中國的古典園林,建到了號稱世界文化之都的巴黎;他們把順德的電器產品,遠銷到了四大洋五大洲;他們屢屢奪下了中國“百強縣”的桂冠,被譽為珠江三角洲“四小虎”之一,……當然,這裏還沒提與孫中山同列“四大冠”之一的尢列,大詩人、大學者黃節,以及作為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天的總指揮之一張翰英等著名歷史人物。 <br/><br/> 志在必得,這正是順德人的文化品格!敢作敢為,敢於創新。 <br/><br/> “唔得”又怎樣呢? <br/><br/> “唔得”的因素從來是複雜的,難以說清,並不等於這個人就不行。是呀,在別處,人們對你不理解,不習慣你敢作敢為的方式,不認同你的創新,左右掣肘,蜚短流長,甚至設置障礙,橫加指責……叫你無法幹事業。 <br/><br/> 而這個時候,只要你心中有一個順德故鄉,你“唔得”也“得”,不行也行。只要你幹得對,順德老鄉是一定會支持你的。 <br/><br/> 因為,順德人總是認為你“得”!這便是“唔得返順德”直接的意義。 <br/><br/> 這包含有一種宏博的、寬厚的人文精神,也只有這種人文精神的氛圍下,順德人才能“得”,才行,才會成功,幹出一番事業來。是的,哪怕在外邊幹不成,你就返順德吧,順德的父老鄉親是理解你的,欣賞你的,你在外邊不行,回順德就一定行!順德人一定會支持你的,一直讓你成功!哪怕你在外邊被說得一無是處,被當作異端邪說,順德父老鄉親一般能包容你,愛護你,給你打氣! <br/><br/> 試想想,當年順德人幹了多少“離經叛道”的事情,別人一個名牌風扇,為改用硬塑膠,規規矩矩打了一個又一個報告上報,可順德人卻一個報告不打,改了就改了,外邊“唔得”,順德就得!結果,不僅風扇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還打出了國門,後來,則成了空調業的先聲,而外邊的名牌風扇,卻銷聲匿跡了。還有,產權明晰,貼身經營,又招了多少罵,被斥之為“私有化”、“賣國賊”,以至有的領導也稱:“我不當XX鎮的戈巴契夫!”可一咬牙,便抗住了……順德一系列的新思路、新舉措,才使這麼個僅806平方公里的蕞爾小縣,成了全國縣級經濟之最,不是最小,而是最大!要知道,多少縣比它大得多,我外公家的英德,就有5700平方公里,是順德的7倍呀,甚至一個鎮,就與順德不相上下。“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這種不斷創新的精神,不斷開拓新的資源——不僅僅是物質的資源,可以說,順德太小,物質資源相對要貧乏一些,更重要的是開拓精神的資源,始終保持著發展的後勁,所以在今天仍能實現持續不斷的經濟增?長……? <br/><br/> 正因為這樣,不少在外邊遭遇到失敗、失落的人,在順德能重新找回他們力量的源泉,重新建樹創業的雄心。畢竟,這裏是他們精神的故鄉,滋養了一種永不言敗的銳志。在順德,如魚在水,如鳥在天,冷暖自知,高低自知——這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br/><br/> 是的,故鄉永遠是你靈魂的棲息地。 <br/><br/> 事業,可以有起有落,有成有敗; <br/><br/> 情感,可以有得有失,變幻莫測; <br/><br/> 甚至於宗教,信仰什麼的,也少不了虛空曠遠、遙不可測…… <br/><br/> 然而,惟有故鄉,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曆久彌新,永遠與心靈貼近,不可以失去,也不會虛空……那裏不僅繁衍著春花秋葉,嘉林茂卉,而且滋養著不朽的精神——物質與精神的生命,都在這裏生生不息……哪怕你落魄、你奄奄一息,一旦重返故鄉,你便又充滿了生機! <br/><br/> 更何況順德這樣一個人文歷史的勝地,一個永遠充滿創新精神的故鄉呢! <br/><br/> 遊子兮,歸來! <br/><br/> 是的,廣府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代表,我熟悉的一位歷史人文地理教授司徒尚紀在《珠江傳》中如是說。那麼,廣府文化最輝煌之處,最醒目的地方,“鹽中之鹽”、“寶中之寶”又當是麼呢? <br/><br/> 當是順德文化麼?! <br/><br/> 在海外,你可以看到廣肇會館。誠然,如我們近年來所考證的,廣府方言,先形成於廣信即今日肇慶市的封開及廣西梧州,而後沿西江傳播下來,到廣州這個珠三角的中心。但我們看不到單獨的廣州會館。而後,我們還可以看到三邑(南番順)會館、五邑(臺山、新會、開平、鶴山、恩平)會館。但三邑中,最多的則是順德會館,五邑中,則是臺山會館。可見,順德的份量,不僅僅是其獨立性,而且出名得多。 <br/><br/> 同樣,無論在歐洲、美洲,乃至在南非,你都處處可看到順德餐館或酒家,但你不會看到廣州餐館或酒家的。海外華人,認的就是“順德”這個品牌,廣州或廣府,當大而化之了。雖說有“食在廣東”或“食在廣州”一說,可別忘了,華人們提醒我,後邊當還有一句:“味在順德”,抑或“廚在順德”,說得很自信,這當然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 <br/><br/> 憑享受烹調的口味,“得就得,唔得返順德”,回到順德,即便不圖別的,也得圖個口福呀,人生能有幾種樂趣,其中,口的樂趣當是必不可缺的,民以食為天。 <br/><br/> 當我第一次出國,憑一本無效護照環球一圈,從北美到西歐,無論是溫哥華、紐約,還是巴黎,幾乎只見得到的,是打上“順德”牌子的餐館,有回在柏林,迷了路,更是上一個順德餐館問的路,當時好不詫異,為什麼全世界只見這麼個“順德”,卻不見廣府、廣州的牌子呢?唯有回到家鄉,我才算省悟過來——縱然那時順德還不曾成為“四小虎”。 <br/><br/> 順德,集中了廣府人或廣府民系最顯著的特點,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做出最正宗的粵菜。 <br/><br/> 可以說,是大海賦予順德的性格,敢於冒險、拼搏,正如順德的近鄰——新會梁啟超所說:“海也者,能發人進取之雄心:陸居者以懷土之故,而種種主系累生焉。試一觀海,忽覺趨然萬累之表,而行思想,皆得無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利之始,卻不可不先置利害以度外,以性命財產為孤注,冒萬險而一擲之。故久居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曰以勇氣,曰以高尚,此古宋瀕海之民,所以比于陸居活氣較勝,進取較銳。” <br/><br/> 這說的是“航海者”,也就是臨海的廣東入,自然,更說的是順德人。 <br/><br/> 早在先秦,順德這片土地上,便不乏海上的“鮫人”,及至漢武帝平南越國時,其南越國的宰相呂嘉便是這裏人,駕船逃到順德而被追上,由此,北方多了個“獲嘉”的縣名。一條海上絲綢之路,自少不了順德的一份。甘竹灘頭,歷史上便有“一船蠶絲去,一船白銀回”的美名,甚至有“十三行館,龍江字型大小”。可見順德人在對外貿易上如何大展拳腳的。我們祖上就有過字型大小在十三行,這次廣州十三行展館,還特地要去了披雲堂的青瓷展出。當年,可是有過“火燒十三行,里海毅蘭堂,一夜冇清光”的民諺。毅蘭堂是繼在披雲堂之後的。絲綢之路,陶瓷之路,茶葉之路,自是冒險之路,奮進之路、發展之路,友好與和平之路,順德人在這條路上,當得益匪淺。 <br/><br/> 正是有了這條海上絲綢之路2000年的維繫,鑄造了順德人的文化品格。我想,瑞典人,瑞典的漢學家之所以注目於順德,當是與海有關,瑞典,當年可也是海上帝國,其船隻早就來到過中國,到過廣州,沒准,也從甘竹灘駕過。他們的文化性格,當與順德人一拍即合。 <br/><br/> 順德人之所以在立縣之後幾百年間,贏得海內外如此之大的美名,自然是與海分不開的。以水為財,水便是他們的生命線。而他們的人文精神,所到之處,更鬧得風生水起,大海上百舸爭流;河湧中,賽龍奪錦;連太空上,也俊彩飛馳! <br/><br/> 順德人有太多的可圈可點的歷史,尤其是海外拓殖,更是為天下先。前年我到南非,約翰尼斯堡,是美國的三藩市、澳洲的新金山之外又一個“金山”,在那裏的中國人,除開客家人便是順德人! <br/><br/> 別忘了,順德僅僅是一個800平方公里的小縣,怎麼全世界又都是順德人呢? <br/><br/> 莫非順德人都有分身法,一個順德人可以分作幾個,不是麼,今日順德的經濟總量,不僅當得人家幾個大縣,甚至幾個大市,乃至半個省呢? <br/><br/> 順德的歷史厚度與當代容量,不是一個800平方公里所包含得了的。順德人的銳意進取,當“順風”、“順水”這是我在容奇港見到的幾條航船的命名! <br/><br/> 順風,順水,自然順德! <br/><br/> 二 <br/><br/> 每個民系,都可以用一句其常用的格言或訓誡,概括其民系的品格。 <br/><br/> 在我耳邊,順德人講得最多的,莫過於廣府諺語中的“馬死落地行”! <br/><br/> 好一個“馬死落地行”,順德人那種獨立不羈,高度自信、不依附、不媚俗、不怨天尤人、自立、自強、自主的文化品格,都在這五個字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br/><br/> 是的,他們不會賴在沉船上,與船一同去沉沒,還自命為義氣;他們也不會鞭打死馬,沒了馬,連自己怎麼走路也不知道了;他們不需要依附任何外在的東西,只有自己靠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馬一倒下,他也絕不會多埋怨幾句,怪馬不中用,或者淒淒切切地給馬舉行個埋葬的儀式,而是從馬背上一跳下來,便朝既定的目標,頭也不回地大步前行,依靠自己一雙腳! <br/><br/> 這充分揭示順德民系的文化品格。 <br/><br/> 在這裏,且點到為止。不說遠了,在順德,賽龍舟的傳統自古相傳。史書上早有記載,在夏商甚至更早,這裏的古越人便已有了賽龍舟的習俗,“番禺始為舟”、“越王造大舟、溺人三千”,聞一多先生還專門考證過,及至屈大均《廣東新語》中的“舟語”,更有: <br/><br/> 順德龍江,歲五六月鬥龍船。鬥之曰,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灣環者為龍船場……鬥得全勝還埠,則廣召親朋燕飲,其埠必年豐人樂,貿易以饒雲。 <br/><br/> 賽龍舟中,這裏還專門發明了“順德橈法”,用以爭先取勝地! <br/><br/> 我親自觀賞過每年順德的賽龍舟的盛會,為參與者昂揚的鬥志,必勝的信心所激動,不由自主地成為了“啦啦隊”的一員,搖旗呐喊,忘乎所以。 <br/><br/>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兩部有關賽龍舟的電影片,都是在順德拍攝的。它們是《龍出海》與《賽龍奪錦》。 <br/><br/> 無疑,順德人是爭強好勝的,改革開放中,每每“敢為天下先”,這與賽龍舟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正是這幾千年的龍舟競渡,激勵了順德人的奮勇進取,決不言敗。 <br/><br/> 而作為順德的民俗,同樣值得一提的,便是名聞天下的自梳女。向南《西南旅行雜寫》中便提到“此類女人在臺山、新會、順德為最多。”乾隆《順德縣誌》中則稱:“鄉之處女,強之適人者,歸寧久羈,不肯歸夫家。” <br/><br/> 這一“自梳女”現象,發生在近代的順德周遭,絕不是偶然的。就如發生在客屬地區的客家女“大腳蠻婆”一樣,有著深刻的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眾多的因素。 <br/><br/> 簡單歸納一下,當有如下幾條。 <br/><br/> 從歷史而言,珠三角洲歷來是古越人生息之地,脫離母系社會的時間較短,其遺存自然多一些,古越人的“箕踞椎髻”,便是“自梳”所據;其二,則是近代珠三角蠶絲業的發展,讓女子有了獨立謀生的可能,有了經濟上的獨立,當可以“不落夫家”,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其三,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象采桑、養蠶、繅絲,恰恰女子能勝任,而別處則無此環境;其四,來自西方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其五……總而言之,正是各方面諸種因素的合力,才有了這一歷史現象的發生。 <br/><br/> 在某種意義上,自梳女也是南國婦女獨立、自主與解放的先聲!也是順德人文精神的一個縮影。 <br/><br/> 與“馬死落地行”的格言一脈相承,連夫家也不再依附了,那還怕什麼呢? <br/><br/> 人的依附,物的依附,是人類最終要掙脫的非動物狀態,是人類的“史前史”。 <br/><br/>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用自己,自我坐大,何必看人家眼色辦事。只有這樣,人,才能真正地站立! <br/><br/> 還在順德改革初期,順德人就已經對所謂的級別嗤之以鼻了。鄉鎮企業算什麼級別,連股級只怕也算不上,可年產值卻已過億,這比那些年年虧損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省級、部級國營企業,是大?是小?沒法比!早在幾百年前,隔了民國、清廷兩個朝代,順德人卻已經棄仕經商、棄官從商。活躍在海上絲綢之路上,不知那時的等級制可否有今日之森嚴? <br/><br/> 自己用自己,自我坐大這便是當年順德人離經叛道的宣言,這算是雄心還是野心?就這樣不爭級別、不事宣揚中,順德就這麼又一次“坐大”了! <br/><br/> 如果中國數千個縣都能這麼“坐大”,中國的未來將無可限量! <br/><br/> 這種坐大,絕非自我膨脹,順德人畢竟是再現實不過了的,再務實不過了的,出風頭、吹牛皮,從來不與他們沾邊。而正是這種腳踏實地的“坐大”,成為了南中國或珠江文化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br/><br/> 我曾一度很迷惘:我算不算一位順德人? <br/><br/> 令我迷惘的是,我曾在南嶺以北——用廣東人的劃分來說,則已算是“北方”了,我在那裏生活了足足35年,孩提時去,40出頭才回來,北方的風霜已染白了我的雙鬢。 <br/><br/> 小學時,我得走近十裏的山路去上學,中學,便在30裏外的城中寄宿,未等畢業,便是“文革”,兩年中絕少回家,兩年後則上山下鄉,更不得歸家了。春節回家,沒報戶口,竟被當“倒流回城”,把父親抓走,當我的人質押上了派出所……五年知青,到處流浪,代課、當泥水匠、畫像、挖防空洞,終因一出小戲跳了龍門,當上專業編劇:誰知因福得禍,三中全會後方見得陽光,而後,便是上大學,到處改稿……直到調回廣州,才成了家,但又分居兩地多年…… <br/><br/> 卻有一天,廣東一家報紙,以頭版的篇幅寫了我的專訪,標題竟是《又一位可怕的順德人》,居然列數了眾多順德人的特徵,讓我愕然。 <br/><br/> 文中稱,不說別的,就是譚元亨的2000萬字的作品,在廣東,除開順德人能辦得到,還能有誰?同樣,無論是小說、影視、理論專著,思想上不甘平庸,敢於立言,除開順德人,又能有誰?大雙棲(教學與科研)、小雙棲(理論與創作)一般不同凡響,更又有誰?……不敢再錄下去了,再錄,便是王婆賣瓜了。不過,文章一發,我到底明白了,我畢竟還是一位順德人,雖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是一位龍江畫家給我的題詞,也就是他寫下這兩行字,驟然之間,“家”的感覺,終於在我心中萌生了! <br/><br/> 這便是我漂泊半生,終於在故鄉第一次尋到的家的感覺,記憶當日,與龍江的父老鄉親們相聚,我的眼一直是濕的,好幾回淚珠掛到了腮邊。 <br/><br/> 歸鄉,幾千年來都是人類歷史上永恆主題。 <br/><br/> 而今,故鄉就在我的足下,我的赤腳吻著故鄉的土地,故鄉不再是夢中。我感受到了故鄉的溫馨,故鄉的撫愛、故鄉的理解與厚待,……從而,也重新發現了身上故鄉的印痕——找到了“我”的歸宿。 <br/><br/> 正如故鄉人所說的,著名作家,同是順德龍江人的黃秋耘,就講過“面向文學,背對文壇”,這集中反映了順德人務實、求真而不尚虛名的品格,而這一“面向文學,背對文壇”的遺訓,正是你譚元亨所實踐的,你離開了文壇,到了大學帶研究生,可文學著作卻照樣一部一部在出,卻一點也不張揚,如同順德這些年一樣,……這麼一說,我唯有苦笑了,也許吧,當年,秋耘老師便是這麼對我說過的,我只是不知不覺這麼做了。 <br/><br/> 故鄉認同了我,這比拿一項國際大獎都要榮幸得多……這是一種心靈的皈依與複歸,不獨是足踩在泥土上。“得就得,唔得返順德”這句話中,不正包含有對家鄉的自信,對家鄉接納自己一位遊子那寬大的胸懷的激賞麼?縱然你滿懷疲憊、滿身創傷,甚至心裏在滴血,可是,順德仍會似母親迎回自己的兒女一般接受你,在這裏,一切功名毀譽,一切榮辱得失,都已經微不足道了,惟有“家”的感覺是永恆的,家鄉的愛溢於天地之間。 <br/><br/> 我不知道我還會漂泊多久,但我卻知道,會有那麼一天,我會重新回順德,回到龍江,回到家鄉的懷抱,以一個順德人而自豪。 <br/><br/> 歷代順德的文化名人,在廣東一直是排頭兵,且不說光狀元便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近代黃節堪稱大師。當代的草明、黃秋耘,都是中國文壇上的洪鐘大呂。縱然黃秋耘在《丁香樹下》稱“在斑白的頭髮底下還保持著一個20歲小夥子般強烈的情感,這樣的人是不會幸福的。”但順德人終身保持一位年輕人的活力,卻是有目共睹的。他們不信什麼“四十不惑”,仍具有對一切大惑的探求心,更不會“五十而知天命”,照舊拼搏,扼住命運的喉嚨,什麼“六十隨心所欲而不逾距”,他們視為戴著鐐銬跳舞,是奴性的表現,“七十而耳順”,無非是裝聾作啞罷了,才不理這一套。他們永遠進取、他們永遠充滿活力,決不言老。 <br/><br/> 這便是我所理解的順德人! <br/><br/> 古人雲:“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人深蕪,窮其枝葉。”這20多年,北方打嘴巴仗不知打了多少,而南方卻默默幹出了一件又一件的大事來,順德人一語“得就得,唔得返順德”,何等乾淨利索,才不跟你囉嗦,睬你都傻!我依舊懷念夜間雨打芭蕉的清響,我依舊深情地注視著河湧中輕輕逸出的艇仔,還有奇麗的龍燈會,悅耳的粵曲清唱,……為此,我還專門寫了篇《嶺南水鄉的絕響杏壇行》,在那裏,我寫的是順德的另一面。只有把兩面結合起來,才算是一個完整的順德,一個文化的順德,一個沒有割裂歷史且又前程無限的順德! <br/><br/> 我們走向世界,都是從家鄉起的步;我們懷念自己的家鄉,首先溢起的是無限的衷情。家鄉永遠是樸實而又尊貴,家鄉的文化永遠是絢麗多彩而又充滿了自尊——要破譯“得就得,唔得返順德”這樣一句似乎是脫口而出的順德人的“口頭禪”,當還可以寫上幾萬、上十萬的文字,但請你要記住,唯有對家鄉愛得深、愛得心中發疼,才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br/><br/> 為這句話,我懂得了順德! <br/><br/> 這一句話,包含了順德文化的全部密碼!<br/></p><p> 轉自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a href="http://www.chinareviewagency.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2423&secid=2456">http://www.chinareviewagency.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2423&secid=2456</a></p> <p>好,講得好</p><p>我系佛山人,不過唔系順德人!</p><p></p><p>唔知禪城又有咩故事呢……</p><p></p><p>對自己嘅家鄉一直都有一種特別嘅感覺……</p>與網友一對話
Tony Tang 说:<BR>人傑君做邊範?<BR>人傑 说:<BR>我係做交通建設?,tony兄呢?<BR>Tony Tang 说:<BR>odd job...<BR>人傑 说:<BR>odd job? what is odd job?<BR>Tony Tang 说:<BR>上牌曾訪諸順德圖書館,發現其館藏縣志竟不及省城多。。。<BR>Tony Tang 说:<BR>難為“文化鳳城”之稱號。。。<BR>人傑 说:<BR>哈哈,順德本來就畀人話係“文化沙漠”<BR>Tony Tang 说:<BR>呢句話係指民國38年之後嘅順德,請明鑒之。。。<BR>Tony Tang 说:<BR>民國年間吾鄉北滘人周之貞已落力主持編撰順德縣誌。。。<BR>Tony Tang 说:<BR>民國版。。。<BR>Tony Tang 说:<BR>赤色政權前順德絕非文化沙漠,可嘆。。。<BR>人傑 说:<BR>赤色政權前順德亦係經濟重鎮<BR>Tony Tang 说:<BR>吾鄉北滘人鄭彥棻官至民國總統秘書文膽。。。<BR>Tony Tang 说:<BR>翻閱歷史竟塵封何其多吾鄉文化名人。。。<BR>人傑 说:<BR>廣東一省所出嘅狀元,順德佔咗一半<BR>Tony Tang 说:<BR>1/3<BR>人傑 说:<BR>哦,記錯咗 很好懂的白话文。 <SPAN lang=ZH-TW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PMingLiU;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原來系咁樣來,受教</SPAN> 了解 再為自己的籍貫是順德感到光榮. <P>廣東咁大,唔單止順德先有咁多好嘢,其他地方同樣有,最緊要系有人肯去挖掘。</P><P></P> 等紧茶妹发掘自己乡下嗰啲! <P>顺天威德....我爱顺德</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双皮奶</I>在2007-6-21 13:03:52的發言:</B><BR>
<P>顺天威德....我爱顺德</P></DIV>
<P>呢句讲得好!
<P>娶老婆最好系揾顺德人--因为顺得人!</P> <P>呵呵```順德真係几得咖~~唔係夸咖``呵呵```</P>
<P>我都順德咖~~呵呵```</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