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_jeng 發表於 2007-1-22 06:21:31

佛山建塔民俗

佛山市(含市区和顺德、南海、三水、高明等县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加上民间建塔之俗颇盛,原有大小塔数十座,现存列入全国文物地图册的塔仍有十一座之多,更增添了金三角秀丽的景色。<br/>????建塔的民俗,自明至清尤为兴盛。大致可分为三大类:<br/>????第一类是佛塔。以佛山经堂寺铁塔和仁寿寺如意宝塔为代表。经堂寺铁塔原安置于经堂禅寺浮图殿,铁塔又名浮图塔,铸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嘉庆四年(1799年)增修,塔高一丈八尺,重约3500斤,是阿育王的塔式,里面藏有舍利等佛家法物。“文革”期间被砸碎,现重修安放于祖庙公园内。如意宝塔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楼阁式,钢筋水泥结构,塔内有梯,拾级而登共七层,塔内原置陶制佛像,并有一幅藏文碑刻。该塔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佛塔之俗,与佛山人对佛教信仰有直接关系。传说东晋时,有来自西域僧人达毗耶舍来本地塔岗筑第讲经,僧人离去,门徒仍继续讲经,后第舍倒塌,乡人在岗上挖得三尊铜佛像,佛山由此得名。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塔坡寺,又名经堂古寺、经堂禅寺,后铸塔以存禅师舍利,因而建佛塔是宗教信仰的产物。<br/>????第二类是风水塔。珠江三角洲河涌交错,民间在河岸或交通要津筑塔,有“镇海”和“护卫”之意。如高明县沧江边的灵龟塔,顺德的太平塔和神步塔(二塔又名“旧寨塔”和“青云塔”)。太平塔铭云:“太平单尔,神步夹之。二水交汇,捍门在兹。金盘宝峰,光炫声弛。大魁天下,翼我皇禧。”<br/>????第三类是文塔。建文塔意在昌盛文风,标榜功名,也有风水塔的含义。建文塔之风,以佛山最盛。一般风水塔以砖塔为主,而文塔则既有砖塔,又有不少石塔。清代以来,佛山镇内建了不少文塔,多建于临水的高处、社前或家祠前。清代栅下铺建的海口文塔,原为三层砖塔,道光五年重修,增为五层,塔高十余丈,前临涌水,左建财神庙,塔内祀文昌帝,每年二月初一祀文帝,七月初七祀魁星,七月二十二日祀财神。该塔是本地公众文塔,逢祭祀日,本乡文人绅士齐集行祭礼。至民国八年(1920年)五层文塔毁于大火,后募捐重建,虽规模大不如前,但祀文帝之俗仍存。<br/>????建于家祠前的文塔,先后有观音堂铺庞氏祠前的地官里文塔;建于仙涌铺梁祠前的石阁文塔,因用石砌成,故名石阁;建于丰宁铺黄祠前的莺冈文塔等。此类属一姓氏或一家族的文塔。<br/>????建于“社”前的文塔,先后有麒麟社、玉书里郊外敦厚等处都建有小型石塔,这类文塔俗称文笔,如玉书里文塔祀观音菩萨,故又称为文笔观音,该巷亦称为文笔巷。此类文塔属一里、一社的公众文塔。<br/>????此外,三水县河口镇的魁岗文塔,高明县明城的文昌塔都是当地的公众文塔。据民间相传,建文塔可振兴文风。名人必多出于此,故民间十分看重建文塔之俗。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山建塔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