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 發表於 2014-12-1 16:49:55

传唱在粤北的戏曲剧种

http://szb.sgrb.com/html/2011-12/03/content_66136.htm



传唱在粤北的戏曲剧种


罗其森
   

http://szb.sgrb.com/res/1/1/2011-12/03/B2/res01_attpic_brief.jpg
曾流传于粤北的师公戏




    据初作考证,唐、宋以来,曾先后流行传唱在粤北的戏曲剧种,除 花鼓戏、祁剧、采茶戏 等,还有 师公戏、围桌戏、牛歌戏 等。

    师公戏,又称「傩堂戏」,为粤北失传民间戏曲剧种,渊源于古朴的酬神歌舞,清末民初仍流行传唱于乐昌、仁化、乳源等地,多见于乡坊间举行大型的庙会、醮会之时,由师公出面邀民间艺人组成班社,依附于巫道坛门而演出。其特点是不仅含有较为浓重的宗教世俗功利色彩,而且还有所谓「内坛法事、外台戏」、「箫鼓不知哀乐事,衣冠难辨吉凶人」之说。师公戏以师公腔、朝神腔为主要声腔,兼唱巫曲和道曲。表演动作风格古朴,有各种独特的手势、脚位,以及除刹、打叉、抛钹、吐焰火、现獠牙、上刀梯、踩明火等技法,常演传统剧目有《上茅山》、《哑背疯》、《会缘桥》等。到二十世纪的三十至四十年代,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各地庙醮法事和演出活动减少,加上后继乏人而逐渐消失。


    围桌戏,又称「凳板戏」或「打喜事鼓」,粤北民间戏曲演唱形式,渊源于民间的「八音坐唱」,清末民初已盛行于粤北的乐昌、连县、仁化、始兴、南雄等地。其特点是旧时城乡大户人家操办红白喜事或举办堂会招待宾客时,由主家或东主出面,邀请一些擅长拉、打、吹、弹、唱的艺人,各执一至两件乐器,不用化装穿戏服,围坐在相邀东主的厅堂八仙桌边条凳或坐椅上唱奏兼工。围桌戏的唱腔和戏文多根据各地东主的爱好和需要而定,所唱声腔有皮黄、调子、小曲等,常唱戏文有《贫富上寿》、《仙姬送子》、《应龙招亲》等。迄至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在乐昌的北部乡镇,还有民间艺人应邀演唱。

    祁剧,旧称「祁阳戏」或「楚南戏」,明末清初形成于湖南祁阳,清中叶入粤演出,并见载于乾隆年间的《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清末民初,由于常有湘南一带的「品」字、「荣」字、「福」字、「汉」字祁剧科班艺人组班,往来于粤北各地献艺演出,从而使该剧逐渐流传于乐昌、连县、仁化、始兴、南雄等地。祁剧用湘语演唱,所唱声腔分高(高腔)、昆(昆腔)、弹(弹腔南、北路)三大类别。出演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各个行当按所扮人物性格还有具体分工和不同的做派。文戏重唱、武戏重打,身段动作讲究「归子午」,常演传统剧目有《杀四门》、《三门街》、《孟良搬兵》等。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各地的一些业余剧团进行演出活动,还成立过南雄祁剧团、连州祁剧团等专业剧团在各地巡演。


    牛歌戏,粤北民间小戏剧种,起源于当地民间的春牛歌舞,清末民初已流行传唱在粤北的连县、连南、连山、阳山城乡。早期俗称「唱春牛」,无完整剧本,仅以「牛歌」演唱一些农事活动或「贺年」之词,而且唱多白少,只有打击乐作伴奏。后来,受流行当地采茶戏、调子戏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演唱内容也扩大为农村生活身边事,并产生了《看牛对花》、《仙牛拜年》、《借牛讲理》等传统保留剧目。牛歌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用「牛歌」作唱腔,唱词多为三、七、十字句,以当地方言声韵平仄分上下句和演唱,表演中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使君子 發表於 2014-12-1 16:58:29

花鼓戏、祁剧 来自湖南,采茶戏 来自江西,围桌戏 来自贵州,牛歌戏 来自广西,韶关师公戏 跟桂北壮族师公戏 一样,是上古时期 楚、越 傩觋舞的残存

使君子 發表於 2015-2-21 13:39:56

http://www.sgwgxj.gov.cn/shownews.aspx?id=317&tablename=News&BigClass=17&SmallClass=18&type=4


遗产保护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韶关舞春牛: 舞出历史悠长 舞出生活姿彩



    这是韶关市区 「业余文艺娱乐队」在西河桥头公园的精彩表演——「春牛送嫁」。锣鼓响处,一支喜庆的队伍走了出来:媒婆盛装在前,新郎骑牛,新娘乘轿随后,伞、扇紧跟,唱喜者前后穿插,担花篮者押后,圆场后,唱喜者清唱山歌,一片欢腾,十分灵活。唱完一段,锣鼓再起,队伍圆场。

   这是具有粤北特色的民间舞蹈「舞春牛」。


    韶关境内大多为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耕地分散,耕地面积小,形状极不规整,历来依靠耕牛作为耕种的主要工具,因此人们对牛非常爱护并产生崇拜心理,视之为吉祥物。韶关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传说,说在远古时代,民间本无牛,耕种全靠人力,天上金牛星于心不忍,悄悄下凡繁殖后代,以解百姓劳苦。人间有牛后,发展了农业生产,逐渐丰衣足食。人们为感恩,每年十月初一定为耕牛节,又曰牛生日。此日让牛休息,家家做糍粑,人吃牛也吃,还给牛喂黄酒和鸭蛋,以示爱牛之心。在新春开耕之前,扎制纸牛,载歌载舞,以公布牛的功劳,祝福一年五谷丰登,这就是「舞春牛」的来源。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韶关民间已流行春节时以「舞春牛」的方式来拜年的民间活动,祝福五谷丰登、幸福平安。「舞春牛」的习俗,全市所辖3区7县均有流行。「舞春牛」一般从腊月开始筹备,用竹篾、木、棕绳、黑布、纸等扎成春牛,并绘上图形。春牛队由十多人组成,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一人扮耕夫(主角),一人扮看牛仔,四位女子(花担)扮阿妹挑水桶或花篮,其余人操作乐器(锣、鼓、钹、二胡)。正月初一,春牛队出游村坊开始拜年活动,每到一地,主人燃放炮竹欢迎后,表演开始。乐器声中,耕夫牵牛,看牛仔扛犁,四位阿妹挑水桶或花篮出场,乐器声停后,耕夫给大家拜年,致新年祝福语,接着是夸赞耕牛,表达对牛的感激与祝愿,然后以演唱民间小调的形式展开对全年农事生产过程的叙述。整个拜年活动,主要以粤北民间小调演唱《十二月花》,叙述十二个月的农事生产知识,教导人们如何耕种;耕牛唱,四位阿妹伴唱。整个春节期间,因有了「舞春牛」的活动,到处锣鼓炮竹声,非常喜庆热闹,同时,民间小调也得以通过这种活动得到丰富、提升、发展,广为流传。因地理有差异,客家话、瑶话、土话 口音也有不同,服饰亦有变化。古时,因曲江县衙设在韶州(现韶关市区),所在地最为繁华,「舞春牛」的习俗广为流传,所以原属曲江县现属浈江区管辖的五里亭村,「舞春牛」最有代表性。

    除史料记载外,「舞春牛」据传在清朝康熙年间(1622年)已在韶关市农村中流传。旧时演员均为男性,现旦角改为女性扮演,据民间艺人回忆,白土镇民间艺人刘初殿最具有代表性,其艺名叫「丑鬼」,以演丑角出名,他生于1904年,已故。据他说:「早在1924年我跟同村钟世然(艺名『狗狗佬』)学『舞春牛』,钟当年三十多岁,他的上承师傅是韶南茶灯乐群英班队(白土镇民间戏班)之后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再往上已无可考,其后传人不详。新丰县春牛队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陈奕耕、欧阳由 两人创办。传至陈子恩(82岁,已故)后一度失传。

    据光绪元年《曲江县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县尹随郡守,盛列仪仗往东郊迎勾芒神及土牛。」民国初期《韶州府志》记载「立春日竞看土牛,撒米麻豆于牛背,名曰驱厉迎祥。」土牛是竹篾扎制的纸牛,用人舞之。人们对牛是崇拜,视为吉祥物,后来发展到民间用于春节拜年。腊月是农闲,妇女做酒磨豆腐蒸糍粑,准备年货,男人扎制纸牛。春节时,9至11人组成春牛队,游村走坊去拜年,向大家送上祝福,道说牛的功劳,宣传农业知识。场面喜庆,使得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韶关各地的「舞春牛」异彩纷呈

    「舞春牛」牛是最重要的道具,扎制春牛是一门民间工艺。首先是扎制牛头,用竹篾织成牛头状,用木做成牛角,再用铁丝扎在一起,外面糊纸,绘成牛头状。牛尾用木做成,缠以棕绳。牛身内衬草席,外面蒙以黑布,连接牛头牛尾。

    五里亭村的古云英,今年78岁了,唱了几十年的「舞春牛」(花旦、挑花篮或水桶),她回忆说,自己17岁出嫁后就唱春牛,春节期间舞春牛,给韶关市人民拜年,在风采楼上唱,全韶关市区人都听得到,场面壮观热闹,自己感觉很威风;71岁的原五里亭村村主任古静峰回忆道:上辈人就有人唱春牛了,技艺是一代一代言传身教继承的,逢年过节都唱,很欢乐喜庆。

    在六七十年代,「舞春牛」传承遭到严重破坏,节日期间被禁演禁唱,使得「舞春牛」在传承上出现断层现象。改革开放后,韶关市文化部门深入农村加以调查收集整理。让「舞春牛」尽快地走进群众的生活。五里亭村村主任汤永伟介绍说:1984年春节「舞春牛」的场面很大,自己扮耕夫,唱的是《春牛调》和《十二月花》。「舞春牛」,乐昌市(县)又叫「春牛闹」,仁化县叫「跳春牛」,始兴县叫「春牛舞」,叫法虽有差异,但表演形式基本相同。由于流传年代久远,深入民心,近年韶关市一些县、区每逢盛大节日,都组织「舞春牛」游演,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很大欢乐。

    浈江区的「舞春牛」以五里亭村春牛队为主,表演队由十多人组成,1人舞牛头,1人舞牛尾,生扮耕夫(主角),一手扶犁一手执鞭,另有一人扮看牛仔;四妇女扮花旦,肩挑木桶(也有挑花篮的),其余人击乐,乐器有锣、钹、鼓、二胡,主要演奏「春牛调」和「十点梅花」,「春牛调」用二胡弦乐演奏,旋律抒情优美,带有本土客家山歌味,唱的是《十二月花》和《二十四季节》(歌词曲谱附后)。春牛队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以拜年为主要形式。

    五里亭村的「舞春牛」,除了在春节表演外,还在农闲和丰收的日子里表演,这时唱的是《二十四季节》叙述的主要是农事知识,「正月里来是立春,雨水(季)连绵落纷纷,深耕细作整好地,育好壮秧五谷丰。」十月初一是韶关民间「耕牛节」,民间风俗在这天要「过牛日」,酿新酒、做糍粑,人吃牛也吃,因此,「舞春牛」中唱道:「九月寒露到霜降,晚造粮食丰收望,准备给牛过生日,满村老少乐洋洋。」此时春牛表演伏地休息,耕夫、花旦以舞蹈取悦牛,娱乐牛。

    南雄的「舞春牛」,表演队伍8-12人,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一人扮耕夫手执牛鞭),其余为乐手。乐器响起,春牛出场,耕夫随后,根据鼓乐节奏快慢来行走和奔跑、圆场,与观众拜年。喜庆话后,春牛以蹲步、人字步表演:出栏、上路、背轭、耕田、擦痒、听歌等。耕夫以高桩、中桩、短桩步表演欢乐的心情,以人字步、碎步、跳跃表演、逗牛,与牛作感情交流。人与牛表演一段后圆场一次。

    新丰的「舞春牛」,表演时间从春节到农历二月初二,春节以拜年为主。二月初二是放牛出行日,民间风俗这天用糍巴和黄酒喂牛,让牛过新年。「春牛舞」的角色有农夫(耕夫)、牛郎(看牛仔)、太公、村姑、白鹤、春牛,乐队由4人组成。打击乐一响,牛郎牵春牛出场(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农夫驾着犁随后,村姑担花篮,太公执手杖,白鹤随牛左右。新丰「舞春牛」是载歌载舞形的,十分热闹喜庆。

    仁化的「舞春牛」,春牛队由8—10人组成,一人扮耕夫,二人演春牛(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其余为乐队,耕夫唱的是《春牛歌》,乐队演奏的是「长江春牛调」。春牛队主要在春节、节庆日表演,唱的是《春牛歌》,若送戏下乡或平时演出,歌词根据主题另编。

    舞春牛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播了生产和生活知识,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舞春牛」演出,开心热闹,既不用花钱,又可以感受到生活的丰衣足食。

http://www.sgwgxj.gov.cn/pic/09072015451774.jp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唱在粤北的戏曲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