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道教簡介
神道教(Sinto)是日本本土的傳統信仰,起初沒有正式的名稱,一直到公元5世紀至8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後,為了與佛教區分,從《日本書紀》〈用明天皇紀〉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取出「神道」二字,來指稱這種日本傳統民俗信仰。「神道」中的「神」,日文寫作「かみ」(kami),是本源、神聖的能量,可顯現為世間萬物, 如山石、樹木、河流、動物、人等等。
日本人又稱已逝之人的亡靈為「かみ」(kami),亦將山神、樹木神、狐狸等動植物的靈稱為「かみ」(kami)。「かみ」(kami)還包括一些令人駭聞的凶神惡煞。其後,歷任天皇、幕府將軍、功臣、武士等也漸漸被作為膜拜對象。
按照中國正統道教觀點,靈有陰陽之分,僊、佛、天神、星君等屬於陽靈;鬼、三屍、七魄等屬於陰靈。陽氣能克制陰氣,故陰靈畏懼陽靈,也畏懼陽氣充足的人。
日本神道教所崇拜的神靈中,天照大神(太陽化身)、五行神等屬於陽靈,歷代皇族、士官、軍人等的靈,多數屬於陰靈。
由於不斷將歷次戰爭的軍人亡靈收集並供奉於各地的神社中,當今日本神道教所祭祀的神靈裏,陰靈佔有顯著地位,甚至是多數席位。
神社之中具有特別地位的是伊勢神宮,供奉天皇的祖先,屬於古神社。德川家康的儒臣林羅山提出神道即堯舜之道,皇祖皇宗的正道,與儒教的精神同一。
德川義直繼承了林羅山的神道觀,著有《神祇寶典》,主張神道即王道,即堯舜之道,即儒道、聖賢之道,即「易云: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德川義直認為日本為神靈棲捨之所,故稱為神國,其寶稱神器,守神器之人稱神皇,其兵稱神兵。神意人心本是一理,劍璽鏡即勇信智,璽鏡為文,劍為武。
當時盛行的還有朱子學派儒者山崎闇齋創立的垂加神道,若林強齋繼承了山崎闇齋的垂加神道,著《神道大意》強調儒教即神道。
陽明學派儒者中江藤樹提出神明即良知的本體。其門人熊澤藩山以此為旨著《神道大義》,主張神道與儒教一致,「以神明之本體為良如」,神道以正直為體,知仁勇為三德,三種神器分別象徵了知、仁、勇。
荻生徂徠的門人太宰春臺在《辨道書》中指出神道即《周易》觀卦《彖》傳中的「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出口延佳受林羅山的影響,收集戰國時代以來散逸燒亡的神宮舊記和神書,導入理氣學,創設伊勢神道,以《周易》易理為神道,強調神道即天下萬民的道。撰有《中臣祓瑞穗抄》《神代卷講述抄》《太神宮神道或問》。
至江戶時代末期,國粹的神道理論家,如本居宣長等宣稱,儒教與神道教兩者不能相混。荷田春滿及其門人賀茂真淵通過對《萬葉集》、《古事記》的古語、國學的研究,創設「復古神道」,把《古事記》奉為第一神典。
平田篤胤是「復古神道」的集大成者。平田篤胤早年在朱子學者中山青莪門下學習漢學,批判太宰春臺《辨道書》,著有《古道大意》,提出日本人都是神的後裔。他又在《赤縣太古傳》、《三五本紀考》中提出中國才是日本神祇渡海所經營的,三皇五帝是從日本渡海去的神。他著《俗神道大意》排斥其他神道派別為「俗神道」。
明治元年正月,明治天皇下詔宣佈太政復古。明治元年十月十七日,明治天皇親祭冰川神社並下詔宣佈祭政一致:
詔崇神社重祭祀 皇國之大典政教基本。然中世以降,政道漸率,祀典不舉,遂馴致綱紀不振。朕慨之方今更始只秋,新置東京親臨視政,將先興祀典張綱紀,以復祭政一致之道也。
明治二年12月,宮內建成新神殿,供奉八神、天神地祇和歷代皇靈。1870年1月3日,在新神殿中舉行天皇親祭,併發布《鎮祭詔》:
朕恭惟大祖創業崇敬神明 愛撫蒼生 祭政一致 所由來遠矣。朕以寡弱夙承聖緒 日夜怵傷懼天職之或虧。乃祗鎮祭天神地祇八神暨列皇神靈於神祇官以申孝敬庶幾,使億兆有所矜式。
明治3年1月3日(1870年2月3日),明治天皇作大教宣佈詔書:
朕恭惟天神天祖,立極垂統;列皇相承,繼之述之。祭政一致,億兆同心。治教明於上,風俗美於下。而中世以降,時有污隆,道有顯晦,治教之不洽也久矣。今也,天運循環,百度維新,宜明治教,以宣揚惟神大道也。因新命宣教使,以佈教天下。汝群臣眾庶,其體斯旨。
隨後神道成為日本的國教。雖明治政府承認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成為統治國民的手段。當時在日語中稱為「國家神道」。明治維新執行王政復古、祭政一致,再次確立王朝時代以來的神社制度,展開神祇官復興運動。明治五年三月創立教部省,確立政教合一,在國家層面設大教院,主祭造化三神和天照大神。在地方上設立中教院、小教院。明治三十一年十一月創設全國神職會。
明治天皇的詔書,及神道教根本經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書,皆以漢字寫成。這就是日本雖然和韓國一樣大面積西化,卻沒有像韓國一樣廢除漢字的原因之一。
神道大致有三種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個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創始人;民俗神道無嚴密組織,是農民自己祭祀農事和路神。明治維新後,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佈政教合一,將神社神道定為國教,即國家神道,由政府出資資助。古來神道的祭祀神職人員、神主(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級神職人員一般都是世襲。明治政府不采傳統的制度,廢止世襲職。設置內務省中一部局來管轄全國神社,而神職皆成內務省的職員。又將古社中多數小者,由政府統籌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佈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佈詔書,宣佈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經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主流。 日本神道教以天照大神祭祀為中心。天照大神是天皇一系的祖宗神,天皇所郊祀的天神太乙,即日神,為高天原八百萬神的君王。天照大神賜給其子孫三神器,即八咫鏡、草剃劍、八阪瓊曲玉,作為統治的憑證神璽,保佑子孫永遠統治日本。
14世紀北畠親房著《神皇正統記》,上起於神代,終興國初。《神皇正統記》中的天皇世系經德川光國《大日本史》采納成為官方史家定說。
垂仁天皇下詔祭祀天照大神,以兵器祭神祇。 神道教中「神」的概念涵蓋很廣,陰靈、陽靈都可以稱為「神」,許多人亦不知其中區別,以至於日本不少人認為人死後就可以直接「成佛」(見日本動漫、文藝作品),軍人死後也可以成為「神」,保佑日本國。
但按照正統的佛教、道教觀點,人死後的靈是陰靈(鬼),必須要重新得到肉身(投胎轉世),通過修行積聚陽氣,才能修成僊、佛。日本許多人由於不明此理,往往把陰靈與陽靈混淆,認為軍人的亡靈也是「神」,能夠「靖國」。 日本神道教根本經典《古事記》正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8F%A4%E4%BA%8B%E8%A8%98/%E4%B8%8A%E5%8D%B7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