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乞巧节历史文化演绎七夕之现代气息
<strong>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又名乞巧节,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它被誉为"中国情人节"。然而对城市人来说乞巧节比较陌生,和西方情人节、元宵节相比更显得"低调"。今年农历闰七月,换言之有两个乞巧节,那又岂能让它冷冷清清地过去呢?从今天起,广州的市民就可以到天河珠村过一个充满传统气息的乞巧节了。 </strong><p> 由天河区委、区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单位协办的"2006·广州乞巧文化节"今天在天河珠村七夕广场隆重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华、副部长李哲夫和杨建城、郑圣凯等天河区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在05年第一届乞巧文化节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多个活动,让"传承历史,演绎现代"的主题进一步升华,更推动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步伐。 </p><p> 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本届乞巧节的新设节目"七夕巡游"。由广州粤剧团、"牛郎织女"的鹊桥花车、工人醒狮会的龙腾虎跃等表演组成的八个方阵队伍,一路从七夕广场巡游到明德堂宗祠。该活动的负责人表示,他们重点打造巡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将牛郎织女的鲜活形象、七夕故事等展现在市民面前,以此揭示乞巧节的文化主题。同时,他们更创新地把乞巧传统"摆七娘"这一静态活动以巡游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该文化节的一大突破。 </p><p align="center"><img alt="" hspace="0" src="http://gz.dayoo.com/img/2006-07/30/xin_09070330174663070292.jpg" border="0"/><br/><br/><font color="#0000ff">老人摆七娘</font></p><p> "摆七娘"和"拜七娘"是乞巧节活动的核心。记者了解到,"摆七娘"是由珠村的村民自发组织的,他们在村内的五个祠堂中摆放了过百件制作精巧、富有民间特色的工艺品来祭祀七姐,有珠片牌坊、牛郎织女人物公仔、七娘牌、蜡梅花、花生塔等传统祭品,还有村中的巧手妇女发挥想象自行创作的工艺品,如蟠桃、四大美人,以及用珠片做成的花草动物等等,琳琅满目,惟妙惟肖。 </p><p> 而"拜七娘"则是参照古时流传下来的、少女向七姐祈求心灵手巧的方式,再加上现代的元素,把仙女拜七娘、织娘穿针线等仪式再现眼前,使市民感受到传统乞巧节的热闹气氛。这个有800多年历史的乞巧文化村沉浸在一片欢天喜地之中。 </p><p align="center"><img alt="" hspace="0" src="http://gz.dayoo.com/img/2006-07/30/xin_100703301746052105193.jpg" border="0"/><br/><br/><font color="#0000ff">牛郎织女花车巡游</font></p><p> 村里的一位老婆婆告诉记者,整个活动的祭品都是由他们一手包办的,从穿珠子做工艺品到拜祭七姐,无一不亲力亲为。婆婆还说,过乞巧节是他们村里的传统,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还可以联络感情,人人乐在其中。在现场除了有老一辈的善信以外,记者还看到有小朋友和学生,他们跟着父母、爷爷奶奶一起来拜七娘。虽然他们未必都了解七夕的传说,未必能体会繁琐的仪式背后的意义,但至少这个传统节日已经刻在他们的心里,乞巧节对他们已不再陌生了。 </p><p align="center"><img alt="" hspace="0" src="http://gz.dayoo.com/img/2006-07/30/xin_10070330174647423054.jpg" border="0"/><br/><br/><font color="#0000ff">小孩看乞巧</font></p><p> 该次文化节的一系列活动从今天开始到8月4日将会陆续举行,除了每天的"拜七娘"仪式之外,还有七夕电影、乞巧女儿形象大赛、十佳模范夫妇评选等活动,市民可以亲身来到珠村感受一下乞巧节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