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香港粵語陰平調歷史*的大膽假設
本帖最後由 HKCantonese 於 2012-5-14 16:39 編輯根據聲音檔案,50-60年代時香港粵語的陰平調仍然流行53(高降)的讀法,到了70-80年代後就不流行,逐漸被55(高平)取代。假設能夠在電台,電影,電視上出現的人最少20-30歲。換言之,1950年,作為出生年份,可以粗略視為一個分水嶺。50年前出生的仍然讀53,50年後出生的不再讀53。難道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很多北方移民來港有關? 請問有無錄音?仍然搞唔清楚53同55嘅分別 本帖最後由 HKCantonese 於 2012-5-14 20:07 編輯
請問有無錄音?仍然搞唔清楚53同55嘅分別
ca637 發表於 2012-5-14 18:33 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195x-200x年香港粵語錄音片段
http://www.rthk.org.hk/classicschannel/radio.htm
55類似國語第一聲,53類似國語第四聲。 點解覺得搞笑? 大財團為咗賺食客嘅錢,真係扭盡六壬
mbingkwan 發表於 2012-5-16 08:23 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綽頭野,得啖笑。 呢樣嘢反為唔關北方移民實。講到北人入侵,廣州嚴重過香港好多,但廣式廣府話保留高降好過港式廣府話好多。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