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争论繁体字简化及汉字的未来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黑体;">争论繁体字简化及汉字的未来</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align="center"><p>2006-03-20 13:33:24?? 来源:南方都市报</p><p></p></td></tr></tbody></table> 50年前,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简化字、普通话和汉语拼音。50年后的今天,关于简化字是否合理,普通话是否会消灭方言等争议也一直都存在。近日,天涯论坛上出现了讨论“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的争论,网友的赞成和反对都同样热烈。提倡繁体字的人提出了很多简化字存在的问题,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相关专家的意见。<br/><br/> 一位叫做“司空白”的网友在天涯“闲闲书话”上的文章《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及传统文化?》引来了50多位网友近300个回帖,争论十分激烈。很多网友赞同恢复繁体字的建议,持反对意见的人同样态度鲜明。网友们还纷纷传阅一篇名为《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的文章,该文署名“罗宁”,在2000年即已写成并在网上流传。这篇文章对简化字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辨析思考,每次涉及繁体字问题,都会有网友转载其文章。<br/><br/> 针对网上讨论中一些较为集中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大语言学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苏培成、著名古文字学家曾宪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等人。<br/> <br/> 1 “一对多”的简化字造成混乱?<br/> <br/> 在争论的问题中,最集中指责简化字的一点就是“一简对多繁”的简化方式。即将几个意义不同,读音相近的繁体字合并为一个字。反对者指出,这造成了人们在学习理解字义时的混乱。<br/><br/> 司空白举了很多实例来说明他的意见。比如,皇后之后和前“後”的“後”现在都写为“后”,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小朋友一直存有一个疑问,站在皇帝背后的人,就是皇后?为什么皇后要躲藏皇帝呢?”另外,“升斗米粮之‘斗’和战鬥之‘鬥’本来也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二王关在门里,当然是鬥了!多么形象!”<br/><br/> 网友们举出大量这样“一对多”的简化字,罗宁在《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中更系统地列举了餘(余)、雲(云)、後(后)、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曲(麯)、豐(丰)、表(錶)、衝(沖)、葉(叶)、種(种)、盡(儘)、發(髮)、歷(曆)、鍾(鐘)等,认为它们的合并造成了阅读上的歧义。司空白说,“我小时候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十二生肖要把牛叫做‘丑’,可它并不丑啊,后来读了一些专门的文献才知道,原来我们常用的‘丑’字是专指子丑寅卯的丑,长相难看之‘丑’有专用字‘醜’”。<br/><br/> 许多学者也指出这种简化方式的确造成了理解困难,并破坏了汉字的传统字理和结构,很多搞古典文学研究的人对此感触颇深。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宁稼雨说,他在开会时遇到台湾学者,对方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的姓,因为“宁”对应两个繁体字,既可能是读二声的“寧”,也可能是读四声的“甯”。而一旦要在电脑上将一篇文章由简体转成繁体,那简直是一场灾难。电脑无法识别一个简体字应该转成哪个繁体,最后出来的结果必然是一片狼藉。<br/><br/>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表示,这种同音合并的做法是以拼音文字的规则来对待汉字,现在很多搞了多年古典文学研究的人,都很难将每个简体字分别对应的多个繁体字分辨清楚。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一对多的简化方式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现代人对汉语字义的辨别很笼统,模糊、粗糙而不讲究,不能区分文字的精确意义。骆玉明认为,因此可以说“现在中国人写的文章都是粗糙的,不能精细、精美地欣赏汉字,不能准确地表达和使用汉字”。<br/> <br/> 回应<br/><br/>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br/><br/> 只用简体字完全没有问题<br/><br/> 应该说,“一对多”的问题,如果光就简化字使用的层面,不涉及繁体字和古书的话,完全没有问题。它不会给我们现实的语言运用造成混乱。<br/><br/> 如果有混乱,那是在涉及繁体字之后。但繁体字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掌握的。占大多数的普通群众没有必要掌握繁体字,更没有必要去了解一个字的字源字理,那是文字学家和研究古典的人才需要的。这些人是很少数,他们作为专业人士,应该花功夫去掌握。<br/><br/> 我们不能以少数人的需要去要求大多数人。文字归根结底是交流的工具。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br/> <br/> 2 简化字割裂了文化传统?<br/> <br/> 另一个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就是认为简化字破坏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繁体字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流失,同时给人们阅读古籍造成障碍,客观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割裂。<br/><br/> 司空白举了几个例子。“有心才是愛,有水才有雲”,“现代的鱼(魚)都不在水里游了。”繁体的“头”是由表音的“豆”和表意的“页”组成。一切以“豆”为音符的字都读“豆”;一切以“页”为意符的字都与头面有关系,记忆和理解都很快。很多简化后的汉字,失去了原来的字根,学起来反而麻烦了。<br/><br/> 罗宁说,“简化汉字的实际后果,就是让现代中国人远离我们的传统。……我们常常责备青年人不注重学习传统文化,他们看到繁体排印的古书就自然产生生疏隔膜的感觉,怎么可能去学习呢?”<br/><br/> 很多网友支持这种说法。他们举例说,台湾一直使用繁体字,与传统典籍没有隔膜,所以台湾人的国学和传统文化基础比内地厚实。另一个例子,那些在传统文化中浸淫很深的大家根本不愿意使用简化字,陈寅恪、钱钟书等老人生前不写简体,出书也从来不用简体。<br/><br/> 不少知识分子也有过这样的思考。古典文化学者吴小如就曾说:“流传了几千年的繁体字,在我们青少年中还需不需要认识?如果可以不识繁体字,则本世纪(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任何一种报刊杂志和图书典籍,将有无法查阅使用的可能,这对今后是很不利的。”<br/><br/> 繁体字应该在什么文化程度的人中间进行教育?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然而现在许多人掌握繁体字的途径也颇令人意外:通过盗版碟。很多人是在观看港台翻译的盗版碟时学会了认繁体字。周小兵说,“从简体字到繁体字很难吗?写或许比较难,要认是并不难的”。毕竟,简体字也是脱胎于繁体字,有很多可以联想的、似曾相识的地方。<br/><br/> 而对于割裂传统文化一说,专家们多持不同见解。骆玉明说,繁体字与古代典籍有天然的亲切联系,但传统文化的割裂并不仅仅是简化字的原因。宁稼雨则认为,大师们之所以不愿用简化字,是因为研究的内容非常专业,也因为长期浸淫其中,有根深蒂固的感情。<br/> <br/> 回应<br/><br/> 苏培成:<br/><br/> 大多数人可以读简化字版的古书<br/><br/> 说繁体字很有文化内涵,说简体字没有一点文化,我觉得都不完全符合事实。同样是汉字,繁简体的优缺点是一样的。比如简化字的“灭”,用一个东西压住火,怎么没有字理?“灶”是土做的,拿来烧火的。这个字台湾现在也接受了。<br/><br/> 另外,不要把“丰富文化”的帽子加到文字头上。文字是纪录语言的工具,满足日常应用是最重要的。至于追求字理,那是少数文字学家的事情。<br/><br/> 国学底子的厚薄与“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也是两个问题,不是说认识繁体字的人就能读古书。50年前大家都用繁体字,会读古书的是少数人,现在也是少数人。懂得古文不光是文字的问题,还有古汉语和白话文的问题,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br/><br/> 反过来说,古书完全可以用简化字来印,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讲,读简化字版的古代典籍也完全可以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的目的。<br/> <br/> 3 电脑为恢复繁体字创造了条件?<br/> <br/> 不少倡导恢复繁体字的网友提出,现在电脑普及了,输入一个繁体字与输入一个简体字的速度基本是一样的。如果说当年简化字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写,那么现在这个障碍已经大大减轻了,恢复繁体字也将不再困难。<br/><br/> “大陆的简体字已经扎根,是完全不可能倒回去的”,苏培成说,由于采用点阵排列的显示方式,目前在电脑显示上,简化字比繁体字要清晰得多。他表示,文字的变化是古已有之,中文还算相对稳定的。国外的拼音文字变化更加剧烈,莎士比亚时代的古英语现在的西方人已经很少有人能看懂了。<br/><br/> 骆玉明表示,简化字的整个方向是对的,在便于使用、普及教育方面的优点毋庸置疑。除了多音字合并这一点之外,简化字改革如取消异体字、系统地简化偏旁等做法都很好。<br/><br/> 曾宪通说,简化字在13亿人中流行了那么久,恢复繁体字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国家应该在一部分人当中提倡学习和认识,包括专业人士、老师学生。并应该允许繁体字在一定范围内流传。<br/><br/> “当一种文字,已经通行了50年之久时,它已经成为传统和历史的一部分”,中山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说,历史就是历史,恢复繁体字的成本将大得多。<br/> <br/> 回应<br/><br/> 宁稼雨(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br/><br/> 综合考虑是行不通的<br/><br/> 简化字对于方便学习、交流的功绩不可否认。有了电脑就完全不用写字吗?不可能。中国有13亿人,广大的农村是不可能普及使用电脑的。这种考虑或许符合少数人的想法,但在全国范围考虑,显然是行不通的。<br/> <br/> 4 汉字还要进一步简化吗?<br/> <br/> 很多网友在指责简化字时,提出第二批简化字的废除作为例子,并认为当时简化的方向就是向着拼音文字方向发展,完全抛弃中文传统的。<br/><br/> 早在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就指出,“汉字简化应持极其慎重的态度,使文字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专家指出,这也是目前国家对简化字的态度。<br/><br/> 至于拼音化,曾宪通说,汉字拼音化完全没有必要。“毛泽东提出文字改革要向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发展,因为对科技发展不利。今天看来无论在电脑、印刷各方面的应用,汉字都完全没有问题。”<br/><br/> 据说,在联合国,同一个文件用汉字写的是最薄的,因为汉字不像拉丁文字,一个词有很多个字母排列,而且中文的输入因为可以按词组打,也比拉丁文字要快很多。<br/><br/> “研究文字的人都知道,凡是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文字的民族,换一种外来的文字很容易。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仿佛血肉关系,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变成拼音文字。”曾宪通说。<br/> <br/> 回应<br/><br/> 苏培成:<br/><br/> 看不到变成拼音文字的可能<br/><br/> 文字的演变有自己的规律,文字改革也要遵循这种规律,并不是几个语言学家坐在房子里能够想出来的。汉字的进一步简化要极其慎重。目前看来,汉字的地位很稳固,看不到变成拼音文字的可能。<br/><br/>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田志凌<br/><br/> 图片翻拍:本报记者 吴伟洪<br/> <p align="center"><img alt="" hspace="0" src="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whzg/200603200496_99897.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p><br/><br/> 尽管存在争议,但1956年的简化字方案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正面评价,而1977年出台的第二套文字简化方案则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br/>[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3 19:23:56編輯過]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