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富省,廣東窮人300萬!富縣窮縣人均GDP相差30倍!
本帖最後由 丹尼王子@HK 於 2010-9-3 17:04 編輯3-9-2010
香港《明報》
全國最富省 廣東窮人300萬 富縣窮縣人均GDP相差30倍
【明報專訊】廣東省GDP連續多年在全國排行榜上蟬聯榜首,珠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富可敵國」,但在粵北山區、粵東及粵西的貧窮縣,人均GDP卻只有珠三角 富縣的30分之一(見表)。廣東省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省1億人口中,還有316.5萬貧困人口,有200多萬戶仍住在泥磚、茅草屋內。
http://i741.photobucket.com/albums/xx58/HK_news_photos/worldnews8-1.gif
《南方都市報》引述廣東省政協專題調研組報告指出,珠三角地區人均GDP相當於山區的4.04倍。城市與農村居民的貧富差距惡化,城鄉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67:1擴大到2009年的3.12:1。
按廣東省標準,人均年收入低於1500元(人民幣.下同)者即為「貧困」。截至2009年底,廣東省仍有3409個貧困村,主要集中在粵北、粵東及粵西地區,相對貧困和尚未穩定脫貧的貧困戶高達70多萬戶,共計316.5萬人。
200多萬戶住茅草屋
在住房方面,深圳 今年上半年房屋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1.8萬元,但與此同時,全省還有225.6萬戶人居在泥磚或茅草房中,其中茅草房達到7萬至8萬戶。若按廣東過去4年改善15萬貧窮戶住房的速度,還要50年才能令所有人都不住「貧民窟」。
廣東省政協專題調研組組長張遠貽說,山區農村貧困落後的程度,令調研組印象深刻,「感到可憐」。
不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經濟研究所教授鄭梓楨說,珠三角絕不會停滯不前「等」窮縣趕上,「珠三角自己也在發展,它基礎好、人口多,增速也很快,山區和東西兩翼即使是有所改善,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也不可能趕上珠三角,甚至差距仍然會擴大。」他說,廣東的產業和勞動力的「雙轉移」才剛開始,「山區和東西兩翼的廠房可能才建好不久、剛剛投產,離一個大的上升期還需要時間。」
他又指,政府應該雙管齊下,一方面增加財政投入,另一方面以政策優惠鼓勵私人企業發展,才能令貧窮地區展現更多活力。
專家:最低工資升幅要加大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則認為,廣東省最低工資和貧困線標準應該逐年提升,升幅應大於GDP增速,「工人的收入應該優先增長,像現在這樣長期拿最低工資,產業根本無法升級。」
此外,他認為政府應該增加對居民住房的資助,讓民衆不至於將大部分收入花在住屋上。
http://news.mingpao.com/20100903/caa1h.htm 本帖最後由 丹尼王子@HK 於 2010-9-3 17:03 編輯
最富最窮均在粵 汪洋斥「恥」
【明報專訊】「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這是改革開放初期內地民對廣東的認識,但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曾稱「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這是廣東之恥,是先富地區之恥。」他2007年上任之初就到較貧困的韶關、清遠等地考察,近日又到肇慶,考察當地扶貧及「雙轉移」進展,要求當地除加強到港澳台招商,還要重視引入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今年6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韶關市召開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現場會,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省3409個貧困村,安排了3263個機構派駐幫扶工作組開展工作。廣東省委13名常委,加上分管農業的副省長,已安排每人負責一個市的扶貧工作,並將扶貧開發工作列入官員政績考核內容。
扶貧列入政績考核
汪洋在會上指出,要實現3409個村子、70多萬戶、300多萬人的脫貧目標,不確定因素很多。他強調富人看不起窮人,窮人仇視富人,貧富的對立情緒將嚴重影響一個地方的長治久安。
明報記者 香港《蘋果日報》
貧富兩極分化嚴重
225萬戶住茅屋 廣東之恥
經濟發展領先全國的廣東省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省政協最新調查顯示,全省仍有 225.6萬戶住在泥磚茅草屋,山區農村人均 GDP只有珠三角地區的四分一。省委書記汪洋認為「這是廣東之恥」。
這份綜合廣東超過 24個地級市資料的研究報告指,去年廣東全省縣鄉的 GDP約 6,600億元,僅佔全省的 16.9%;六成縣鄉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在全省平均水準以下。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 2000年的 2.67倍,擴大到去年的 3.12倍,全省仍有 225.6萬戶住在泥磚茅草屋,落後程度令一眾實地考察的官員難以置信。
省委書記汪洋在河源調研時指,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但最窮的地方還在廣東,「這是廣東之恥,是先富地區之恥」。
此外,河南省孟津縣不少農村留守兒童近日正為一套 70元的桌椅煩惱,部份中小學要求學生自帶桌椅上學。河南省教育局官員指,當局兩年前已下發 6億元解決農村學校桌椅殘舊的問題。有校長則回應指,這只是臨時措施。
廣東《南方都市報》/河南《工人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903&sec_id=15335&subsec_id=15336&art_id=14412346 咁我の爺爺の原籍新会喺辺個位置o架??:) 衰仔……連阿祖喺邊都唔知……! 呢種社會形態結構就係多年前,"大前研一"喺佢本著作中提及嘅"M型社會"
就係貧富兩極化現像;睇吓個"M "字就知,兩端尖頂,中間凹陷。
呢個現像其實喺香港97年後都開始慢慢逞現啦!
有啲社會學派人士謂:當一個社會嘅階級裂痕(CLASS-GAP)越來越大,達到無可修補嘅話,
就會爆發社會革.命,不過要睇吓班技述官僚(TECHNO-CRAFT)如何處理呢個爛包袱,才可定諭。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