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粤语和广府人的形成
岭南最早的土著是越人。我们将宋元以前迁入岭南的北方汉族称为旧移民,宋元之际迁入岭南的移民称为新移民。由于旧移民的迁入,他们与当地的土著越人融合,形成了粤语。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对岭南实行有效统治,大量迁入中原汉族移民,加速了越人的汉化。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分三路经过岭南。公元前214年,在广东、广西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实行有效的统治,随即分三批强制移民迁入岭南,第一批有50万移民“与越杂处”;第二批是将处理案件有过失的低级官吏大约三、五万户(12—20万人)发配“南越地”;第三批则是将“女无夫家者”1.5万人迁入岭南,与留守岭南的秦军官兵婚配,定居于岭南。这些人大多讲中原话。秦亡后,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在岭南“与越杂处”,“和辑百越”,提倡与越人通婚,推行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文化,使得秦汉时期的上古汉语与少数民族的古台语融合而形成了最早的粤语。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岭南进入一个安定、稳定的发展时期。从此,汉族人由于屯戍、随军、流放、避乱等原因,再次掀起新的移民高潮。以后,中原地区每发生一次大的战乱,北方移民就不断迁来岭南。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就是这种移民的催化剂。旧移民与土著越人不断融合,丰富、发展了古粤语。
宋元时期的新移民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广府人。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王朝,1127年,金兵攻占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中原大乱,宋高宗南逃,中原汉族随之大规模南迁。但是,金兵穷追不舍,从江浙一直打到今江西南昌,迫使迁到这一带的中原汉族士民辗转南逃入粤。这次入粤的汉族既有流士,也有流民。这批流士、流民翻越大庾岭,聚集在南雄珠玑巷。在战乱波及岭南以后,聚集在南雄珠玑巷的汉族移民大规模地向珠江三角洲南迁,从而跨出了形成广府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珠江三角洲由于泥沙淤积,河岸成滩,河道变浅,沼泽地多,自然条件比南雄山区优越得多,从南雄珠玑巷迁移到此的汉族围堤造田,从此,南迁移民在此安居乐业,使得珠江三角洲人口大增。唐代,珠江三角洲每平方公里有1.2户,到宋代时已有4.8户。元末明初,由于南雄战乱频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再次掀起了南雄珠玑巷人南迁的移民潮。这些移民进一步充实了珠江三角洲。与此同时,随着明初地方行政上改“路”为“府”,广州府下辖南海、番禺、顺德、东莞、新安(今深圳、香港)、三水、增城、龙门、香山(今中山、珠海)、新会、新宁(今台山)、从化、清远、连州、阳山、连山等1州15县,“广府人”就成为广州府一带汉族的俗称。
新移民原来操中原话,但是在迁徙的过程中,在与旧移民不断交流融合中,逐渐被旧移民的古粤语所同化。同时,古粤语也在新旧移民的反复融合中得到发展。南雄珠玑巷人的大量南迁,给正在发展中的粤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广州话作为粤语的标准音已经水到渠成。由于广府人都讲粤语,因此,粤中,粤西南,以及桂东南讲粤语的汉族,都被称为广府人。
http://club.dayoo.com/read.dy?b=cantonese&t=729448&i=729448&p=2
我想知到底个区域划分有冇错!高手赐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