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系方言?簡直系對語言學嘅侮辱
轉摘篇文章比大家睇。文章最直得注意嘅系,阐述佐粤语系一种语言,而吾系方言,吾系普通话嘅方言。東莞話、台山話、中山話、順德話、四邑话、南海话才属于粤语中嘅方言。距地都系递属于一种至高层级嘅体系----語言-----獨立嘅語言------無可替代嘅語言------粵語。
--------------------------------------------
7月5日中國廣州市政協委員紀可光向當局提案,建議廣州電視台主要頻道「綜合頻道」改用普通話廣播,理由是方便亞運會期間到訪廣州的外地人,以及打造廣州成為國際城市。結果激發廣州人強烈不滿,成千上萬青年人於7月25日及8月1日上街「撐廣州話」。這件事突顯了社會語言學上兩個問題﹕方言與國家語言(國語)的地位、母語權益。什麼叫「方言」?粵語是「方言」還是「語言」?在同一地域裏不同社群的人說同一種語言,但由於地區或文化的差異,這種語言在語音、詞彙或句子結構方面產生不同的變體,即方言。由於同屬一種語言,不同方言有互通性。在芸芸方言中,若其中一種完成標準化程序(特別是書面標準化),便被稱為「語言」,其他非標準化方言則視作「方言」。
從語言學的角度,粵語是一種語言,以廣州話作為標準粵語,也可以書寫,更有相關的歷史悠久粵語文化,如粵曲、粵劇、南音、數白欖、民謠等。粵語包括不同的方言,如東莞話、台山話、中山話、順德話等。那麼粵語在中國為什麼被視作「方言」?「方言」或「語言」 最終取決政治因素在現實世界裏,「方言」和「語言」的界線有時變得模糊。有些被視作截然不同的語言,其實從語音、詞彙和結構上看非常接近,有互通性,理論上可當作同一語言裏的不同方言,例如瑞典語、芬蘭語、丹麥語、挪威語。相反地,有些語言差異極大和無互通性,但卻被視為同一語言裏的不同方言,如粵語、閩南話、上海話、四川話等皆稱為中文這種語言裏的不同方言,事實上這些操不同方言的人一點也不能溝通。
因此,界定一種語言是「方言」或「語言」最終取決於政治因素。粵語被劃為中國八大方言區之一,其他的方言區為﹕北京及北方話、滬、湘、閩、贛、晉、徽。北京及北方話經過標準化後被選為國語(即普通話)。「國語」象徵國民身分認同,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概念。與「國語」的地位相比,「方言」先天性地矮了一截,因為話語權掌握在操「國語」人士的手中。講方言人士每有自卑感,總以為自己的母語比不上國語。
撐粵語更要捍衛本土文化
聯合國於1953年發表維護母語權益報告,認為人人有說母語和以母語學習(主要是在小學)的權利。當時是針對許多殖民地和後殖民地國家未能保護公民的母語權益,任由強國繼續推行語言霸權主義。經過半個世紀的推動,母語權益在世界層面得到確認,許多國家(包括非洲國家)正在發展母語教育和雙語教育,多語言多文化政策是當今世界潮流。然而,在國家層面,方言和少數族裔語言仍未受到應有的尊重,甚至受到打壓。
這次廣州人撐粵語正是對中國政府過去多年來實施的語言文化霸權主義作出的強烈反響,他們不但要守護自己的母語,更要捍衛本土文化。
作者潘玉琼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