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密多 發表於 2010-7-22 07:15:43

學習語言的策略

學習語言是一項最多人半途而癈的事情,多數都是因為方法不當以至事倍功半,實在浪費不少精神和時間,更有人說學習外語是十分費時且花心機,這不太合乎所謂的成本效益。


試想想,世上有很多人可精通七八種語言,有些人更可掌握十多種,相反,閣下又見過多少人既是醫生,又是律師,甚至同時是建築師?普通一個學士學位都要三至四年,但學懂一種語言,如果是非常用心的話,也可以幾個月成事,關鍵在於有效的計劃而已。

以下是幾個通常被人忽略的重要原則: http://languagerev.mysinablog.com/resserver.php?blogId=50773&resource=2424744-strategy.jpg&mode=medium

1.首先熟讀動詞----尤其是及物動詞。如果對一段文字有很多詞彙不熟識,通常都會根據自己認識的字去推測,所以先認識最熱門的字,推測的命中率便會越高。假設你要開一間店舖,你必會選人流最集中之地,學詞彙也一樣,需選一些與其他字連結得最多的字。例如:「我飲咖啡」的「飲」字前的我字可換作你、他、她、教師、學生、貓、狗等等,後面的咖啡可換作茶、水、酒、湯等等,反過來,「咖啡」一字一般只會與飲或沖連繫,先學前者便最合乎成本效益了。

另外,及物動詞是推測全句意思的最重要線索,例如看到「飲」字,便可推斷前面的主語(subject)必定屬於動物,後面的賓語(object)必定是可飲用的液體。其他詞性(part of speach)很難有這種效果。


形容詞用來修飾名詞;副詞用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等於語言中的配角,及物動詞則是主角,主角貫穿整個故事。一段說話的內容,線索會在動詞,遇到動詞--「駕駛」、「碰撞」的字眼便知道是車禍報導,遇到「浸」或「淹」、「損毀」的字眼便知道是水災,這就是所謂關鍵字了。若我給你名詞--「人」、「車」,你能猜嗎?可以是人買車、人賣車、人租車、人偷車、人洗車、人修理車、人畫車、人影車......

最重要是,常用名詞多達數千(單是叫你看餐牌已吃不消),但動詞常用的只有一百多個左右,要熟讀也不難。

.               


2.只建立長期記憶----很多人自少便移居海外,即使幾十年不用本國語言,也不會忘記,因為他們經已建立長期了記憶,有很多長期記憶是終生不忘的。學踏單車一天便可學會,但以後永遠也可以平衡到的。千萬別做短期記憶,當你今天以為學了很多東西,到下個星期又回復一張白紙,再想學便又要重頭開始,像煲水煲至八十度便熄火,下次又重煲。即是說,本來一次可以完成的工作,變成了不斷重復又重復,可謂費時失事,更是蹉陀歲月。


一些東西經已形成長期記憶,便可以一勞永逸,再學新的東西。先將要學的語言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子讀熟,每天温習同一材料,不間斷持續一個星期,之後每星期複習一次,持續一個月,過一兩個月後再重温,便可以成為你的長期記憶了。(大概是一至十二課的教材,一套約一小時左右的錄音)並且可把同一本小說或散文在短期內看四至五次、或一套戲重看幾次。(短期記憶只是考試前夕用的,用完便丟掉)

.         


3.預備現成句子----很多人只會詞彙,却不懂造句。傳統的說法是認為不懂文法所致,單字好像磚頭,文法好比建築學,必須學懂建築學才能把磚頭變成房屋。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只說到問題的一半。會話要即時反應,用單字建築成句子是一個有步驟的過程,把字像磚頭一樣一塊一塊的砌的話,情形便會好像單手用一隻手指打字來和人msn了。


古人為何可以七步成詩?因為把前人的作品背誦如流,這首抽一句,改幾個字,那首又抽一句,倒轉次序,合起來便成自己創作了。等如建築(假設情形,無意班門弄虎),先前預先建好一些最多人採用的設計,當有人要求時,便把與要求最近似的屋略為修改,某處加建、某處拆掉等,和逐塊磚砌上去實有天壤之別。例如你背了「昨天方圓在街市買菜」,便可以在實際情況自行組成「下週常樂到戲院看戲」,相同詞性放相同位置(昨天/下週、方圓/常樂、在/到、街市/戲院、買/看、菜/戲),因為有現成結構,無須組織,可以達致即時反應的效果。

一般而言,背一百句句型便夠用了。

.         


4.單詞從親身經歷中學----課本學過的東西,通常轉眼便忘掉,但自己接觸過的事物却會印象很深刻。平時只時隨身準備記事簿,把遇到的東西記下來,例如,今天很熱,不知德語「很熱」怎樣說(假設你在學德語),又或者看見交通擠塞、剛聽到手機響、聞到花香......都可把「很熱」、「交通擠塞」、「手機」、「香」之類的字抄下來,有空時翻查一下字典。以後,每隆感覺熱、見到交通擠塞、聽到手機聲、嗅到香味的時候,都會回想起那些字。


還可以一邊聽中文廣播一邊思考聽到的字用外文怎樣說,不懂可即時查字典。以後再聽到曾經查過的某個字,很大機會會記起它的外文。這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達到甚麼程度,並且有進步時很容易會察覺到。

.         


5.先記例句後記單字----若然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記,必然會吃力不討好。比如說要記英文thin(瘦)、fat(肥),只是不停地背"thin是瘦,fat是肥",即使記了,以後當遇到thin這個字時,也要想很久才可以像到它是解作瘦。但是,如果你將The monkey is thin, the pig is fat(那猴子是瘦的,那猪是肥的。)背誦下來,以後遇到thin時,整個畫面便會呈現在腦海,非常形象化,不可能將thin當作是肥吧?


同樣地,記see(看)要記"To see with eye"(用眼看)或"seeing the view"(看某景物),記hear(聽)要記"To hear with ear"(用耳聽)或"hearing the sound"(聽某聲音),因此,要準備有例句的字典,查到了字時,要背那例句,不是記查到的中文解釋。原理就像你看一幅拼圖遊戲(jigsaw puzzle),你想明白其中一塊是甚麼,你須看完整的拼出來的圖,之後即使其中一塊被拿走,你也可以從整塊去推斷該塊是怎樣的。所以,當你一時忘記see的意思時,你也可以由To see with eye中輕易地聯想起來。

.         


或有人會質疑,先前有文章說過學習的七個關鍵因素,方法排在最尾,今次却反而這麼強調。其實,是沒有矛盾的,好比去學射擊,必須首先有鎗,但前題是你已經有手,前面六項因素好比你的手,方法是鎗。而本文是假設你是有手的而言。
究竟難還是易,就看你的策略了。 http://languagerev.mysinablog.com/resserver.php?blogId=50773&resource=2424751-080819_020b.jpg

婆羅密多 發表於 2013-4-8 12:24:55

http://polyglotclub.blogspot.hk/

NY_PornStar 發表於 2013-5-26 22:41:26

雖然呢D野都好基本,不過好難全部掌握

firemelon 發表於 2013-9-3 15:23:36

我覺得都係不外乎多聽多讀唔同類型嘅野

饭团子 發表於 2013-10-25 05:21:43

其实学会一种语言只需要一两年。但系真係到精通的话,起码需要10〜15年的时间。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學習語言的策略